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2018年生物技术公司IPO回顾——规模最大、泡沫最多

2018年的生物技术公司IPO可谓是史上最大规模。截至12月8日,共有71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募资总额高达83亿美元(不包括服务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IPO)。近日,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文对2018年的生物技术公司IPO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点评。

1

IPO融资规模再创纪录

近年来,资本的疯狂涌入刺激了生物技术领域的繁荣。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的数据,上一次生物技术领域IPO峰值出现在2014年,88家生物技术公司IPO总额高达63亿美元。而2018年,共有71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募资总额高达83亿美元,远超2014年。2018年生物技术IPO平均每笔募集资金超过1.16亿美元,而2014年均值为7300万美元,增加了4300万美元。

2018年生物技术公司IPO募资金额TOP10

注:产品研发阶段为截至IPO时状态

2018年通过IPO成功募资的生物技术公司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 临床前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扎堆

通过对2018年IPO上市的71家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分析后发现,资本更偏爱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2017年有5家临床前阶段的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了IPO,累计募资金额为1.21亿美元,而2018年增加为10家,募资金额合计接近13亿美元,是去年的10倍。

2018年临床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募资金额Top 3分别是基因治疗公司Solid Biosciences、,基因治疗初创公司Homology Medicine、红细胞疗法公司Rubius Therapeutics,其募资金额分别为1.44亿美元、1.66亿美元、2.77亿美元。此外,在整个募资金额排名中,Rubius公司排名第5,该公司预计将于2019年初提交其首个用于治疗遗传性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的IND申请。

2. Moderna创下生物技术公司IPO募资规模记录

Moderna可谓是2018年IPO中的老将,成立于2010年,比大多数IPO公司都要久。作为医疗行业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一,Moderna今年的表现着实让人意外,12月7日IPO中售出超过2620万股股票,共计募资约6亿美元,成就了生物技术行业史上最大的IPO融资案例,但是在IPO后一周内其股价下跌约18%。

Moderna致力于通过mRNA技术平台研发一类新型药物和疫苗,利用人体本身的细胞功能预防甚至治疗疾病。Moderna和包括Vertex 、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在内的很多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希望通过mRNA技术平台,为涵盖传染病、肿瘤免疫治疗、肿瘤个性化疫苗、心血管疾病和罕见遗传疾病等领域的21个候选药物赋能。

3. 生物技术公司IPO上市速度越来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中有20多家都是2014年之后成立的,成立时间不超过4年。这些公司从成立、获得融资再到上市的速度之快让人咂舌。这也表明,公众投资者对初创制药公司越来越熟悉。

但是,并非所有初创公司都是白手起家。其中一些初创公司拥有很多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这些初创公司要么是从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完全分离出来的,要么在创办时获得了一些授权引进品种(license in)或进行投资组合。例如,Allogene Therapeutics于2018年10月IPO募资3.73亿美元,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由辉瑞公司授权的17个CAR-T细胞产品。在IPO前6个月,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A轮融资3亿美元,创始人是前Kite制药公司的高管Arie Belldegrun和David Chang博士。在IPO前,辉瑞拥有Allogene四分之一的股份。

并非白手起家的另一家代表性公司是成立于2015年的Kiniksa Pharmaceuticals,这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又一位新贵,Kiniksa 在2018年5月的IPO中募资1.71亿美元。Kiniksa在此前通过风险投资已募资超过3.2亿美元,2015年成立后不久就从Biogen公司引进第一个药物,单克隆抗体KPL716(IL-31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处于临床Ⅰ期阶段。2017年,又从阿斯利康和再生元分别获得类风湿性关节药mavrilimumab、罕见病药物rilonacept(Arcalyst)的品种授权。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以引进授权新药(license in)作为核心战略的公司,在今年的IPO种平均募资1.67亿美元,而自主研发型初创公司平均募资1.28亿美元,可见投资者更青睐于引进授权新药的初创企业。

2

四大热门领域

纵观2018年的整个生物技术公司IPO盛况可以发现,mRNA疗法、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新生抗原癌症疫苗这4大热门领域备受资本的追捧。

