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的一首诗谈起 —从近体诗的基本内核看三连平和三平调
杜甫有一首诗《题省中院壁》:“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老杜此首诗第二、四、八句有三个三平脚:“常阴阴”,“青春深”,“双南金”,在常人眼里犯了三平调的大忌。不只如此,还有两个三仄尾“白日静”,“一字补”。甚至还有两句拗句:“掖垣竹埤梧十寻”,“落花游丝白日静”。这还了得,还是首七律吗?
各位看官不要着急,听小子慢慢道来。
近体诗有个基本特征。每句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处于重要部位,是声律的节奏点,(又称“音节”),这三个位置的平仄七绝和七律为—平—仄—平—或—仄—平—仄—,五绝和五律为—平—仄—或—仄—平—。它们在每一句中的平仄是错落交替的,我把它称为“交替律”;在相邻各句之间这三个位置的平仄是相对或相粘,次序为先对后粘,我把它称为“粘对律”。这两条是格律诗的基础内核和基本规律,其余规则凡是由此衍生而来,都是合理的,反之则难逃画蛇添足的嫌疑。对于格律诗学界和坊间流传着许多清规戒律,众说纷纭,重复得多了,似乎都成了不可逾越的雷池。
我们用上面的两个基本内核来分析一下老杜的这首诗。
首先,此诗有三个三平尾,它们的格律分别是:“洞门对霤常阴阴”—仄平仄仄平平平;“鸣鸠乳燕青春深”—平平仄仄平平平;“许身愧比双南金”—仄平仄仄平平平。仔细观察后发现三句的节奏点都为平-仄-平,完全符合每句中平仄交替的规则,都是正经八辈的律句,而不是三平调。这样的句型还很多。
五言如杜 甫“漠漠秋云低”; 杜 甫“天上麒麟儿”;
沈全期“双眼黄金瞳”; 韦应物“未遇知音人”;
王 维“秋雨闻疏钟”; 王 维“空愧求羊踪,夜静春山空”;
高 适“高院梅花新”, 高 适“好静无冬春”。
以上诸句节奏点为仄-平。
七言如李 白“燕南壮士吴门豪”;李 白“太山一掷轻鸿毛”;
杜 甫“诸峰罗立如儿孙”;杜 甫“主人为卜林塘幽”,
以上诸句节奏点为平-仄-平。
再看两首相似的近体诗:王 维《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李白《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以上这些都不能称作三平调。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式仄平平平和平仄平平平不是三平调。但也不是所有的三平脚都是律句,凡律句都不可违反句中节奏点平仄错落交替的内核。
再看下列例句:
刘昚虚“裴回双明珰”。-平平平平平
杜 甫“落日更见渔樵人”。-仄仄仄仄平平平 两句中节奏点为平—平和仄—仄—平,交替律已发生改变,成为了拗句。
句中三连平 在五绝五律类似刘昚虚五连平或第一字为仄的仄平平平平,十分罕见,故一般不会出现,但凡事都无绝对,七绝七律则容易出现,应引起注意。
句中三连平为律句:
杜 牧“清风来故人”;节奏点为平-仄。
王 建“直到门前溪水流”; 李 白“黄鹤楼中吹玉笛”
杜 甫“锦里先生乌角巾”。
以上例句节奏点均为仄仄平平平仄平
故都为律句。句中三连平,特别是平声用得多了,也很容易出问题。
以下为拗句
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王昌龄“丹阳城南秋海阴”—平平平平仄平;
杜 甫“恰似春风相欺得”—仄仄平平平平仄;
杜 甫“熟知茅斋绝低小”—仄平平平仄平仄;
杜 甫“落花游丝白日静”—仄平平平仄仄仄。
老杜最后一句为三连平接三仄尾,故顺便说说三连仄和三仄尾。
为律句的三仄尾
五言平仄仄仄:
杜 甫“江流石不转”,沈全期“四蹄碧玉片”,王 维“端居不出户”。
七言仄平仄仄仄
杜 甫“走觅南邻爱酒伴”,杜 甫“秋水才深四五尺”
杜 牧“惆怅无因见范蠡”,王 维“草色全经细雨后”
不符合句中平仄交替律为拗句(含四仄尾、五仄尾):
五言 仄仄仄仄:李商隐“向晚意不适”;孟浩然“人事有代谢”。
七言平仄仄仄仄 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
崔 颢“黄河一去不复返”,
黄庭坚“平生行乐自不恶”,
黄庭坚“持家但有四立壁”。
仄平平平仄仄仄 杜 甫“落花游丝白日静”。
句中三连仄:
律句 仄仄仄平仄 李 白“一击九千仞”, 杜 甫“落日放船好”, 杜 甫“舞剑过人绝 ”。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 甫“青春欲尽急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 杜 甫“剑外忽传收蓟北”,“自古稻粱多不足”。
仄仄仄平平仄平 钱 起“献赋十年犹未迟”。
拗句 平仄仄仄仄 杜 甫“幽意忽不惬”。
仄仄仄仄平仄仄 杜 甫“纵饮久判人共弃”,
仄仄仄仄仄平仄 杜 甫“七月六日苦炎热”,
仄仄仄仄平仄平 杜 甫“二月六夜春水生 ”,二月已破三月来”,
仄仄仄仄平平 杜 甫“千朵万朵压枝低”“不问绿李与黄梅”。
总之三连平,三平调,三连仄,三仄尾是病不是病,不可一概而论,须作具体分析,要看它们符合不符合交替律的规则。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打入冷宫,视为异类。
其次,杜甫此诗中出现两个三仄尾:“落花游丝白日静”,“衮职曾无一字补”两句的格律分别为: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前者违背了交替律 为拗句,后者符合交替律仍为律句。诗中还有一句拗句“掖垣竹埤梧十寻”仄平仄仄仄仄平。这两个拗句的出现使得“洞门对霤常阴阴”句既不与上句“对”又不与下句“粘”,而“落花游丝白日静”句既不与上句“粘”亦不与下句“对”。不仅破坏了交替律,而且破坏了粘对律。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在两个基本规律中交替律最严,粘对律相对宽松一些。以七律为例粘对的次序为:出句←对←粘←对←粘←对←粘←对。造成失粘失对现象主要两个原因,一、嵌入个别处的律句顺序发生变更,出现了失粘失对的现象。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三句“晋代衣冠成古丘”与第二句“吴宫花草埋幽径”失粘,使整首诗在此处发生微拗,这是允许的;二、因嵌入拗句发生失粘失对,在某种意义上某种程度内也是可以容忍的。这是因为在格律诗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无法调和的声义矛盾,一些诗人出于诗意的需要和情感的表达,只能使声律作出牺牲和让步。如王昌龄“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特别说明一下,近体诗中的粘对是全方位的,即节奏点均需一一粘对,而不是仅仅第二字的个别粘对,倘若如此杜甫诗中第三句'落花'中的'花'与第二句'洞门'中的'门'相粘,就不是失粘了,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出现在近体诗中拗句仅限一两句,而且这种现象盛唐之后已渐趋式微。初学者还是要循规蹈矩,大成之时厚积薄发自会是声律束缚不住者。
结论 综上杜甫此诗尽管两个拗句,两个三仄尾,三个三平尾,依然是首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