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营丨北戴河情韵
北戴河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秘所在。当年秦始皇就是从这里求仙的。萧萧秋风中,曹操曾东临碣石写下《观苍海》。伟人毛泽东也留下《浪淘沙·北戴河》光辉诗篇。所以总是想到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机缘在不经意就来临了,组织上安排我到北戴河培训基地学习,才让我与北戴河有了肌肤相亲。
北戴河是秦皇岛市的一部分,但它又是一片独立的区域,这里散布着各式各样的疗养院,居民很少。从街头标牌的文字介绍中我了解到,光绪二十三年,光绪皇帝下瑜开埠,准许国人和洋人在此建房疗养。此时,精明的外国人捷足先登已有人在海岸边建立了别墅。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地处㴾海湾深处,有2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度假避暑胜地,与美国的戴维营、俄罗斯的索契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夏都”。1949年解放时,这里有别墅719幢,其中㚈国人建的别墅483幢。解放后一些影响党和国家历史命运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北戴河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走在以松树为主体的林荫道路上,如同漫步在公园里。这里没有其它城市熙熙攘攘、摩肩擦肿的人流,是少了喧嚣的宁静。没有像其它城市一样要求行道树整齐刬一,路边的松树,有的高,有的低,树冠也大小不一,树干也不是一律笔直,但正是这种形态各异,让我看到了美的另外一种姿态。路边的景观小品也有别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城市,从高台或花坛里垂下的红苕秧蔓让我眼前一亮:葡伏于地的庄稼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一块石头边或是一丛山里来的雷草或是河边来的芦苇,放在这里质朴而自然。虽然来自异乡,看到这些让我也倍感亲切。斑驳的光影中,一幢幢融合了西洋文化的各式亭台、别墅,掩映在松涛之中,古朴幽静,肃穆典雅,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一些老旧的别墅上爬满青藤,古杇的房门紧闭,但透过它的气势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富丽和华贵。
在北戴河看海既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抒发自已的情怀。北戴河的标志物是鸽子窝的鹰角石。临海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石坎石洞是野鸽的天然巢穴,崖上有一块嶙峋巨石,恰如一只雄鹰屹立在海边,与它比肩而立的崖顶,建有鹰角亭,在此看海,万顷碧波,千轲百帆,尽收眼底。
九月底正值晚秋时节,看日出当在早晨五点左右。当一轮火红的太阳在海面升起时,便有另一轮红日紧贴在升起的太阳下面,就在你眨眼的一瞬间,只见上面的太阳倏地向上一跃,粘在下面的太阳不知何时已潜入海底,留在海面上的是一片灿烂的金色和幻化的诗意。
海是辽阔的、雄浑的。想象中的海与你看到的海肯定不一样,因为海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当清晨的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了湿湿的印记。大海己没有了咆哮声,相对比较平静。已经是上午时光,太阳高高地悬在海的上空,放眼望去,海面上波光鳞鳞,光影浮动。远处有打渔船,孤帆远影,正驶向大海的深处。近处,几个渔民一人坐着一叶小舟在海面上飘摇。几乎看不到舟只看到人,人就像坐在海面上,随着浪涌一起一伏。舟上的人不知是在收网还是撤网?海鸥低空逐浪,极目之处,似烟似雾,海天一色,不知天之边缘海之尽头。
下午的太阳虽然明亮,但不刺眼。看到海浪从很远很远的海面涌来,浪涌处就像一条条长蛇翻滚着身子,浪涌中时不时有白色的浪头忽隐忽现,就像一朵朵昙花,你正惊叹它的美丽时,它已收起了容妆。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一登上白沙滩就成了调皮的雪浪花。你刚听到哗哗的涛声,你刚看到它拍打沙滩和礁石的身影,它倏地又退了回去。这一波又一波的海浪,眼看是有规律的,耳听是有韵律的。它们一会儿激越,一会舒缓,以独特的方式抒发着自已的情感。我坐在一块礁石上,静静地感受感知。睁开眼睛,看暗潮涌动,浪花追逐,海鸟戏水,是赏心悦目;闭上眼睛,听惊涛翻滚,细浪拍岸,海鸟欢歌,末尝不是美的享受。
礁石上坐着钓鱼翁,任凭海浪击打礁石,溅起的水花飞到他的脸上,甚至打湿了衣服,他也 然不动,目光只盯着自已的渔杆,看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
索性赤脚在沙滩上行走,看似细软柔美的沙滩,趟着很舒服,但抬腿迈步稍微要费点力,像是在穿越沙漠。离水近点,海水就像顽皮的孩子,一会儿摸摸我的脚面,一会摸摸我的脚脖。
时今已步入深秋,在北戴河行走,每天凉风习习,穿件短䄂爽爽的,但下海有点凉了,但来一趟北戴河不下一次海总觉遗憾,于是就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下了一次海。
下到水里后海水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凉,在海里畅游,尽情地享受着海水的亲吻,惬意极了。游得累了,停下来看看岸,水低岸高,以仰视的目光看海岸,和在岸上的感觉不同。那些西洋式别墅和中式建筑相间,藏在绿林之中,错落有致。红坡顶、尖坡顶,浅素墙面,与森林、山体、大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幅多么美的海景画卷。海水浮力大,在水中仰游时我手脚基本不动也沉不下去,有点飘飘然欲成仙的感觉,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闭上眼晴,《外婆的澎湖湾》那优美旋律似乎从耳边响起:“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夕阳,只有一片海蓝蓝……”
作 者 简 介
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河南经济日报记者,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出版散文集多部,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散文》、《散文选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