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写的一则新市古镇故事:新市狐仙(上)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清朝人写下一则新市古镇故事:

新市狐仙  (上)

原稿:(清)清凉道人  译文:张明儿

大约公元1741年左右,(乾隆六年至七年),新市有一位姓江的读书人,名叫“楼斋”,人称“楼斋先生”。他有一个儿子,叫南宫。楼斋先生家境富裕,难于计量它的财富。整个宅院里面造了十多间楼房,前后隔了一个很大的庭园。他的家人不多,所以前楼住人,后楼是用来储藏家杂用物的。

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楼斋先生听见后屋有声音发出,以为是老鼠在作祟,也就不作理会。第二天深夜,刚开始听见后屋里有人说话,还有问答之声,然后又听见很多人的对语喧闹声便警觉起来。

于是他半夜起身,往后屋处走去看看。刚上后屋的台阶时,楼斋先生听见屋内有人在说话:“我们暂时住的房子主人来了。”接着屋子中间的门开了,一位年纪大的人走出来了。楼斋先生看那老人长得一头白发,却红光满面,衣着打扮非常庄重有礼,老人来迎接楼斋先生进屋。楼斋先生平时胆子比较大,知道眼前的那位老人必定是鬼,但楼斋先生对此并不感到害怕。

楼斋先生随老人进了屋,发现屋内原来储放的茶几、桌子旧物一应俱全。现在摆放起来,整个屋子打理得光亮亮的。楼斋先生仔细看了,茶几上放了一些古玩,墙壁上张挂着名人字画,整个内屋都用一种十分豪华的光明纸糊了起来。有花纹图案的毛毯铺在地上,所有的座椅和躺椅都铺上了古朴锦绸做的褥布。彩色灯上都挂着很美的丝索,灯光亮堂。而几只大书架上堆满了书籍。

楼斋先生在一只椅子上坐了下来,接着,那老人就自己介绍起来了:“我姓钟,叫紫霞,是陕西华阴人。这次带着家眷亲人计划到各地名胜之地旅游。昨天,我们从苏州虎丘那边过来,下一步准备到杭州灵隐和天竺,以及天台山、雁荡山等风景地去旅游,但妻子突然生病死去,丧痛不已。所以就借了您的宅居暂时停留一下行李,稍事安顿休息几天,再赶路,我在这里打扰您了,具体住宿费用会给您的,请放心。不过,这事最好不要外传,我希望不要让外人知道。”老人说话很诚恳和儒雅,表情也十分和蔼可亲。

楼斋先生点头示意,叙了片刻,就告辞走出屋来,回到自己的房间穿戴好衣帽,重新又去了后屋。只看见一位小仆人端茶过来,而楼上的说话声音很细杂,好像有十多个人。那老人对楼斋先生一边作揖,一边说:“麻烦你自己辛苦过来了,按理是先要征求你的意见才是,我自己性情比较懒散,不能及时到你家里拜谒,这事还得让你包涵啊!”楼斋先生连连说不必不必,觉得这老人也是礼仪之士,暗添了敬重之心。自从这次以后,空闲的时候,楼斋先生就去后屋与老人喝茶小叙,有时一待就是整整一天。

老人喜欢与人聊天,满腹诗书学问,对于古代经书非常有研究,说起来滔滔不绝。每次说到南宋、元朝及明朝的事情,细节之处就像自己亲眼看见一样的真实,说到北宋以前的事,相对比较笼统,描述大概。老人把自己人生经历过的名胜风景,全部说给楼斋先生听,津津有味,娓娓道来。但楼斋先生发现,老人就是闭口不谈自己一生中遇到的好事与凶祸的事,尽管几次问到这方面的事,老人也不回答,只是淡淡地说:“一个人顺从好的事物就会遇到好运,顺从恶的事物就会遇到凶险,道理本身就是这样简单,也不需要自己猜测的。”

老人一手好字好画,他特意送给楼斋先生自己亲手题画的折扇,这把折扇的一面,是临摹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一段文字,另一面,是仿襄阳泼墨山水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书画合璧,精美无比。楼斋先生拿到这把折扇,视为希世珍宝,特意收藏起来。

