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苏轼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苏轼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注释
译文
离别已成过去,如一江流水,伤别的眼泪还湿润着香帕。司马相如依旧是清瘦的神仙。住在神仙住的仙宫,令人向往。
纤弱婀娜的身段如雾蒙花那样柔美,如秋风回旋那样纤细。歌声圆润美妙如明珠滴入水中。女子的眉毛刚刚画成,极其美丽。骑马回来时还半遮着脸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元丰六年徐守君猷离黄去湘后,侍女胜之也离他去了姑熟,改嫁于张乐全之子张恕。元丰七年七月,东坡改任汝州,过南州,去姑熟,再见胜之。胜之失态无情,东坡感慨之下作下此词。
文学鉴赏
这首词上片回忆当年徐守君猷与侍女胜之黄州情。'别梦已随流水',别离匆匆,如一江流水。'随'字蕴含着年华的虚度,精神的空虚。岁月无情,人生如梦,哀而不伤。'泪巾犹浥香泉',写当年胜之的娇态。青春、美貌、人格几乎完全衰退的胜之,现在仍然陷入痛苦、哀怨、无奈的变态之中。谁知她当年在太守面前撒娇,泪如泉涌,湿润着香帕。'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元代妓女真氏《解三酲》),美中带娇。至今东坡还记忆犹新。'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又写徐守君猷的美好晚景:如风流倜傥的司马相如那样,文采奕奕,风流翩翩,儒居山泽,住在'瑶台阆苑',成为'臞仙',令人向往。短短四句,跨越历史的时间和现实的空间,想圆一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梦。
下片,直面无情的胜之,婉而不怨。'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以生动新颖的比喻,写胜之纤弱婀娜的身段如雾蒙花那样柔美,如秋风回旋那样纤细,飘渺不定。随着音乐的节拍,歌声如贯珠延绵,如'滴水清圆',换来的只是冷酷的现实。较之黄州时期的'双寰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秒舞蹁跹'的体态美和舞姿美要逊色多了。她脱离情海,又陷入苦海,不免有些悲哀。最后两句,在哀伤中容颜不减青春美,仍以婉曲出之:'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蛾眉'比不上'眉黛翠','十分妍'也不能与'人间谁敢更争妍'(《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同日而语。哪怕是歌声依旧,刚刚画成的'蛾眉','十分妍',留给人们的却是胜之不欲见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今非昔比的印象。不仅不会令人厌恶、反感,反而会令人无限同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决定的。
全词运用三维(东坡、徐守君猷、胜之)观照,时(黄州时)空(姑熟现实)交错的技法,悼念了徐守君猷,哀而不伤;直面了胜之,婉而不怨。东坡透过这'别梦已随流水'的风流韵事,流露出苍茫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