世灿读经典---屈原“过夏首而西浮”在沮漳

湖北《荆楚文库》杨守敬文存4000万字。评说:“杨守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国清末民初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杨守敬及其高足熊会贞,两代人60年呕心沥血一部《水经注疏》,对中华民族依存的几千条流域上形成的人类文明之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物产、环保诸多文化方面,作出了集前人之大成后来居上的杰出贡献。其中,宜昌地理的国学典故,犹其屈原在宜昌踪迹所游和楚宫主政所形成的“屈学的国家观爱”思想、三民的“民生、民艰、民乐”思想,为华夏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杨守敬考订屈原“过夏首而西浮”在沮漳。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新时代以来,中国和世界文化界都很关注屈原在宜昌的出生和工作的遗存。宜昌市屈原学会经过几年研究探索,获得一些成果:

第一:杨守敬说,“屈原此县乐平人也”。

杨守敬说“丹山不在今秭归境”。經考证,丹山在神农架东,太阳岩,香溪之源。小当阳河水东南流。西接巫山。这与《山海經》合。“丹阳之都”在丹山之南,在今兴山、秭归境。公元前1006年前,周封熊繹(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在位),在丹山之南,归、夔古国。屈原家族居落脚坪,典籍书称“平乐”,杨守敬疏:“屈原此县乐平人也”。熊会贞勾为“乐平”。并说秭归出土春秋“勾剑”。黄柏河右岸“西陵山”,清华竹简“夷陵”篆字(宀屯,上下结构)。学林界多以为“即今宜昌夷陵”。此简印证杨守敬说:“白起抜西陵烧夷陵在宜昌。”

高阳最早见于屈原的作品。作为楚之先王,首任熊绎为“帝高阳”,作为地名,《楚辞》家们研究在今天的兴山高阳镇。《楚辞直解》引《古今图书集成》说:“高阳城,在归州境,旧兴山县西,楚自以为高阳之裔,故名。”“《楚辞》打头第一句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是归州地方丹阳高阳城实是楚先王始封所居,陵墓所在,值得作者怀念的地方。”复旦大学陈子展先生综合衆议,指出屈原所谓高阳之地在今天的兴山高阳镇。《古本竹书纪年》帝颛顼高阳氏,出生在高阳墟,他的尊号叫高阳。他的后人芈熊绎帮助周朝打败东夷而首封丹阳之都。芈熊绎之裔熊通,楚一任王,封丹阳之都(湖北香溪流域秭归前740年至前690年共52年),地名仍名高阳(湖北兴山高阳镇)。屈原尊敬的楚怀王客死于秦国,谥号叫伯庸,他(伯)是楚霸四方的领袖,他(庸)是芈楚近祖的直系。楚怀王出生的纪年是寅年(摄提格),正月(孟陬)啊,楚宫找一位与他同年龄的小朋友陪伴他,惟有屈原是庚寅年(前331年)降生的(和楚怀王同庚)。今高阳镇属移民迁建集镇,又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北宋端拱二年 (989年)建高阳镇。《史记·楚世家》熊绎,颛顼后裔,熊绎的曾祖父鬻熊侍奉周文王。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任楚国国君之位。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在今秭归为中心的夔国广袤之地。熊绎是季连之后,芈鬻熊的曾孙。鬻熊有《鬻子》一书,熊绎熟读《鬻子》,提出“筚路蓝缕,以事天子。”帮助周攻打天下直抵东夷(今江浙一带),因功封子男之田。因此楚国首尊熊绎为楚子。屈原称其名“帝高阳”,称自己是熊绎的子孙“苗裔”。自此楚人建国早期迁徙了三个地方:熊绎的子孙在秭归归州丹阳,公元前740年-前690年,立都52年。芈熊通是第一任王。《辞海》丹阳在今秭归东南,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即此。《湖北建制沿革》丹阳古城在秭归大江之南,后徙江北。江陵丹阳称纪郢,前690年-前504年,共立都187年,二任王芈熊赀为其首任。湖北枝江丹阳(今属当阳草埠湖镇)在前433年-前278年,共立都156年,又称沮中郢都、郢中,考古发掘称楚王城,十四任王芈熊章为首任。司马迁说熊绎墓在归州秭归县。熊会贞说《剑南诗藁》,归州光孝寺后有楚冢,近岁或发之,得寳玉剑佩之类。1981年发掘秭归官庄坪春秋遗址、秭归柳林溪春秋战国遗址。

