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马蹄韵”简易法则

马蹄韵是对联句脚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是对联声律系统的组织基础。马蹄韵根据粘对规则,利用句脚之间的平仄呼应,把各个联句的声调线组织成为一个回环相扣、前呼后应、上呼下应的完整统一的韵律整体,其作用相当于诗歌中的韵式。因正格马蹄韵的平仄组合格式与马蹄前进的形式相类似,故被称之为“马蹄韵”,又名“马蹄格”。

  现将“马蹄韵”的基本规则简介于下。

  一、基本原则

  1、语义密切的两个句子,句脚之间平仄声调相互“呼应”,是马蹄韵能起“韵式”作用的基础,因此句脚“平仄相对”是马蹄韵的基本大法。

  2、韵式的韵脚相当于音乐调式的稳定音,诗歌如果不落在韵脚上就会觉得诗歌还没有写完,还要继续下去,直到篇末压上一个韵脚,才使人感到诗歌可以结束了。因此,联尾的平仄相对最为重要,不可违律。马蹄韵的韵律单位是“马蹄逗”〔见下〕,因此马蹄逗的逗尾也最重要,此处平仄必须相对。

  马蹄韵的具体平仄法度即由此而派生。

  二、马蹄韵的两个组成部分

  马蹄韵的平仄组合关系包括两个部分:

  1、上下片之间句脚的平仄对立关系,我们称之为“平仄互对”。

  2、多句联里,同片联句内部句脚的平仄对立关系,我们称之为“平仄自对”。

  大凡提到“平仄互对”,就是指上下片的平仄组合关系;提到“平仄自对”,就是指第同片内部的平仄组合。 

  马蹄韵的“自对”仅指句脚的平仄自对,为了区分于对偶句的自对,我们把前者称之为“脚对仗”。 

  三、上下片平仄互对的基本法度

  1、上下片相对应的句脚必须平仄相反。

  2、上联联尾必须仄收,下联联尾必须平收。

  3、平仄相对重联尾,轻联首,因此多句联联尾平仄不能失对。若因形式与内容不能两全的时候,前面的句脚可以失对,但失对者不宜太多,以免对马蹄韵的组合功能损害过大。  

  四、同片平仄自对的基本法度

  我们把马蹄韵的基本韵律单元称之为“马蹄逗”。“四字逗”〔此处的“字”是指句脚上的音节〕是完整的马蹄逗,由四个句脚组成;两字逗、三字逗是残缺的四字逗,一字逗是长联中的辅助马蹄逗。因此,一字逗、两字逗、三字逗和四字逗是马蹄韵的基本韵律单元。

  四字逗由两个两字步组成,可称之为马步,四字逗的两个马步分别称之为前马步和后马步。

  四句联以下的短联,每种短联本身就是一个一个马蹄逗;多句联是由四种基本马蹄逗拼合而成。因此、只要掌握了基本单元的平仄关系,无论是长联还是短联,其平仄法则就相当简单了。

  〔一〕马蹄逗的分割标准

  马蹄逗必须以句子意义的亲疏作为分割边界的依据。

  1、多句联基本上是由复句组成的,四句以下的复句,每个复句就是一逗;五句以上复句必须分为两逗甚至三逗,仍然根据语义的亲疏分逗,其中自对式的对偶句的边界,是分割马蹄逗的重要参照物。

  2、一字逗只能处于联首,且邻逗必须是四字逗,邻逗若是两字逗或三字逗,就必须合并为三字逗或四字逗。两个相邻的两字逗必须合并为四字逗。原因是“一二逗”的平仄法度与“三字逗”的法度完全相同,余可类推。长联之中若出现单句,或出现两个相邻的两句式的复句,就按照前面的规定处理。

  〔二〕四字逗的正格

  四字逗的正格只有两种句式,平脚的“平仄仄平”和仄脚的“仄平平仄”。

  四字逗的正格是根据粘对规则组合而成。“对”是指马步内部平仄相反;“粘”是指两个马步连接处平仄相同〔相粘〕。如图所示:

   ┌━┑      ┌━┑   〔相粘〕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     └┘└┘  〔自对〕

  〔二〕四字逗的变格

   马蹄韵重联尾不重联首,重逗尾不重逗首,因此四字逗的后马步平仄必须平仄相对,前马步平仄可对可不对。根据粘对规则可以有三种变格:

  变格1,前马步失对不失粘:平平/平仄;仄仄/仄平。此即朱氏法则的格式。

  变格2,前马步失粘不失对:平仄/平仄;仄平/仄平。此即李氏法则的格式。 

  变格3,前马步失对又失粘: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三〕残缺马蹄逗

  1、两字逗是四字逗缺前马步的残缺马蹄逗,因此只有正格“平仄”和“仄平”,没有变格。

  2、三字逗是四字逗缺第一个句脚的残缺马蹄逗。去掉第一个字以后,正格是“平平仄”和“仄仄平”,变格是“仄平仄”和“平仄平”。

  符合上述规定的马蹄逗就是合律的马蹄逗,简称“律逗”,违背者为“拗逗”。二者很好区分:律逗的逗尾平仄相反,拗逗的逗尾平仄相同。

  换言之,逗尾是否平仄相对是律逗和拗逗的分水岭。相对即为律逗,失对即为拗逗。若不考虑正变之分,律逗的前马步是平仄不拘的。

  四句以下的对联,本身就是一个马蹄逗,因此短联的平仄法度就是基本马蹄逗的法则。五句以上的长联,是基本马蹄逗的拼合。

  下面重点介绍五句以上长联的平仄法度。

  〔四〕长联的平仄法度

  长联是四种马蹄逗的拼合形式。只有如下几条规则:

  1、联尾必须是律逗,前面的马蹄逗律拗不拘,当然,拗逗越少越好。

  2、马蹄逗有平脚马蹄逗与仄脚马蹄逗之分,同片之内,以平脚和仄脚混用为宜,以加强脚对仗基础上平仄格局的变化美。此外,尽量多用正格为佳。本条仅仅是技巧上提倡,不是定则。

  根据上面三条规则,就可以根据联意,用接龙的方式把四种基本马蹄逗拼合成任何长度的长联来。

  〔五〕对联马蹄韵的正格联和变格联  

  长联是基本马蹄逗拼合而成,而每一种长度的对联里的逗式结构,至少有三种逗式结构〔五句联、六句联和八句联〕,或是更多〔如七句联、九句联之类〕。这将导致一个现象:每一种长联里,相同的平仄组合关系,落实到具体作品里,马蹄逗的律拗分布必定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 唯有基本马蹄逗内部才有律拗之分和正格变格之别,不存在脱离马蹄逗的律联和拗联以及正格联和变格联。同一平仄格式,必须处于具体作品之中,根据语义亲疏分割出基本马蹄逗之后,才有长联的律拗之别。

  我们把逗式结构的具体作品中,全部律逗为正格律逗的长联,称之为正格律联;例如:

  陈琴甫《挽宋教仁联》〔正格律联〕

  岳渎秀灵之气,钟自桃源,/是一个大英雄,扩罗兰胸襟,展松阴志略,/廿馀载经营惨淡,肇此共和,方期会赴燕京,永为神州巩铁壁;

  文明酝酿之休,蔚成国器,/本三湘奇男子,作中山继起,化精卫前身,/予学童景仰仪型,心乎崇拜,讵料耗传沪上,忍教血泪泣铜人。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正格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杂有变格律逗的长联,即为变格律联。例如:

  程镇瀛《挽张之洞》〔变格律联〕:

  平生所志,是移山愚公、填海精卫,/至今日鞠躬尽瘁,夙愿未酬;/魂魄果有灵,对此兆姓黄种、万里神州,应多余恨;

  人间何世,看龙蛇起陆、燕雀嬉堂,/更那堪大厦将倾,梁木遽坏;/天心如可转,当与八百孤寒、三千桃李,共济时艰。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变格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变格

  杂有拗逗者为准律联。后面黄人的《挽所欢联》就是准律联。

  余可类推。

 〔六〕举例说明

  试以一副最长的长联《挽所欢联》〔黄人〕的上联为例说明上述法则:

  鸳鸯待阙廿三年,绝艳眷惊才,/问眼底乌衣马粪,龌龊儿郎,谁堪檠架/?奈氤氲使者处,未注定正式姻缘/。雾鬓风鬟,乍谢牧羊憔悴;绣襦甲帐,又临跨虎危疑/。明月易奔,小星难赋,十斛珠聚作六州铁,谁实为之/?例诸钟建负我,宁畏鸩鸟微言/?网取西施赠人,原出鸱夷左计,矫情成薄幸/。猛回首前尘,半霎绿叶绯桃,钿盟都误,更累卿赍志而终/。豪如牡丹王,烈如芙蓉神,痴如茶花女,/欲界魔宫,种种悲凉历史,印遍脑筋,怎一个愁字了得;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

  分析:第一个复句有五个句子,必须分成两逗,有三种分逗的可能,一是“二三逗”,二是“一四逗”,三是“三二逗”。联中的对偶句排除了“三二逗”的可能;后三句有个“问”字领起后面三个句子,所以应当分割为“二三逗”为宜。依次下去是六个四句以下的复句,每一个复句为一逗。只有最后的复句有六个分句,有两种分法,一是“四三逗”,一是“三四逗”;中间“欲界魔宫”一语与后面关系更紧密,因此我把它们分为“三四逗”,当然,如果有人认为前面四句关系更密切,视为“四三逗也无妨,不会影响总体的格局。由此可见,在复句的基础上,结合对偶句的边界,长联的分逗并不困难的。分逗不困难,马蹄逗拼合法就更简单了。

  从马蹄逗律拗和逗脚的平仄关系看,此联十个马蹄逗,仅有联首一个两字逗和句中一个三字逗是拗逗,其余七个都是律逗,占有绝对优势,律式风格是主流。从逗脚的平仄来看,依次是“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也富于变化,因此是一首风格优美的马蹄韵长联。

  如此长的马蹄韵长律联都容易写,其他的长联岂不是易于反掌吗?

本文所归纳的马蹄韵法则主要是上仄下平的体裁,据沂蒙山人的研究,明代常有上平下仄的作品 ,还猜测了上仄下平占有主流的原因,并主张两种体式都值得推荐。不管怎样,从原理上看,本文的基本法度同样适用于上平下仄的变体。这与近体诗平仄法度同样也适用于仄韵近体诗,道理是一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