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名方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最早记载于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厉气,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犹在气分, 甘露消毒丹治之。《续名医类案·疫:“甘露消毒丹方: 飞滑石十五两,淡黄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仁四两,薄菏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本方现代临床应用较广,可治疗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等各科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肠伤寒、急性菌痢、尿路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及流行性腮腺炎、咽喉炎、外感咳嗽等疾病,突出表现为湿热困阻中焦、热毒壅滞上焦之证。临证用方若兼有表邪、出现微恶寒者可加柴胡、苏叶芳化宣透、解表化湿;恶寒明显、头身重痛较甚者加防风、羌活、苍术祛风散寒除湿;见口中黏腻、舌苔白厚腻加入苍术、茯苓、佩兰等芳香行气化湿之品;腹部胀满可加入木香、大腹皮、厚朴行气利湿;若热郁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热结、腑气不通时可合小柴胡汤、升降散加减治疗。[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急症、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李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结合其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的功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内伤杂证及外感热病,均收到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2]

医案1:胸痹

朱某,女,53 岁。2008年12月15日首诊。患者诉头晕,心慌,腿酸,面潮红,纳可。舌偏红,苔腻。脉沉濡滑略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测血压140/90mmHg。查心电图提示:T波广泛低平,V3、V4、V5导联T波倒置。证属湿热蕴阻。法宜清热利湿,方宗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茵陈18g,白蔻7g,藿香12g,川木通7g,连翘15g,栀子10g,僵蚕15g,蜈蚣10条,桑叶10g,菊花8g,黄连10g。水煎服,6剂。

2008年12月22日二诊:患者头晕,心慌,腿酸等症状减轻,面仍热,舌可苔白,脉沉滑而涩。辨证属痰瘀互阻。处方:瓜蒌18g,半夏12g,薤白12g,枳实9g,川朴9g,桂枝10g,桃红各12g,赤芍12g,川芎8g,丹参18g,蜈蚣10条,僵蚕12g。10剂,日3服。

2009年1月5日三诊:患者已停西药,诉面红则心中不适,四肢无力,脉沉滑涩无力,复查心电图提示大致正常,血压120/80mmHg。上方加茯苓15g,生晒参12g,改枳实6g,川朴6g,10剂,日3服。

2009年1月12日四诊:患者无其它不适,血压120/90mmHg,舌可,苔中白,脉沉滑无力。改健脾化痰益气,拟方:陈皮9g,茯苓15g,白术10g,半夏10g,党参12g,炙草7g,炙芪12g,10剂调养。

医案2:持续发热

程某,男,54岁。1985年8月1日初诊。2个月来,持续发热,体温在37.8-39.4℃之间,恶风多汗,头晕胸闷,心悸气短,肢体振颤,右足肿,便溏。脉沉滑濡数,舌暗红,苔白糙。证属湿热蕴阻,法宜清化湿热,方宗甘露消毒丹主之。拟方:茵陈18g,白蔻7g,藿香12g,佩兰12g,滑石15g,川木通7g,石菖蒲9g,黄芩10g,连翘12g,浙贝母12g,防风7g,僵蚕12g,黄连7g,海风藤18g。

1995年8月15日二诊:上方加减,共服14剂,热退,胸闷减,肢颤除,足尚肿,微汗出恶风,头欠爽。证属湿浊未尽,营卫未调。方宗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2g。7剂,水煎服,病已。

医案3:臌胀

刘某,男,67岁,鞋厂退休工人。1977年2月18日初诊。患肝硬化腹水,肝昏迷前期,经某空军医院住院治疗数月,无效回家。嗜睡朦胧,呕吐不食,发热38℃左右,身目皆黄,口中秽臭,腹水中等。脉濡数,苔黄厚腻,证属湿热蕴阻,蒙蔽心窍。治以清热化浊,方用甘露消毒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拟方:菌陈18g,白蔻仁6g,藿香12g,黄芩9g,滑石12g,通草6g,石菖蒲8g,连翘12g,川厚朴9g,牛黄9g,茯苓12g,泽泻12g,猪苓12g。经上方治疗3周,黄退呕止,腹水渐消,精神如平昔,可外出晒太阳。后予健脾化湿利尿善其后。

医案4:咳嗽

张某,女,57岁。2002年8月11日初诊。咳嗽胸闷,咯痰不爽,头昏心慌,恶心口苦,脘痞纳呆。脉沉滑濡数,寸脉偏旺。舌红,苔黄腻。证属湿热蕴阻,法宜清化湿热、宣畅肺气。方宗甘露消毒丹。拟方:茵陈18g,滑石15g,白蔻7g,藿香12g,黄芩10g,川木通7g,石菖蒲9g,连翘12g,杏仁10g,浙贝母10g,射干9g,冬瓜仁15g,陈皮10g,半夏10g,炙杷叶10g。上方加减,共服12剂,咳止,胸脘痞满除,脉滑濡,舌苔退。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上四个案例分别为不同的疾病,皆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取效。依据中医辨证论治观点,其病机皆属湿热,异病同治耳。