分布于这几大领域的公司都榜上有名,如:

  • mRNA疗法:Moderna、Translate Bio

  • 细胞疗法:Rubius Therapeutics、Allogene Therapeutics、Autolus、Unum Therapeutics

  • 基因疗法:Orchard Therapeutics、Homology Medicines、LogicBio Therapeutics、Solid Biosciences、MeiraGTx Holdings;

  • 新生抗原癌症疫苗:Neon Therapeutics、Gritstone Oncology。

2018年IPO的疾病领域分布

另外,投资者在治疗领域的偏好相当明显——以肿瘤适应症为主。22家专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技术公司在2018年IPO期间共募资28亿美元。其中较为领先的非信达生物莫属,2018年10月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IPO中募资4.21亿美元。信达生物有7种正在开发的癌症适应症药物,还有分布在其他领域的一些候选药物,如自身免疫病和眼科疾病。

虽然资本对于肿瘤治疗领域更加偏爱,但是2018年IPO数额最高的疾病领域却是传染病。6家专注于传染病的公司在2018年上市,平均筹资1.47亿美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丙肝药物研发公司歌礼制药,该公司是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新规出台后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7月IPO中募资3.99亿美元。今年6月13日,歌礼自主研发的丙肝1类新药达诺瑞韦钠片(又称丹诺瑞韦钠片,商品名戈诺卫)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些资金为后期歌礼推广新药提供助力。瑞士公司Polyphor募资1.55亿美元用于开发和商业化其先导化合物,用于假单胞菌感染的III期抗生素murepavadin。

罕见病领域和肿瘤治疗领域基本持平。Orchard Therapeutics在罕见疾病公司中脱颖而出,于10月获得2亿美元IPO。

3

IPO上市后股价表现迥异

总体而言,在2018年进行IPO的生物技术公司中,绝大多数定价符合预期。只有6家公司超出了预测的IPO价格,8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定价低于预期范围。

包括Moderna以及2018年末首次亮相的Synthorx在内的几家公司出售股票高于预期。与Moderna同日上市的Synthorx,通过出售1190万股募资1.31亿美元,高于预期的910万股。该公司的癌症候选药物(由合成DNA碱基对产生的新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尚未进入临床。

但是IPO之后的股价表现就有点“一言难尽”了。截至11月30日,2018年IPO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股价高于其发行价,中位回报率为-8%,平均回报率为9%。这两个数字存在巨大差异,主要是因为以免疫调节抗体开发公司Allakos和肿瘤免疫疗法开发公司ARMO Biosciences为代表的部分生物技术公司IPO后表现异常出色,拉高了平均值。

2018年IPO生物技术公司股价涨幅TOP10

注:产品研发阶段为截至IPO时状态

Allakos自7月IPO以来,上涨了227%。Allakos的主要候选药物正处于中期临床试验,尚未公布数据,但该公司的市值自7月首次亮相以来稳步上升。投资者一开始就非常看好对Allakos,它是2018年IPO价格高于其预期范围的少数股票之一,在IPO中出售820万股,超过预期的600万股。

ARMO Biosciences自1月IPO以来,上涨了194%。ARMO Biosciences公司专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创新研发了具有专利的候选药物,用以激活免疫系统而根除肿瘤。目前,已拥有几种处于临床前开发的药物,比如抗 PD-1 检查点抑制剂(AM0001),抗 LAG-3 检查点抑制剂(AM0003),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15(IL-15,AM0015)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IL-12, AM0012)。其主推的药物 Pegilodecakin (AM0010),一种长效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IL-10),备受礼来(Eli Lilly)的青睐。ARMO Biosciences在上市后4个月,就被礼来以16亿美元高价收购。

当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生物技术牛市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临床试验的结果不理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风险,乃至国家政策风向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即便如此,2018年生物技术领域募集到的庞大资金足以支撑未来几年。

原文: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Boom: 2018's biotech IPOs

作者:Chris Morris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