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7集 :有趣、好玩、已失传 “鸣堂叫菜”有名堂!
有趣、好玩、已失传 “鸣堂叫菜”有名堂!
小二:客官里边请,您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啊
客官:打尖,来半斤熟牛肉半斤老白干
小二:好嘞,客官,您稍等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白,你一定听出来了,这是武侠作品里常有的桥段。闯荡江湖的侠客们行路途中,在客栈、酒馆吃饭。负责接待他们的店小二一开口就会问这句:您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武侠作品里的桥段也并不完全是虚构的,例如对白里的“打尖”这个词,就确实存在,意思是打发舌尖。
舌尖是人体对味道最敏感的地方,赶路的时候饿了,吃点东西,打发一下舌尖,而后继续上路。所以说它是一个缩略词,也可以被称古代餐饮服务业的专业“术语”。
在以前的川菜馆里,店小二也会用这样的术语来服务顾客,发展到后期,这些“术语”越来越丰富,甚至有了一些暗语、密码的意思,从而形成了一种川菜独有的饮食现象和服务方式。今天,《舌尖上的四川》就带你去旧时的川菜馆里看看,揭秘一下这种已经失传“话术”:鸣堂叫菜。
什么是“鸣堂叫菜”呢?顾名思义,鸣堂,就是“声鸣于堂”,在大堂里吆喝的意思,“叫菜”,就是向后厨通报菜名。它是店小二用洪亮的声音向后厨通报客人点了什么菜,提了什么要求的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但是,如果客人太多,点的菜多,要求也多,那该怎么办呢?为了让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快捷,店小二所说的话里,会把一些特定的菜品和需求用略缩词或者代词来进行替换。听上去就有了点暗语、密码的意思。
“鸣堂叫菜”诞生于四川的“四六分饭馆”,为啥叫四六分饭馆呢?因为这些店里卖的饭菜,分为小份和中份,小份卖四分钱,中份卖六分钱,“四六分饭馆”由此得名。
不同于招待达官贵人的大酒楼,大饭店,光顾四六分饭馆的顾客,大多是平民老百姓,三教九流,人员嘈杂,客流量大,特别需要有经验的店小二,跑前跑后,控制场面。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小二哥的“鸣堂叫菜”说了些啥?“听到——内一的二位,两份白肉匀白,灌汤一个青要重,免酒吃饭,手碗两个舀起”,问一下你,听懂了吗?
额……还真不太懂……
这几句话其实包含了很多信息,我来一一讲解一下,内一的二位,就是说,内排一号桌来了两位客人,两份白肉匀白,就是说,客人点了两份白肉,白肉要求肥瘦各半。
哦,我明白了,小二哥的“鸣堂叫菜”首先是要告诉后厨,一共来了几位客人,点了什么菜。
是的没错,但这里面还要注意通报的顺序,座位的称谓,一般按照桌子的排数定名,比如店里有九张餐桌,横着三排,竖着三排,竖排可以称为内排、中排,外排,横着的三排则可以称为一桌,二桌,三桌,所以“内一”就是,内排第一张桌子。
哦哦,原来是这样
再一个就是客人的人数。一位客人称为单客,两位客人称为二位,三位客人称为三位,四位客人以上可以称为一桌。
那你一开始说的“听到”,又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提醒,店小二一喊“听到”,后厨的人就要注意听他接下来通报的内容。接下来我来考考你,假如我现在是客人,你当一回店小二,我进店来了,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位朋友,我们坐在外排的第三号桌,你怎么通报?
听到,外三的二位。
好的,那么我们要点小烧什锦和豆瓣鱼。
小烧什锦、豆瓣鱼各一份。
那如果我对菜品有特殊要求呢?比如,我要少放点辣椒,我不要葱花,你怎么通报?
这……我就不知道了。话说,你前面那句还没有解释完呢,“灌汤一个青要重”“免酒吃饭”“手碗两个舀起”是什么意思,难道跟这个有关?