案1舌苔腻,脉濡滑略数,当属湿热蕴阻;湿热上蒸则面红、头晕;湿热扰心则心慌;湿热交争,气机不畅,痹阻经络则肢酸;故治以甘露消毒丹清利湿热,诸症减轻。

案2因湿热氤氲,故发热久羁不解。头晕、胸闷、气短等,皆湿热所作。肢体振颤,乃风动之象,皆因筋脉动惕所致。痉乃筋之病,振颤亦为筋之病。筋主柔,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今湿热蕴阻,气机不畅,筋失气血之温煦濡养,致绌急动惕而身震。湿热去,则风自息。多汗者,非表虚不固,乃因湿热阻遏,营卫不能正常敷布,致腠理不固而汗出。这种汗出,仍着重在化湿,湿去汗自止。

案3:此案虽已属肝昏迷前期,然依其脉濡数,苔黄腻,遂诊为湿热蕴阻。湿热蕴蒸而身目黄,湿阻三焦而肿,湿热蒙蔽清窍而昏朦,胃为湿热壅塞而上逆,致呕吐不食,口中臭秽,予清化湿热,竞得缓解。

案4:湿热蕴阻弥漫三焦,肺失宣降而咳痰、胸闷;胃失和降而脘痞,恶心不欲食。以其脉濡滑数且苔黄腻, 辨证并不难。方取甘露消毒加减。以本方“清热于湿中,渗湿于热下,俾湿化热清,气机畅利,则诸症自除”。

版权声明:[1]王健.甘露消毒丹立方本旨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4):438-439.[2]吕淑静,王四平,吴中秋.李士懋教授应用甘露消毒丹经验[J].四川中医,2010,28(8):5-6.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电话:010-58562900

公众号

ezhensuo

e诊所是

(0)

相关推荐

  • 「原创」湿热型发热诸症,甘露消毒丹好使

    初识甘露消毒丹,是从尹周安老师讲方剂学的课堂上,"能以'毒'来冠以方名者,其数量不多,诸如人参败毒散.清瘟败毒饮.普济消毒饮等,因此,该方当能解毒""该方是治疗湿温病的主 ...

  • 张凡甘露消毒汤治疗手足口病医案

    张凡甘露消毒汤 [组成]藿香.豆蔻.茵陈.黄芩.连翘.射干.薄荷.滑石.石菖蒲.甘草等. [用法]每剂药水煎约150ml,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手足口病属湿热夹毒证.症见:低至中度发热:手足疱疹, ...

  • 甘露消毒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用途

    编辑:天鱼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8-05 16:31:10 养生之家导读: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甘露消毒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 ...

  • 绵阳名医马文红:甘露消毒丹广用治疗儿科疾病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甘露消毒丹广用治疗儿科疾病 叶天士云:"吾吴湿气害人最广".以吴地雨量多,空气潮湿故也.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雨量多.日照少.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故临 ...

  • 五更泻.脓疱疮.产后失眠.持续性高热 .甘露消毒丹..教学医案

    甘露消毒丹      *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茵陈十一两(330g) 藿香四两(120g) 连翘四两(120g) 石菖蒲六两(180g) 白蔻仁四两(120g) 薄荷四两( ...

  • 害人不浅的“截断疗法”!

    昨日我们聊了姜春华老截断疗法,在当年就有"商榷"姜老的.向柏森前辈写的那篇基本算为代表.姜老还是不服气,有写一篇,理论越辩越明,姜老确实有些武断.这里就不说了. 时至今日姜老影响下 ...

  • 甘露消毒丹漫谈

    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 (一) 彭某,女,11岁.2011年7月15日初诊. 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左侧腮腺区肿痛,就诊于他院,诊断为"腮腺炎",给予静滴抗生素及对症治 ...

  • 甘露消毒丹的方源、方义及临床应用

    图1[1] 甘露消毒丹(一名普济消毒丹)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制,但叶氏著作中未予收载,致使此方最早见于何书,迄今说法不一,或谓引自<温病条辨>,或谓录于<温热经纬>.但据查证 ...

  • 温病名方——甘露消毒丹(附医案)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最早记载于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厉气,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 ...

  • 第四章 温毒类温病名方

    [药物组成]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上药为末,汤调, ...

  • 温病名方银翘散详解 – 经方派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连翘9g,银花9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芥穗5g,淡豆豉5g,牛蒡子9g. [主治病证]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 ...

  • 温病名方银翘散如何治感冒?

    原创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今天 健 康 养 生 银翘散和感冒 咦!银翘散和银翘解毒片名字好像啊,它俩有啥关系呢?其实啊,银翘解毒片就是中医经典方剂银翘散去掉芦根后制成的中成药,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它 ...

  • 温病名方:升降散

    ​升降散为温病名方,见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 ...

  • 【温病名方三甲复脉汤:养心复脉“止心痛”】

    [方名与出处]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六钱)18g,麦冬不去心(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 ...

  • 养心复脉“止心痛”的温病名方三甲复脉汤

    [方名与出处]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六钱)18g,麦冬不去心(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 ...

  • 中医温病学派常用抗癌名方:升降散 | 周志远

    升降散是中医温病学派的一张经典名方,本方出自<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药组成,原书谓:"温病亦杂气中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 ...

  • ​温病治咳名方——桑菊饮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类似桂枝汤于伤寒论. 银翘散与桑菊饮并为辛凉剂,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因此,二者常常并论.也是风温初起,卫分证的代表方.二方均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