某一天,老人安排了好酒邀请楼斋先生吃饭,非常豪爽,两人饮酒酣畅。这一天,楼斋先生因为喝得偏多,心里有点害怕起来。老人对楼斋先生安慰说:“别在意,尽情喝吧,我与你关系密切,可以不拘礼俗,高兴时就多喝一些,高兴就好,你千万不要客套,不要像一般酒宴上的往来应酬啊。”

那个时候正好是初夏时分,家中庭园里花开得非常绚烂,楼斋先生的女儿叫颖姑,年龄也仅九岁,一个人在庭园里拿了小篮在摘花。她突然看见一位女人正站在对面房子屋檐下的栏干旁,头上裹着一条漂亮的黑头巾,穿着紫素色的衣服,头发盘了起来,边上有一丫环伺候,真是一派富贵气。

那女人远远看见颖姑,喊话过来:“我家和你们是邻居,是不是可以到我家来坐坐啊?”小小颖姑怕陌生,当然不愿意,而那位女人走过来拉着颖姑的手,亲切地带着她走。颖姑心里感觉这位女人也挺温和亲切,就随她一起走了,他们去庭园和那楼的上面玩了很长一会,才依依不舍,拿着小篮子,送颖姑出门回到家里去。

颖姑回到家里,她妈妈坐在椅子上听着女儿把今天发生的事慢慢地说了一遍:“当时,我随那女人去后屋时,楼下坐着一位老人在看书,还对我笑了笑,他还叫得出我的名字:‘是颖姑啊,你过来就上楼坐坐吧’。当时,那女人带了我上楼。一上楼,就见楼上的装饰非常华丽,原来楼上、楼下屋子都这么豪华啊。那些仆人、丫环也都十多岁,大家都叫那位漂亮女人为‘夫人’。楼房东面,就是这位夫人的睡房。

我看见一位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小女孩,女孩的绕脚居然像手指般细小。夫人对我说:‘这是我女儿,比你小一岁,你就是她姐啊。’靠近屋子西面,有一人坐着看书,年龄似与南宫哥差不多,差不多20岁左右。夫人对我说:‘这是我儿子,你可以称其为大哥呢。’过一会,后房里走出一位女人,夫人对我说:‘你可以叫她为嫂子吧’。他们给我吃了点心,在我的篮子里放了一些礼物,就让丫环们带着我送到庭园前面,对我说:‘你要回去吃饭了,哪天有空,再过来一起聊天吧。”

颖姑妈看看这只篮子,不是藤也不是竹子做的,却编织得非常精致。掀开篮子上的遮巾,里面放着只有宫廷里才会有的苹果四只,来自于北方甘肃、蒙古一带非常名贵的紫色葡萄几百颗,新鲜得就像刚摘下来的一样。颖姑妈有点惊呆:“这个时节、这个地方,哪来这么珍稀的水果?”母女俩对此都露出惊奇的目光。自此以后,楼斋先生得到时鲜水果,总会让自己的女儿颖姑拿一些送给那位夫人,夫人也会以奇花异卉来送给他们作为送礼回报。

有一天,女儿颖姑到后屋钟家那里去,当时女孩出门是必须把自己的脚缠好的,保持传说中古代传统的“绕小脚”。因为绕脚会引起血脉不畅,有痛感,所以,颖姑走路的时候只能很慢地走。一路从前屋走到后屋,正好被站在后屋门口的夫人看到了,她笑着对颖姑说:“以后,我来帮你绕脚,一是不会有痛,二是能让脚小得更快。”,此后,颖姑每天让夫人帮助来绕脚,果然效果非凡,与以前相比更是大有改变,经过一个月之后,颖姑的双脚也变得非常细小漂亮,与夫人女儿姣美纤弱的脚,非常接近了。

颖姑妈妈觉得非常好奇,私下偷偷地把颖姑裹着的脚布打开来看看,发现里面的粉并不是传统用的明矾,而是白糖,颖姑妈这才明白其中的奥秘。颖姑说,夫人为她绕脚时,一边绕,一边还匀呵着气。呵气吹在脚上,温热像水蒸一样,感觉脚骨开始柔软起来,所以绕上去的布很舒服,没有疼痛感,这样绕脚的效果,自然让脚形变得很快。

那位称“嫂子”的妇人也常给颖姑教些针线女红的活儿,教得有条有理。端午那天,嫂子还做了“艾草虎”挂饰,上面挂下来的缨络则是用彩色的丝线做成的,非常漂亮。还有那只专门盛放雄黄,用于驱邪辟病的“雄黄袋”,也做得非常少见的精美。这些精巧的手工艺绣织之物送给颖姑,让颖姑爱不释手,非常喜欢。

(待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聊斋故事:儿子考中进士,两父子娶狐仙做妻子,狐仙的手段太厉害

    狐仙虽然是异类,比有的人还要善良,实在令人感动 01 封凡是太原的世家子弟,十五岁就进入书馆读书.和书馆相隔有一个巷子,对面就是刘太史的宅院. 早上起来,封凡前往书馆,看见一个女子站在门口,那个女子端 ...

