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思维:改变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主播:Bobo
本书作者梅若李·亚当斯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和企业顾问于一身,现任探询学院院长及首席提问官。书中汇集了亚当斯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帮助我们用“提问式思维”将人生引向更积极的方向。
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与“提问式思维”相关的三个内容:提问无处不在、选择地图和提问技能包。
①
『提问无处不在』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出门前,经过一番对比纠结,最终选好衣服,穿衣出发。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我们其实完成了一系列的自问自答,比如:
我要去哪儿?上班还是出游?
天气如何?冷还是热?
哪几件衣服我更喜欢?
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在问题提出的一瞬间,我们就直接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藏在潜意识里的“提问式思维”。小到一句话,大到人生选择,提问式思维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举个例子,当我们不顺心时,很容易冒出“他怎么这样”、“为什么他不能理解我”之类的消极问题。这些都属于破坏性问题,放任不管就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换一种问法:“怎么才能解决问题?”事情的走向就截然不同。这就是“提问式思维”不同导致的结果差异。
那么,怎样才能觉察破坏性问题,并把它引向积极的方向呢?
②
『选择地图』
作者为我们准备了一张选择地图,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时,就是站在地图的起点,同时面临两种选择:
001 成为学习者
主动选择,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思考“如何将现有资源收益最大化”,收获积极结果。
002 成为评判者
被动回应,执着于“到底是谁的错”,关注“我该责怪谁”,陷入评判者泥潭无法自拔。
当你在生活中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可以选择成为学习者,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成为评判者,陷入情绪旋涡,只关注双方矛盾点,让事态失去控制。显然,成为学习者,更容易让事情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
当然了,选择地图的妙处远不止如此。它还可以回顾过去,复盘那些不太理想的事情,帮助自己转换为学习者,找到应对类似事件的办法。同样的,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用选择地图复盘。甚至于,你还可以用选择地图帮助他人,共同成长。
③
『提问技能包』
成为合格的“学习者”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两种关键能力:看到客观事实和转换问题。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呢?作者给出了两个方法:手机训练法和提问转换法。
001 手机训练法
平时手机一响,我们就想冲过去看一眼,这种反应恰好是训练观察事实能力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当手机铃声响起时,不要像往常一样立刻去接电话或关闹铃,而是告诉自己“我不是必须要回应它”,静静听着就好。然后,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我当下的状况如何”。同时,逐步把视角抽离出来,体会从参与者转换为观察者的感受。
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先告诉自己“我不用立刻回应”,然后耐心观察,从客观的角度全面审视这件事。
002 提问转换法
提问转换法又称“ABCD法则”,能帮我们在客观看待事情后,转换问题,从“评判者”转换为“学习者”。
A(Aware)——察觉,我现在是不是评判者?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B(Breath)——呼吸,暂停一下,想想有没有看问题的新视角?
C(Curiosity)——好奇,事情的客观经过是什么?我漏掉了什么?
D(Decide)——决定,我的决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作者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导师曾对她说:“你的论文根本不合格!”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懊恼和难过,满脑子都是“导师怎么能这样说我”,但是很快她就察觉到自己正处于批判者状态(A);深吸一口气之后(B);她开始思考,并记起了导师一直以来的支持,明白了“导师其实是为自己好”(C);于是,她决定“找到可以优化的部分,尽快完成”(D)。
最后,她不但顺利完成了论文,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延伸出了完整的“提问式思维”。
总结一下,为我们带来启迪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提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在选择地图上的位置,充分发挥看到客观事实和转换问题的能力,保持学习者心态,遇事不急于回应,三思而后行。你对现状看得越清楚,考虑问题就越全面,也更容易实现目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极致践行、终身成长的学习者。
参考书目:《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美] 梅若李·亚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