没错,是的,“灌汤一个青要重”,就是客人的特殊需求,灌汤就是汤,青要重是说汤里的青菜和葱花要多放。“免酒吃饭”指的是客人不喝酒只吃饭,手碗两个舀起,是通知后厨的伙计给客人上两份饭。
那不要辣椒也不要葱花,要怎么通报呢?
“小烧什锦、豆瓣鱼各一份,免红免青。”因为辣椒是红色的嘛,所以“红”这个字就代指辣椒,“免”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不要什么,还可以和很多词搭配使用,例如:免蒜,免醋,免糖等等。
那如果想要多放点辣椒呢,我就很爱吃辣椒。
刚才我解释了,灌汤一个青要重,意思是汤里要多放青菜和葱花,这里面的重,就是多放的意思,辣椒我刚才也说了,要用“红”这字来指代,组合一下,多放辣椒就要说“红重”。反过来,少放辣椒,就要说“红轻”。
还真是有讲究,不经过解释,外行人根本听不懂,果然像是“暗语”“密码”。
是的,除此之外,“鸣堂叫菜”还有一些指示型的用语,例如,客人嫌菜上的慢了,店小二就要催促后厨“待快”,等待的待,“待快”就是麻利点儿,快点的意思。反过来,“待慢”,就是上慢点儿。还有“停叫”,就是客人不要了的意思。
前面我们介绍了“鸣堂叫菜”里的“术语”,从语言上看,它简洁明了,从用词上看,它还受到诗词的影响。例如,“多”他不说“多”,而是用“重”这个词代替,这与诗句中歌咏月亮却不直言月亮是相似的。
没错,还有一点,店小二的“鸣堂叫菜”不是一般的吆喝,它是用音调高昂,优美,有韵律的唱腔唱出来的,唱腔中还吸收了戏曲和民歌的风格。所以它也是一种吟唱的艺术。在过去,店小二一口漂亮的“鸣堂叫菜”那可是店铺的“金字招牌”!
想一下过去在川菜馆里跑堂的小二哥,可真是全才啊!要有一副好嗓子,反应要快,记性要好,还要擅长口算,心算,同时还要善于察颜观色,迎来送往。据说有的小二哥手上端着十多个碗,穿梭在满堂客人之间,手里的碗不会碰也不会摔,碗里的汤水也不会洒出一滴。真是印证了那句话,高手在民间!
随着时代发展,店小二这个职业逐渐被如今的服务员所替代,“鸣堂叫菜”也失传已久。对于这些过去的餐饮文化,我们也只有在节目里去缅怀和追忆。
下一期节目,我们同样为你讲述一种消失了的川菜文化——“帮派”。这种帮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下帮会,没有严密的组织,只代表一个地区的川菜聚合。他们各有风格,各有各的绝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竞争和融合,才促进了川菜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四川》,下期节目,为你讲述。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6集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四川火锅的“逆袭”之旅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5集 川菜也曾没落,重新崛起居然靠海鲜?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4集 排队3小时,只为买小吃?值!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3集:谁说南方面食不行?四川的面了解一下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2集:如果有“川菜101”,哪道美食可以C位出道?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1集:吃川菜还能磕CP?细数那些川菜的迷之搭配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0集:一个字,让食材华丽转身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9集:食材+味道+?=神奇美食!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8集:恍然大悟 那些你吃过但没听过的川味!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7集 一个词概括“川味” 可不是“麻辣”哦!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6集:它是川菜史上最伟大的舶来品,没有之一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5集:真香预警!本期讲肉,减肥人士就不要点开了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4集:三个“王者”的荣耀!霸道的川菜养生食材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3集 斜杠青年/你听过,斜杠川菜吗?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2集: 川菜史上最大的一次机遇,竟然是……
【方志四川·音频电台】《舌尖上的四川》第1集:没有辣椒的日子里川菜啥味道?
《四川省志·川菜志》,2016年4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菜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