第二:熊会贞说“江北有丹阳聚”。

熊会贞的孙子熊茂恰注:“聚,集也,在宜都江北。”白洋出楚季宝钟,昭王妹婿钟健之编钟古窖。《楚季宝钟》在屈原自传《离骚》前,相隔180年。据宜昌出土,屈原年表新考,说明楚季宝钟,春秋楚物,与楚昭王活动时期一致。而楚季宝钟出土地点,正在季家湖楚城西47公里。《离骚》是最原始的参考资料。钟建背楚季芈妹过枝江云梦泽,也正是在沮漳流域,在沮漳右岸。《离骚》记录了楚国的历史,也记录了楚国的“钟”。凤鸟飞腾,继之以日夜。奏九歌而舞韶,聊假日以媮乐!

屈原归沮漳楚城撰《天问》,问天地人和,问三代兴替,问民生、民艰、民乐,主绳墨大法之说。三峡大学王祖芳说是一部教科书。楚怀王芈熊槐杖秦楚国舅之亲,不纳屈原“虎狼”之劝说,北出武关,客死秦国,所谓“有鸟来集汉北”,指的是怀王入秦。沮彰郢都,扶葬百里洲,香草兰花,掩映棺椁。所谓朕皇考曰伯墉。人结三十六,葬怀王,唱《离骚》,书屈原自传,过夏首,去封地汨罗。楚王城广袤,本枝江县治,罗国春秋自宜城迁徙于沮中,屈瑕灭罗,周以罗国为屈瑕将军封地。罗国迁汨罗,成为屈氏家族最后的封国之地。屈原葬怀王于“洲堵”百里洲,丧事办完,屈原过洞庭,溯沅江,居汨罗,游湘各地,凡二十年,集二十五篇,自成屈学。年五十有六,白起先跋宜昌,次年攻湖南,屈原怀石汨罗,所谓“年虽老而不衰”自合其说。

杨守敬考订屈原“过夏首而西浮”在沮漳。

读屈原原著,知楚有大郢小郢别郢。江陵郢都,春秋之季,被吴光所灭;宜昌郢都,战国之时,昭王所筑也。杨守敬《郢都考》:丹阳自归州徙枝江,在楚武、文之前。楚始都丹阳在枝江。秦抜郢指枝江。昭王前八代郢居纪郢。自昭王西逃沮漳,不复回纪郢。江南之枝江为古云梦泽。《沮漳考》:夏水即阳水,沮漳即沧浪之水,即夏水之首。“秦卑命钟”,为秦求楚之证,求怀王之铁证。鼓左刻“竞墉王之定救秦戎”。墉王即《离骚》中的“伯墉”。季家湖遗址规模:季家湖城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季家湖村南,为文化遣存。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江汉冲积平原西端、沮漳河流域西侧,位于宜昌、当阳、枝江、荆州四地交界处。城址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1400米,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之上。现存夯土南垣长86米,底宽13.4米,残高1.4米。城壕距城垣10-34米,壕沟长86米,宽9.8米,深约1米。一号台基位于城址北部中间,曾出土“秦王卑命竟墉王之定救秦戎”铜钟和大型青铜构件及绳纹筒瓦、板瓦。城北杨家山子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晚期地层与东周地层的叠压关系,发现有东周时期房基、制陶作坊、窖穴和墓葬。该城址对于探索楚文化渊源及鄂西地区原始文化的发展序列具有重要意义。高应勤先生在世时提供考古资料,并嘱。据水利专家称:原属为宜昌枝江县问安云台公社新华三队。围“沮西大垸”时而划归当阳。这件钟是1973年5月,在荆州城西约五十公里宜昌枝江云台公社新华三队出土,贫农社员段绍纲犁地时发现,并于7月交给了荆州地区博物馆保存。1994年宜昌博物馆开馆之际由荆州博物馆回赠给宜昌。

