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粉条
漏粉条
文/王昌亮
粉条,古称索粉,相传粉条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所创。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北魏《齐民要术》,其中介绍了粉条制作工艺和食用方法等。大白菜烧粉条,再加点豆腐或者油渣,是最受欢迎的家常菜之一。儿时吃的粉条多是自家生产。每年家里的山芋收上来后,一部分储藏到地窖,一部分切成山芋干,剩下的就留着制作粉条。
从山芋到粉条,工序繁杂。首先,要将满身泥巴的山芋洗干净。秋天,家乡小沟、小河的水基本干枯,洗山芋的水主要靠从井里面打水。洗山芋要选一个大缸,里面打满井水,山芋装到提篮里面,然后放到大缸里左右摇晃,利用山芋、水相互之间的摩擦,一篮一篮的把山芋淘干净。一天下来,无论是打水的人,还是洗山芋的人,都腰酸背痛,胳膊肿胀。后来,有了水泵,山芋就堆在地上,直接用水冲洗,较以前轻松了许多。
洗好的山芋用机器打成浆渣,然后就是过滤浆渣,俗称吊山(芋)粉。过滤浆渣前,先在地上用泥土或砖头垒两三个长十几二十米,宽两米左右的坑,里面铺上塑料膜。过滤山芋浆渣用白纱布,纱布四角系着绳子,拴在两根吊起的十字木棍上。过滤山芋浆渣,需要默契的配合。父亲负责把山芋浆渣倒到纱布兜里,母亲两手握住绳子上下摇摆,乳白色的浆汁渗过纱布哗哗往下流,父亲再往布兜里面慢慢倒几盆清水,浆汁浓变淡。浆渣在纱布兜里来回匀速翻滚,逐渐变成一个圆球,父亲把盆放到布兜里面,母亲顺势一抖,山芋渣就跑到了盆里面,被倒到旁边地上,留着喂猪。就这样重复,直到把几个坑里面都装满浆汁,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放学回家,我和姐姐也会有模有样的模仿着,但往往不得要领,纱布兜把握不平衡,绳子左右摇晃,山芋浆渣在布兜里面忽高忽低。
经过漫长的等待,山芋淀粉逐渐沉淀下来,便在坑的顶端开一个小口,将褐色的水慢慢放尽。由于有的山芋没有淘干净,第一次沉淀出来的山芋淀粉里面还有泥土等杂质。这时就要把山芋淀粉铲到竹篮里面,放到水缸里面漂洗,再通过纱布过滤,让淀粉和杂质继续沉淀,分离。经过一两个轮回,淘尽杂质的山芋淀粉变得雪白,然后把他们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到太阳下,晒干水分。
山芋淀粉可以做成多种美食。烧汤时,里面勾兑一些,汤就会变得粘稠。最常见的就是爆炒山芋粉,用水将山芋粉化开,倒进锅里小火烧,用勺子一遍一遍的翻铲,直至全部粘结成团,然后加入油盐姜葱爆炒,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部香软。夏天,母亲还会用山芋淀粉做凉粉,虽然色相与蚕豆粉做出来的黑白分明,但是家里山芋淀粉充足,能够吃个够。
漏粉条多选择晴好、寒冷的日子,滴水成冰的天气最好。漏粉条需要七八个人,多是几个家庭成立互助组。我们家和两个舅舅,还有一些亲戚结对互助。漏粉条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苦力活。漏粉条各个环节需要紧密相连,每个人在时间、速度的把握上要严丝合缝。烧锅的人要始终面对炽热的炉火“烧烤”,让漏粉条锅里的水一直处于沸腾状态。漏粉条的人要置身于热气腾腾的沸水前,直“面”热气侵袭……。
漏粉条第一道工序是打面糊,先将山芋淀粉磨成粉末,倒进小缸里,用热水泡开,木棍飞快搅拌,然后几个人赤着上臂,围着缸不停揉打,把山芋淀粉与水充分调匀,要软硬、稀稠恰到好处。如果有干粉,漏时粉条上就会凸起个疙瘩;稠了,粉条很难漏下来;稀了漏出的粉条粗细不均,容易断。
揉好的淀粉分成一个个面糊团,放到打满小孔的圆形漏斗里面,就开始真正的漏粉条了。漏粉条的人一手紧握漏斗把柄,一手握拳不停的捶打面糊团,在啪啪的声音中,面糊变成长长的面条从窟窿眼里落进沸腾的大铁锅里。漏粉条的人需要很大臂力和耐持久力。有时为了省力会在房梁上系跟绳子拴住漏斗柄,使用木槌拍打。漏粉条是整个操作中最关键的程序,漏粉条人的水平,决定着粉条的质量,要求拍打面糊团用力均衡、持久,让粉条接连不断往下漏。操作这道程序的人往往是长者,有着多年经验。
经过沸水煮熟的粉条要迅速捞出锅,这就需要一个人坐在沸水大铁锅旁,用自制的长长的木筷,把煮熟的粉条从沸水锅里划拉到冷水缸里,让粉条经过冰火两重天的锤炼。再有一个人把冷却的粉条从缸里捞出来,串到木棍上,每个木棍上的粉条长度大概一致,这全靠两个胳膊丈量。然后,还需要一个人把粉条拿到室外挂起来。傍晚,要将一根根串着粉条的木棍,拿到宽旷的田野里,让粉条接受寒冬洗礼,有时半夜还要起来给他们翻身。
漏粉条的场景十分壮观。寒冷冬天,茅草屋内,七八个人在临时搭建的灶膛旁,火光四射、烟雾缭绕、热气腾腾、衣着淡薄、赤着胳膊、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组成了一副热闹非凡的场景。
第二天,要将冻成铁板一样的粉条晾晒。晒粉条,多选择路的两旁,每棵树之间绑上绳子,绳子上串上许许多多的绳圆圈,就把串着粉条的木棍搭在上面。太阳出来后,粉条开始解冻,父母就把粉条一根根的撕开,让他们再尽情的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人生也像粉条,需要经历多次冰与火的考验才能成熟。
晒干后的粉条被打成捆。打捆也有讲究,要把那些长长的粉条放在上、下两面,一些短的夹在中间。每到逢集,父亲就会背一捆到集市上卖。由于当时漏粉条的人家较多,粉条并不好卖。有时会几家集中到一起,拿到外地贩卖。那时常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带货,等着过往的司机连人带粉条顺路带走。有时候,一个春节过去了,也卖不出多少,往往是今年已经上市,去年的还未卖完,家里长期吃着陈粉条。
现在,手工漏粉条的场景很难看到,基本都是机器制作,家庭作坊。小时候,粉条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即使它放在地上冰冻,有的沾着泥土,有的粘着草,也不用担心它的安全;现在的粉条外表干干净净,可是它的成分变得复杂了。
作者简介:王昌亮,80后,出生于淮阴区,天生比较愚笨,要求上进,虽历经多次失败,但不放弃、不抛弃,现就职于市级机关单位,从事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