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智库:今天我们不谈政治 不谈经济 我们来聊聊艺术和人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阶段见证了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中间不乏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与技艺。但受西方影响的中国艺术家们并没有遗弃独特的中国元素,反而因此获得更多灵感。

——布鲁金斯学会


美国东部时间8月2日上午,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组织了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与多元及其外交影响力”的专题讨论。此次讨论邀请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以及史密森尼学会的亚洲艺术馆策展人Jan Stuart。

透过艺术看社会 艺术外交彰显魅力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主持了讨论,他说,当谈到中美关系,大众可能会期待我们讨论南海问题、网络安全、贸易战争等等,而这些不仅会加剧两国相互之间的恐慌,还会让我们一叶障目,忽视更有价值的东西。艺术家总是用最敏锐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思索未来,而同时,艺术作品也总是具有普世价值,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演讲中也提到了“景观社会”这一概念,在艺术家的眼中,社会现象变成了视觉对象。

当代艺术家徐冰就以自身为例介绍了艺术 家的创造力是如何通过对社会能量的转化而获取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文化基因在创作中如何发挥作用。

史密森尼学会的亚洲艺术馆策展人Jan Stuart评价徐冰是她见过的“最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最危险的艺术家”。他说,作为艺术家,徐冰可以透过中国文化美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质疑来思考。

艺术市场发展迅猛 艺术家需要保持清醒

Jan Stuart提出,中国其实才是国际艺术市场的起源的。十个世纪以前,中国的陶瓷、绘画便已远销海外。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 目前正是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虽然仍处于文化逆差之中,但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艺术博物馆建设,中国的”转产能””调结构”也为艺术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在当今的中国艺术圈中,资本体现出强烈的作用,从“存在”到“占有”,再到“外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