(0)

相关推荐

  • 卷三十四 江水二(1)

    ◎江水二(戴删二字.) 又东出江关,(江关,古关名.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重庆奉节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入南郡界.(朱此下至谓之鸟飞口为上卷之末,又此九字讹作<注>.全.赵仍在上卷. ...

  • 楚都丹阳究竟在哪里

    丹阳是楚国最早见于记载的都城所在地.<世本·居篇>说:"鬻熊居丹阳",这说明楚人自鬻熊时期就以丹阳为都城了. 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后来,楚人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 ...

  • 世灿读经典---屈原的枝江自然之爱

     屈原继承和发展了楚先祖奠定的哲学思想.通读全部屈<辞>,我们可以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全中国上古历史人物,不仅仅是楚国先公,都以外美内刚称贤能.以举贤爱民论英明,所谓"纷吾 ...

  • 世灿读经典---屈原问答

    后生问屈子:丹阳之都,在丹山之南,何为丹山兮? 屈子答:神农架东,太阳岩,小当阳河水流淌,香溪之一源也.公元前2006年,周封熊繹,在丹山之南,归夔古国,方八百里,杨守敬所谓西接巫山,是也. 问曰:于 ...

  • 世灿读经典---屈原研究·读屈原二十五篇

    屈原(公元前331-前276年),出生于中国湖北秭归乐平里落脚坪.4岁招入枝江郢都楚宫(今属当阳草埠湖镇楚城遗址),陪伴4岁登基的楚怀王读书学习.游戏玩耍.13岁撰<橘颂>,赞颂怀王&qu ...

  • 世灿读经典---读《水经注疏》 看屈原自传《离骚》經 下

    (接上期) 五十一.瞻前顾后观民计.往前看历史,回头看今天啊.互相观察比较,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策略谋划,以人民之生计程度为准则:哪个行天下之不义可以治天下啊?哪个行天下之不善可以治服天下? ...

  • 世灿读经典---读屈原·后记 下

    (接上期) 13.三峡晚报记者冯汉斌通讯员黄校:端午节来临之际,三峡文化讲坛理所当然地回到"屈原时间".5月28日上午10时,郦学研究名家.杨守敬族重孙杨世灿做客讲坛,开讲屈原的伟 ...

  • 世灿读经典---读屈原·后记(上)

    我读<水經注疏>凡20年,每见杨守敬熊会贞,引疏第一者<尚书·禹贡>,第二<山海經>,第三者屈原.所谓学术渊源啊.<水經注疏補>稿成,书末见古人读完&l ...

  • 世灿读经典~~《易学》解读

    悟叟云:<易学>蒙于三代,起于岐山,"文王拘而演周易":长于春秋,孔子晚而喜<易>.弟子七十所述:成于战国,屈原天问阴阳"三合"&quo ...

  • 世灿读经典---楚祖的哲学与枝江的厚载地理

    周代楚祖的哲学代表人物主要是鬻熊和熊绎.鬻熊和他的孙子熊绎主张内柔外刚.刚柔结合的哲学思想,图腾是自然和谐的丹凤朝阳.楚文化在枝江,主要依靠长江枝江流域,沮水.漳水枝江流域的傍水之地或傍水之城而形成楚 ...

  • 世灿读经典---刘备遗迹宜昌三个古战场

    三国魏蜀吴,曹操称宜昌名临江郡(治临江溪):刘备称宜昌名夷陵郡(治宜昌):陆逊称宜昌名西陵(治西陵山).夷陵大战留有三个古战场:猇亭古战场:马鞍山古战场:秭归古战场. 一.猇亭古战场 公元221年,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