  • 狐仙与傻姑

    雍正年间,一老书生娶17岁女子,婚后不久妻子被毒蛇咬死.多年后,一少女上门欲以身相许报恩,老书生拒绝.少女帮他找回一傻女,说是他前世媳妇.少女用特殊方法治好傻女,事后留下一只死狐狸. 这书生名叫陈风, ...

  • 古代志怪故事:江朴斋

    最近我在网上找到了一本书,叫<听雨轩笔记>,是影印本,作者徐承烈(1730-1803).里面的故事本就不多,又有几个和<右台仙馆笔记>里的重复,作者俞樾(1821--1907) ...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之四 ——白先生(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之四 --白先生(上) 过去山东有民俗,打架去"三不管",所谓"三不管"就是各种没人管,官家民间都不管.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就到" ...

  • 一员官

    山东济南副知府吴先生,为官刚正不阿.此时,官场有陋习,凡是有官员贪污公款,上面官员就会庇护他.反而将贪污而形成的亏空,分摊给其他下属官员,一同偿还,没人敢反对. 上级官员王先生来让吴先生拿钱出来,一同 ...

  • 清朝人写的一则新市古镇故事:新市狐仙(下)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清朝人写下一则新市古镇故事: 新市狐仙  (下) 原稿:(清)清凉道人  译文:张明儿 前接<新市狐仙(上)> 有一天,住后屋 ...

  • 看看清朝人写的欧楷吧,这样的硬实力,连田...

    田英章在当代用毛笔写字的一些人眼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被有些人誉为了"当代书圣",认为他的书法已经超越了欧阳询. 产生这种神奇观点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对于真正的书法审美并不了解,认为 ...

  • 张三丰为一位清朝人写了12首诗:他在清朝还活着?

    张三丰生于宋,道成于元,兴于明. 修道前,张三丰是元朝的秀才,做过县令,爱写诗.他曾为一个叫梦九的人写了12首诗,其中一首是为梦九的儿子写的,名为<听梦九子思敏读书>-- 最宜听是读书声, ...

  • 这几笔会计分录,很多人写错!老会计不说,新会计就不懂!

    作者:gaga   会计小师妹原创首发 有人说,会计每天接触最多的是:钱,可小会不这么认为!从小会的工作经历来看,咱会计人每天接触最多的明明是:报销单!!! 拿到原始单据后,会计就要开始疯狂地编写会计 ...

  • 新市古镇“清明香市”由来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清明香市"由来 作者:张明儿 眼下的农节刚过"春分",转眼进入农历二月廿日前后,便到了新 ...

  • 这首清朝人写的诗,唐朝诗人绝对写不出,但你一眼就会爱上

    诗歌经过唐朝一代人满腔热情的付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历朝历代虽有一些天才式的人物,偶尔也能达到唐诗的高度,但很难从整体上相抗衡.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19世纪上半页,清朝开始出现严重的危机, ...

  • 新市古镇并不新,而是入选世遗预备名单的千年江南古韵水乡

    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市东部,德清.桐乡.余杭.湖州市区四地交界处,京杭大运河畔,始建于公元308年. <古镇的早晨最恬静>,使用iPhone X拍摄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市新市古镇 新 ...

  • 清朝人眼中的薛宝钗其五:插足色诱、主动上贴、毫无廉耻

    红楼梦里最具有迷惑性的人物,当属薛宝钗.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薛宝钗,会发现大量"大家闺秀""举止娴雅""品格端方"这些词汇. 然而事实却是,她 ...

  • 浙江新市古镇行

    曾经看过一次别人拍的新市的照片,觉得新市古镇安静又悠闲.于是自己也携友一行,去了才知道,原来看到的照片是大清早拍摄的,而我们是中午到的,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了. 新市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破旧,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