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繁体字)本来是四个字:台、臺、檯、颱
现在各地搞复古建筑、景点,是好事。其中书写繁体字,也是理所当然。不过,写繁体字也要写规范了,不能写异体字,更不能写错别字,也不能学台湾,搞得半简半繁,不伦不类。
台,两个读音yí与tái。
yí①,表第一人称。如《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日夜听取他人的教诲,以提升自己的修养。
yí②,何、什么。如《书·汤誓》:“夏罪其如台?”夏到底有什么罪?
yí③,通怡,意思是愉快。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tái,星名,即三台(两颗一对,共六颗星)。古代用三台星指代官位最高的三公。因此,后来台字用作敬词。如:兄台、台甫等。
这些“台”字,自古至今,历来如此,不能写成“臺”。
臺tái
观察瞭望用的高臺。如《老子》:“九层之臺,起于累土。”很多层的高臺,是用土一层一层堆积起来的。这个“累”,相当于后来的“垒”。后世的亭、臺、楼、阁,其中的臺,是先用土、石垒一个高臺,然后在上面造房子。
又指奴隶的一种。《左传·昭公七年》:“仆臣臺”。
这个臺,后来简化为台。
檯tái
现在说的“写字台”、“台球”、“台面”等的“台”字,在繁体字里写作“檯”。
颱tái
台风的“台”,在繁体字里写作“颱”。
因此,简化字里的“台”字有四个来历,一是本来在繁体字里就有的,还有三个来自“臺、檯、颱”的简化。
在繁体字系统里,台和臺是两个字。几年前去台北,在过境处看见很大的“臺灣”两字,规规矩矩的繁体字,没毛病。可是之后几天,在台北市中心、城乡结合部、很远的高山景点──猫空山,都只看见“台灣”,没再看见“臺灣”。我到处找,倒是看见有一处写着“台湾”,就是没有“臺灣”。我问Rejent酒店的大堂经理,他说,“臺”太难写,笔顺老是写错,后来都写成“台”字了。我说,那后面那个“灣”也该改成“湾”啊。在繁体字系统里,台和臺是两个字。写成“台灣”,算繁体字,前字错了,算简化字,后字错了。前简后繁,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