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医方说」祛湿剂的代表方

藿朴夏苓汤源自清代石寿棠《医原·湿气论》,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通草组成,现据严鸿志《感证辑要》中引作“藿朴夏苓汤”,并以淡豆豉代通草,主治湿温病邪在气分而湿偏重者,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清利上、中、下三焦湿热之功。此方能宣通气机,燥湿利水,外宣内化,导湿下行,集宣肺、运脾、利小便为一体,乃治湿之良剂。{邵文龙,喻强强 ,薛汉荣。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省中医院}

***

藿朴夏苓汤是祛湿剂的代表方剂之一, 源于清·石寿棠的《医原·湿气论》卷下, 原方由杜藿香、真川朴、姜半夏、带皮茯苓、光杏仁、生薏苡仁、白豆蔻、猪苓、丝通草、建泽泻组成。严鸿志在《感证辑要》 (1920) 卷四中引作:“藿朴夏苓汤, 以淡豆豉代丝通草, 为具有理气化湿, 疏表和中功效的湿存气分方。”藿朴夏苓汤融辛宣芳化、辛开苦降、淡渗利湿3种祛湿法为一方, 同时配入了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 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 集宣肺、运脾、利小便为一体, 多治以湿邪为患, 无论外感、内伤, 兼寒、热、虚证, 此外, 与肺、脾、肾、三焦相关的多种疾病亦广泛应用。{张明,向希雄。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

展开剩余72%

藿朴夏苓汤:出自清代石寿棠的《医源·湿气论》, 方中虽未用清热药, 但因其可分消上下, 使湿去而热无所依, 契合“湿去热孤”之法则, 故治疗湿热之邪所致疾病疗效显著。现代临床诸多医家也常用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为患的疾病, 如盛生宽等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导致的胃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 效果显著。劳绍贤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脾胃病湿热证, 每获良效。沈凤阁教授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为患的内科杂病, 往往药到病除, 收效甚捷。由此可见, 藿朴夏苓汤在治疗湿热导致的各种疾病效果较好。

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之证为温邪夹湿、邪滞三焦、尚在气分、未传营分之证。叶天士《温热论》云:“再论气病, 有不传血分, 而邪留三焦, 犹伤寒中之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 此则分消上下之势。”现代医家根据湿热病侵入人体的走势, 提出“竖治”之法, 也即分消上下之法。“竖治”之法是与“横治”之法相比较而言。“横治”之法主要治疗外邪由外入里导致的疾病;“竖治”之法主要治疗湿温初起, 邪留三焦, 出现的上、中、下三焦病证。如头为诸阳之会, 湿热之邪阻滞上焦, 阳气被阻, 可出现头痛头昏、头重如裹;胸为阳位, 湿热之邪阻滞中焦可导致胸闷呕恶;湿热之邪阻滞下焦, 可导致大便黏腻、溏泻不爽;四肢为诸阳之末, 湿邪阻滞, 可出现四肢倦怠、酸楚。

藿朴夏苓汤方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为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的代表药。杏仁畅通肺气于上, 配以藿香、豆豉芳香化湿以疏表湿, 使阳不内郁, 三药配伍可宣开上焦;白豆蔻芳香苦辛, 和畅中焦、宣通脾胃, 配以半夏、厚朴, 可燥湿运脾, 使脾健以运化水湿而不为湿困, 三药配伍可畅通中焦;薏苡仁渗利下焦, 伍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 使水道畅通, 则湿有去路。诸药合用, 芳化宣上、苦温畅中、淡渗渗下, 以达祛除表里之湿、上下分消之功。

藿朴夏苓汤方中虽以祛湿为主未用清热药, 但方中药物经合理配伍, 可分消上中下湿邪, 湿去则热无所依则自清, 故可治疗湿热导致的上、中、下三焦之病, 即“湿去热孤”之法, 此法为温病学对和法的发展, 为和解法的变局。{李晓丽 ,吴长军, 阴永辉 ,宋振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藿朴夏苓汤原是温病学中用于治疗湿温初起挟表证首选方, 临床通过适当化裁配伍, 可扩大该方的治疗范围, 可运用于治疗各种因湿邪阻滞或湿热所致的多种疾病。若舌红苔黄、身热懊恼、胸脘痞闷, 加栀子合栀子豉汤加强清热除烦之效, 用于热郁胸膈证; 若舌尖红赤、大便秘结, 加连翘以清心火兼通便治疗湿温初起兼心烦失眠便秘; 里湿重, 加苍术、 陈皮合不换金正气散方意加强行气化湿健脾; 湿温初期兼风热表证见咽痛、舌尖红, 加连翘、薄荷为翘荷汤之方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以治咽痛; 若有下肢疾患, 加丹参、赤芍、石斛、怀牛膝为黄煌教授经验方四味健步汤, 加强活血化瘀之功以治下肢疼痛麻木为特征的瘀血性疾病。若见有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加苍术、黄柏、怀牛膝合四妙散, 分消三焦水湿以治其本, 重点清利下焦湿热以治其标; 若胁肋疼痛, 脘腹胀痛, 加柴胡、枳实、炒白芍、甘草合四逆散, 达到分消三焦湿邪, 醒脾升清降浊调肺兼以疏肝调津液。若兼见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者, 合用平胃散, 以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 若见食滞嗳腐吞酸者加用山楂、莱菔子以消食化滞; 若见口有甜味者, 加佩兰以加强芳香化浊之力; 兼经脉拘挛者, 加木瓜以祛湿舒经。{徐凯,朱尔春,陶方泽。淮安市淮阴区凌桥卫生院内科,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家床科,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