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一定年龄,就要学会接受不断失去 ——电影《依然爱丽丝》的启迪
专栏:人生与成长
文/若英缤纷 图/网络
人生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不甘于庸碌的人们为其附加了各种意义。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既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又是一个自然的心理过程。
为了生活,一个人通过习得生存技能和社交能力,不断拓展活动范围和扩大交际网络。整个青少年时期的人生内容大致如此。
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悲欢离合,开始体味到人生的另一个真相是不断失去。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失去许多的东西,无论自己愿不愿意。
童年时的玩伴,早已杳无音讯,仿佛自己和对方从来没有过交集,只有片段的记忆,证明着自己曾经和对方在一起嬉戏。这是一种失去。
从小相濡以沫长大的兄弟姐妹,曾经同在一个屋檐下哭哭笑笑打打闹闹,而今天各一方,忙碌得来不及相邀着多些欢聚。这是一种失去。
一度完全依赖的父母,曾经像超人一样保护自己,而今他们日渐老去,没了当年的力量,甚至在某一天,突然离开人世。这是一种失去。
宛如春花一样的青春,曾经尽情绽放美好的梦想,好像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当日渐老去,再也找不回那理直气壮的张扬。这是一种失去。
曾经一起的走散了,曾经亲密的疏远了,曾经熟悉的陌生了,曾经渴望的厌倦了,曾经快乐的痛苦了,曾经拥有的不见了……这一切,都是失去。
正如我们一直在忙着获得各种各样的东西一样,我们一直会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失去许多东西。
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让人轻装上阵,更好地生活;有些东西失去了,带给人的不止失落,还有痛苦和压抑。
失去和失去不一样。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失去一些东西,甚至具体到每一天,我们都在失去,所经历的每一刻都成了永远的过去。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失去是什么呢?失去亲人?失去健康?失去财富?失去机遇?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假如你看了英国电影《依然爱丽丝》(《Still Alice》),就肯定会有所触动,发现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失去自己的记忆,也就等同于失去了自己。
主人公爱丽丝是一个既拥有幸福家庭又拥有成功事业的语言学家,最让人称道的是她在养育三个子女的同时,写出了自己的专著,在名校执教的同时,还会在世界各地参加研讨会和进行学术演讲。
不幸的是,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摧毁了爱丽丝刚刚五十岁的生活,这个病来自于她父亲的遗传。作为一名高知女性,这个消息对于爱丽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按照疾病发展的过程,一年后她就会完全忘了自己。
尽管丈夫不离不弃,尽管子女个个孝敬,尽管经济并不拮据,爱丽丝也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她在与病魔努力抗争的同时,录下一段视频给自己,那就是教给以后已经滑向失忆深渊的自己如何服用安眠药自杀。
因为痴呆,爱丽丝的自杀计划没有完成,但这带给了丈夫和家人更大的压力和痛苦。好在小女儿能够照顾她,用深挚的爱温暖着她在不断失去自己的生活。
“我是谁”本是西方哲学中的重大命题。在生活中,一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迷失了自我虽然可悲,但最为可怕的是像爱丽丝这样在现实中真的失去了自己。
这种失去的可怕在于,明明自己还活着,身外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不说,还因为真的不知道“我是谁”而彻底失去自我。
这就是爱丽丝为什么在确诊后说宁愿自己得的是癌症,这就是爱丽丝为什么会趁着头脑清醒录好视频去教深陷痴呆的自己如何自杀的原因所在。
看了这部电影,再看到该电影改编自小说《我想念我自己》,这书名不由让人潸然泪下。
我想念我自己!我们会想念许多人,还真的一般不会想念自己。谁能在健康时想到,即使与死亡无关,自己居然也有失去自己的时候,陷入那样的境地,怎能不想念曾经的自己?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活着就要且行且珍惜,人生难免有不遂人愿的种种失去,甚至会完全失去自己。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接受失去,为失去而有所准备。
人生的最终意义何在?这部电影提供了答案,除了结尾时揭示的主题——爱,还有爱丽丝的小女儿在写的故事中所说,人类进步的历程虽然痛苦曲折,但我们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一个人应有所贡献。
命运无情地剥夺了爱丽丝五十岁以后的人生发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对这个世界已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既成功养育了三个子女,又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我们这些健全的人,对人世要多一些宽容,至少我们还拥有自己,拥有自己的感知和记忆。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那么,趁着我们还拥有自己,在学会接受失去的同时,赶紧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为这个世界留点积极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