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消费金融净利再滑坡, 野蛮生长“隐疾”在身、监管趋严能否逆势翻盘?
中银消费金融已沦为第二梯队,被招联、马上、兴业等持牌机构陆续赶超。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觅新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国内消费金融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有机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50万亿。
尽管如此,业已存在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并不都能一帆风顺,也有不少消费金融公司没能扛过竞争、创新等风浪的打击,从头部阵营掉队,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银消费金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家。
日前,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中银消费金融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净利润1.01亿元,其中净利润有大幅下滑,仅为去年全年的15%。
《每日财报》注意到,这早已不是中银消费金融业绩的首次大幅振荡,据以往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间,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振幅超过70%。曾经的“消金盈利王”到底怎么了?
中银消费金融于2010年6月在上海挂牌成立,是上海第一家、全国第二家消费金融公司。企查查数据显示,中银消费金融最大股东为中国银行,持股占比为42.8%;第二大股东为百联集团,持股比例为22.07%。
其他股东分别为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占比分别为持股13.44%、13.23%、5.81%、2.64%。
在成立初期,中银消费金融凭借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先发优势,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净利润持续飙升。2013-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91亿元、2亿元、5.37亿元,其中2015年至2016年的增长率高达169%。
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达13.75亿元,规模也一跃进入10万亿阵营,成为当年净利润最高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彼时(2017年),马上金融的净利润5.78亿元、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为10.22亿元。
另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也挣扎在扭亏为盈的“温饱”线上,比如苏宁消费金融和华融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仅为2.17亿元和1.05亿元,远落后于中银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早期的崛起与股东帮助密不可分。其为避开与银行的直接竞争,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为次级人群,这个群体“年龄较低、学历较低、收入中等偏上、非本地户籍”,并采用信贷工厂模式在全国进行覆盖。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消费金融当时的客户有90%来自于中行推荐,另外的10%分别来自于合作商户推荐(基于场景)和在线申请。这使得中行消费金融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攻城略池”,但显然也为其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此外,成立前期,中银消费金融的不良率控制得较好。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中银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8%、1.59%和2.51%。
不过尽管比较低,但还是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伴随着渠道下沉及客户群体的增大,中银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出现更加明显的上升,成为阻碍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野蛮生长必然“隐疾”丛生。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迎来的一个转折点。当年中银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9.27%,而此时,消费金融行业的玩家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中银消费金融的小半场走的很艰难。
对于消费金融来说,资金、风控和场景是支撑其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而2018年以来,中银消费金融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频频暴露。
2018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启动增资计划,并上报监管计划,但受困于增资事项推进缓慢,其不得已主动缩减信贷业务规模,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其盈利指标明显下滑。
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三度被罚,罚款金额近300万元,成为罚单数量最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此外,消费者对中银消费金融也是投诉不断。
截至2020年9月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有311条关于中银消费金融的投诉,其中不乏暴力催收、违规收费等。
另一投诉平台聚投诉上关于中银消费金融的投诉帖竟高达1470条。《每日财报》翻看后发现,该平台上的相关投诉多为某一场景下被引导进行消费贷的,且存在退款难的问题。
风控方面,中银消费金融早期为获客而放松风控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因为未能有效控制不良率,中银消费金融更多地将风控精力放在了事后。除用户经常投诉的暴力催收外,中银消费金融还热衷于诉讼。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中银消费金融的裁判文书达5000件,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因此,获得了“诉讼王”的称号。但诉讼这一方式是的催收效果如何,还有待考证。
从“盈利王”到“诉讼王”,昔日的行业冠军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后来者超越,中银消费金融似乎并不想就此罢休,在成立10周年之际,动作不断。今年以来,中银消费金融高管团队频频变动,似乎意欲加速数字化转型。
4月,上海银保监局批准了中银消金董事杜雷雷任职资格;7月3日,李正茂开始负责中银消费金融的信息科技,其角色相当于CTO。
7月3日,董事、总经理田红艳,副总经理李正茂的任职资格获批。资料显示,田红艳来自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也将是中银消费金融开业十年来第三位总经理。
田红艳在对外发言中曾提到“2020年是中银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启航之年,加速‘线上线下融合,逐步以线上为主’的业务转型”。这次转型多久可见成效?能否带领中银消费金融重回头部梯队?还有待验证。
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曾以净利润13.75亿元排在持牌机构首位,但2018年净利润腰斩跌至5.59亿元,2019年净利润小幅增长至6.59亿元,2020年上半年又现净利润大滑坡。
得益于股东资金、成本和场景等红利,较早成立的消金公司纷纷驶上业务增长的快车道。而中银消费金融却已从昔日“利润王”沦为第二梯队,被招联、马上、兴业等持牌机构陆续赶超。
由于线下扩张团队回撤,以及监管对产品利率把控,中银消费金融自2017年后再也未能回到净利10亿元梯队。如今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合规发展已成为持牌消金公司的重要任务。
昔日“老大哥”还能否通过转型逆势翻盘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