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语 ‖ 拖条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哟

☀ 让你更懂巫山!

一个人的才能智慧是有限的。所以遇到紧迫事、重要事、棘手事,很多人会采取一个办法,就是请旁人、高人出主意,想点子。这在巫山叫“找人拖条儿”。

“我们孙娃子,初中一毕业就非要去广东打工,去了两年,钱没挣到,倒把烟、酒、赌、打游戏样样学会了,现在才十七八岁还玩了个女朋友。”年逾花甲的毛哥对从小一起长大、出过不少远门的石祥哥说,“我们想到,恁下去不得了,就把他喊回来,要他走正道。可他回来啥事不做,还头头是道地说:‘吃烟、喝酒、打牌、玩游戏、耍女朋友你们样样要我戒了,想要把我逼疯?总得准许我搞一样噻!’想请哥子帮忙拖个条儿,究竟啷个办好啊!”

石祥哥两指捻着胡须,稍事思忖,说:“给他讲好,准许他一样后,其余的必须戒掉。照我看,你孙娃儿也不算太小了,男大当婚,早晚要说媳妇子的,只要好好做正事,女朋友还是许他谈吧……”

“拖条儿”也有说“出条儿”“想单儿”的。拖条儿的人无论地位高下,知识渊博贫乏,也无论是为大事小事,他出的主意都应有“知识产权”,何以为凭?白纸黑字的文本——一纸字条儿,一张纸单儿。而众所周知,现实中多数的出主意想办法不过是心想口授而已,并无文本。明知无条不需条,却仍要说请“拖条”“出条”“想单”,如此表达显示了请者的诚意及对被请者的信任,尊重。被请者拿出的不在文书,而是智慧,此时无“条”胜有“条”。

“拖”字,一个重要义项是“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早年人们写什么,正是拉着蘸了墨汁的毛笔在纸上移动。君不闻,“巫秘书两个晚上就拖出了两万五千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之类话吗?其实他并非是用毛笔在纸上拖,是酷似弹钢琴的电脑打字呢。现在,除了电脑打字,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写,也都继承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毛笔文化”,沿用了“拖”字。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经常在广播里、大人口中和报纸杂志上听到看到的一句话,并从中感染了不少的坚定和自豪。却因种种原因,至今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拖了个条儿”:一国两制。这实在是一个好主意!两个人抬一件东西,怎么也抬不起来,二者都往扁担中间走一点,便容易多了。尽管这个办法至今还没能用在台湾问题上,但用这个“条儿”我们已经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料想,台湾的“解放”也只是时间问题。

战国时期,齐国君臣间常以赛马赌输赢为乐。大将田忌因自己的马总不及齐王的马,经常赛输,闷闷不乐。一次,有个人全程目睹了田忌与齐王三场赛马,注意到田忌每个等级的马只不过比齐王的稍逊一筹。便给田忌“拖条儿”:您先以三等马与齐王的一等马比赛,这必然大输;但接下来,以您一等马对齐王二等马、二等马对三等马,则可保胜利。田忌按这人的话去做,果然赢了齐王。这事儿足见这个“拖条儿”人的非凡智谋,自此这人名声大噪,全国上下无不对他刮目相看。他就是孙膑。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北魏、西蜀、东吴各国,都有为国家大事、江山社稷“拖条儿”出谋者。蜀国最能为主上“拖条儿”的,当属诸葛亮吧,他知地知天,知己知人,神机妙算。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东吴子敬讨荆州中了诸葛亮之谋后,周瑜想到孙权有一位国色天香、能文能武的妹妹,遂“拖条儿”设美人计——招赘刘备为婿,欲赚刘备换取荆州。却被诸葛亮一眼识破,诸葛亮“拖条儿”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还“卖关子”把对付敌方的三个妙计暂时保密,写在纸条上放于锦囊里,前往东吴的刘备及随从人员据事态发展相机拆阅,巧妙对付了敌人。

你可能要说,孙膑、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千载难逢啊,是的,但找三个臭皮匠不很难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遇事不慌,就算遇到再紧要的事,也不要太过急于决断,也应镇定自若告诫自己——“容我三思”,并多多征求和听取别人的看法。听人劝,得一半。

亲兄弟徐海泉八岁时,我十四岁在读初中。一个周末我回到家,父亲要弟弟把语文书上某几课带拼音的生字生词好好复习,过会儿听写。弟弟拿着书,找个小板凳儿坐到一边,嘴里念着、手里画着认真复习。我不紧不慢走到跟前说,这么多生字,好难啊,不如把拼音涂些去。他照做。听写时,父亲拿过书一看就发觉了,给了他一顿好打。这事儿我早忘得一干二净,昨日年过不惑的弟弟一家在我家玩,没注意是因了什么由头,饭桌上他自己当笑话讲给大家听,我这才慢慢忆起。我问他,你啷个自己不长脑壳要听我的?他说,我想到哥哥是中学生,办法一定很好啊。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是考验弟弟自己有没主见,也许根本就是一句玩笑,未经多想随口讲出,话一出口被风带走,不想弟弟却听进了耳,当了真;总之,是给他出了馊主意。

确有唯恐天下不乱之人。麻乱了,他嫌乱得不够,还去胡乱拉扯几下;水浑了,他嫌浑得不够,还拿个棍子搅和,还往里撒泥巴。这样的人也喜欢“拖条儿”,且每每主动上门,热情有加。你若不擦亮眼,依了他做,当知道他是不怀好意出的馊主意时,常大势已去,难以挽回;此时他还可能说,本来为你好,可……可没想,唉……没想会是这样。你欲哭无泪。

几十年前,我假如不是弟弟心目中了不起的中学生,他也许不会听我的,免了那顿打。难怪说,一个人如果心路不正,他愈是能干愈是害人。

作者往期文章

俚语 ‖ 没得搞场

俚语 ‖ 亲又不来

俚语 || 闪劲

俚语 ‖ 啰连

俚语 ‖ 扯把子

俚语 ‖ 吃皮子

俚语 ‖ 吃闷炮儿

俚语 ‖ 没得边舷

作者系市作协会员,巫山县大昌人。教书多年,后做记者、编辑,现供职于《少年先锋报》社,著有《润轩笔话——巫山方言漫笔》一书。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