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前,“寒瓜”未必是西瓜
对于西瓜,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种出西域,故名。”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西瓜原产于非洲南部和中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西瓜可能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一带。
在文献中,“西瓜”一词,始于五代。当时的同州邰阳县令胡峤记载,他在上京地区(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吃到了契丹攻打回鹘后引种的西瓜,“大如中国冬瓜”,“味甘”。1995年夏,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中,确实发现了西瓜的形象。
关于西瓜的南移,业界較为认同的观点是,这得益于宋金和议。史书记载,出使金国的洪皓“予携以归”,将西瓜引种到南方。湖北恩施一块摩崖石刻显示,当地在1190年左右已开始种植西瓜。尽管此时距洪皓从金国引进西瓜已有差不多半个世纪,但至少说明,南宋时,西瓜种植在南方已十分普遍。
那么,唐代及以前,诸多文献中的“瓜”是不是西瓜呢?有学者指出,从考证结果来看,南宋以前,文献中提到的作为水果食用的瓜,大都是指甜瓜。以东汉刘桢的《瓜赋》为例,其中写到“厥初作苦,终然允甜”,意即瓜没成熟时发苦,这显然不是西瓜的特征。
另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南朝陶弘景说的“寒瓜”就是西瓜。不过,据学者考证,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能证明南宋以前的“寒瓜”就是西瓜。此前也有报道显示,我国考古工作者分别在浙江、广西等地发掘出了西瓜籽。不过,有农业专家撰文指出,“不是西瓜籽,而是粉皮冬瓜籽”。该文还指出:“到目前为止,五代以前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未发现有关西瓜的确凿遗存。我国西瓜的栽培历史仍以维持原来的从国外引种的结论为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