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两肌---咬肌和翼外肌
推荐阅读
咬肌
1 、附着点
起点:颧弓
止点:下颌骨的咬肌粗隆
2、作用:上提下颌骨(闭口)
咬肌(即嚼肌)是一块延伸在颧弓和下颌骨之间的强大肌,有浅,深两部分。咬肌各部的作用相反:浅部向前拉下颌骨,使其前伸;而深部则向后拉下颌骨,使其后缩。
需要强调的是,咬肌是人体中最有力的肌,咬力和咀嚼力大多是由它产生的。翼内肌,翼外肌和颞肌也参与这一复杂动作。
3、神经支配:三叉神经
4、损伤
(1)、咬肌上的扳机点常因为急性或是慢性的肌肉过度使用(例如:慢性的咬紧牙齿或是磨牙、过度的咀嚼牙根或是咬指甲)、长时间的牵张(例如:看牙医时长时间强开嘴巴),咬合不对称(咬合不良),头部前引的姿势(造成对舌肌的拉力,因此拉动下颌骨且需要颞肌的收缩)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性障碍、直接的外伤、情绪上的压力或是上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上的扳机点所致。
(2)咬肌上的扳机点容易产生下颌骨在颞下颌关节处下降的受限,上排及下排臼齿与相邻的牙龈疼痛与过敏、咬合不对称、同侧眼睛睁大(可能因为上颌骨静脉受到夹挤所致)、耳鸣或是感觉同侧耳朵深层的疼痛。
(3)、咬肌上的扳机点常常合会被错误地评估成颞下颌关节功能性障碍(例如:骨性关节炎或是其它关节内部的问题),牙痛、头痛或鼻窦炎。
(4)、与咬肌上相关的扳机点常常发生在对侧的咬肌、同侧及对侧的颞肌、外翼及内翼肌,上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
以外侧观图解常见咬肌上的扳机点及其相关的转移区域
5、咬肌的牵张
右咬肌及颞肌的牵张
患者将下巴往下尽可能的张开嘴巴,可以利用手去给予帮助
6、触诊
起始姿势为患者采用仰躺并触诊其右咬肌
当患者咬紧牙齿时触诊其右咬肌
翼外肌
1 、附着点
起点:蝶骨大翼和颞下嵴的外侧
止点:下颌髁突前部和关节盘
2 、作用
在颞下颌关节处,下颌骨后缩及向对侧偏移
3 、神经支配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自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下内侧,纤维并入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炉,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于咀嚼肌等。运动跟内尚含有至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纤维,主要传导咀嚼肌和眼外肌的本体感觉。三叉神经内躯体感觉神经纤维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内,该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三叉神经节由假单极神经元胞体组成,其中枢突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自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入脑,传导头面部痛温觉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觉的纤维主要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和粘膜、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觉等浅感觉。
4 、损伤
(1) 原因:急性或慢性的肌肉过度使用、咬合不对称(咬合不良)或是头部呈前引姿势(产生对舌肌的压力),接着会拉动下颌骨。
(2) 翼外肌上的扳机点容易产生颞下颌关节深处的疼痛感,颞下颌关节处的摩擦热,颞下颌关节处的下颌骨往同侧偏移受到牵制、咬合不对称、脸部疼痛或是夹肌无力(如果夹神经被翼外肌夹挤)或是耳鸣。
(3) 翼外肌上的扳机点常常会被错误的评估为颞下颌关节处的功能性障碍(如:骨性关节炎或是其他关节内部的问题)、鼻窦炎、三叉神经痛与耳朵感染。
(4) 注意:(1)翼外肌时咀嚼肌肉中最容易有扳机点的。(2)与颞肌与嚼肌不同之处:翼外肌与翼内肌并不会常常将疼痛转移到牙齿。
5 、肌肉牵拉
6、触诊
起始姿势为患者仰躺并触诊其右翼外肌,A触诊患者;B触诊头骨
当患者仰躺并将下颌骨前引时,去触诊右翼外肌
郑大解剖学
预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