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3)·米脂姜氏庄园,一座窑洞城堡

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

前面谈过了窑洞的种类和形式,这回我们来到陕北米脂,看一下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建筑——姜氏庄园。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米脂县刘家峁村,是当地财主姜耀祖于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宅院。姜氏祖上是木匠出身,不过传至清末早已经商为业。姜氏庄园动工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之前,工期长达十六年。当时南方的天平天国已经覆灭,然而西北内乱余波未平,姜耀祖作为地方首富,修建庄园的初衷应是为了安全考虑。

河蚌绘·窑洞的花窗。

窑洞区别于我国大部分传统民居,它的形式大抵是开放的,靠崖式窑洞你站在山坡上就可以一览无余,而下沉式窑洞的院落更是毫无遮拦,走在路边一低头,连家里吃的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陕州的闲逛那些日子,地坑里的村民总会仰头跟我聊半天儿,有时还会招呼我进去喝碗绿豆汤。这种开放式的生活对于寻常百姓当然算不了什么,但巨富人家又赶上动荡的年景,不得不深沟高垒。

姜氏庄园俯瞰,建筑位于山坳之中。

姜氏庄园是在黄土塬上劈山开挖的,由下而上依山傍岭逐层修建。大门位于院落东南侧,门前一条笔直向上的条石甬道,折返九十度直通庄园大门。甬道的右侧由巨石砌筑的城墙高达十米,上面建有垛口,极为坚固。城墙转角处的井楼上设有炮口和瞭望台,可以远远看到进寨的人,井楼可以保证庄园的日常用水,即使被盗匪包围也可自给自足。这种城堡和窑洞的结合从前是没有的,这反应出那个战乱年代的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

入口通往第一层的地道。

庄园大门极为窄仄,仅容两人并肩或者一辆马车进入,大门上方是姜耀祖的题词:大岳屏藩。这四字巧妙嵌入姜氏父子的名字,又有依高山来抵御入侵者之意。旁边一行小字:姜耀祖建并书,光绪丙戊孟冬之吉。

河蚌绘·姜氏庄园俯瞰图。

院落重叠,长幼有序,上下有别

姜氏庄园分为上、中、下三院,由主人、客人和仆役分别居住,另有马厩、洗衣房、储藏室等附属建筑,由台阶和隧道相连,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下层井楼旁边是一间水房,内有三十多米深的水井,至今活水不断。水井右侧有一个白石砌的大水槽,打上井水后倒入这里蓄水。紧靠蓄水池是一个较小较浅的水槽,是洗衣服的地方,地板装有排水装置,废水可直接排到院外。水房的内壁有两个小洞,当年是庄园主人藏宝之处,土改时期曾经在这里挖出不少金银财宝。风水中讲究“流水生财”,藏宝于此,也是有讲究的。

庄园主人姜耀祖。

井楼全部由巨石砌成。

庄园下院是一座独立式窑洞院落,正房为三孔石窑,坐西北向东南,两厢各有三孔石窑,倒座是木结构石板瓦房屋。大门青瓦硬山顶,门额题“大夫第”,门道两侧置抱鼓石。清中期以后的“大夫第”匾额不必是真的官宦人家才能挂,姜氏一门自古经商,匾额只是一种美称,相当于现在的“五好家庭”。管家和仆人住在这个院子,既临近大门方便进出,又可随时听候上面差遣。

仆人的住所,院子相对狭窄一些。

上院和中院连接的通道与地坑院的入口相同,是直进式的。出口右边就是中院门楼,门楼坐北向南,青砖石墙,雀替,驼峰,五脊六兽硬山顶,门额悬挂“武魁”匾,大门两侧各有石鼓门墩,上雕双狮捧面,麒麟负子,浮雕“福寿”图案。门内是水磨青砖影壁月亮门,上有琴棋书画,姜太公钓鱼等人物,雕刻精美。中院主要是账房和客人居住的场所,院内方石板铺地,倒座有石板铺顶的马棚,马槽的雕琢非常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庄园中院。

中院入口的砖雕影壁。

中院的厢房为木结构建筑。

中院两侧各有三间厢房,附带有耳房,瓦筒卷棚,雕镂窗棂。厢房两侧各有通道,可直接与东西两侧仓窑、碾磨房和通往后山地洞相连。每孔仓窑内有12个大石仓,每石仓可存粮50余石。修建中院时,陕甘之乱和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结束,清王朝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光中兴”,所以主人有充分的时间和财力在此精工细作,可谓“无处不雕、无处不琢”。

庄园上院,由主人一家居住。

从中院拾阶而上就到了上院,正面垂花门制作甚为考究,青瓦卷棚顶,四柱双层门,雀替、浮雕等制作考究华丽。上院是主人姜耀祖日常起居之地,采取了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即主窑为五孔靠崖式窑洞,采光充足,两侧各有两孔小窑,相当于耳房,两厢各有三孔独立式窑洞作为厢房。主人虽在庄园里盖了不少高大的瓦房,但自己住的还是最传统的黄土窑洞,这是生活习惯使然。

窑洞的木雕窗棂。

窑洞建筑的快速消亡

姜氏庄园动工时姜耀祖大约十五岁左右,竣工时他已过而立之年,印证了窑洞边住边挖的惯例。虽然姜氏为地方巨富、时间充裕,但是参与施工的石匠、木匠、瓦匠大都是当地农民,农忙时要下地干活儿,待到农闲才能施工,算是额外收入。

井楼的水槽。

作为甲方的姜耀祖和匠师们一起边设计边施工,据说井楼的贮水大石槽是一块超大型石料。当年由十数人抬着上坡,半山腰停搁难以挪动,姜耀祖站在高坡上亲自喊号,工人一齐用力才抬上井台。据当地县志记载,姜耀祖虽然家资巨富,但并不欺贫凌弱,常怀慈善之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绥德米脂大旱成灾,哀鸿遍野,姜耀祖为3000多饥民散粮120余石,在村中口碑颇好。

河蚌绘·窑洞建筑分布范围。

窑洞这一民居形式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曾经分布极广,西至新疆、北至内蒙古、南至湖北、东至北京,各处都有窑洞建筑。我党自1934年长征开始,到1949年建国前,从杨家岭到枣园再到西柏坡,机关和领导人住所一直都在窑洞里,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出于这咫尺窑洞之中。

延安枣园的毛泽东故居。

北京故宫里的窑洞遗址,曾经是巡更护军守卫的班房,解放后拆除。

过去人们喜爱建窑洞,靠的是用料便捷,人力资源充足,农闲时可以动用大把的时间,而现在人工越来越贵,建一座传统窑洞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砖砌瓦房,单是取土这一项就耗资不少。如今的窑洞分布区域一再缩减,以窑洞为载体的风俗文化逐步消亡,陕北剪纸窗花、炕围画等技艺随之失传。如何对传统窑洞实行现代化改造,让它既能保留节能环保的传统优势,又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站在上院房顶俯瞰。

(0)

相关推荐

  • 陕西榆林米脂姜氏庄园

    榆林米脂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16公里桥河岔乡刘家峁村.距佳县白云山庙西南48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脂姜氏庄园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 ...

  • 墚上城堡:米脂姜氏庄园

           墚上城堡:米脂姜氏庄园    博陵    米脂城东十五公里有刘家峁村,高高的黄土墚上一座宏大的窑洞建筑群便是姜氏庄园.下临深壑.占地四十多亩的座座院落,是国内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米脂姜氏庄园

    位于米脂县城东15公里处的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姜氏庄园,背靠牛家梁山,面对安寨山.整个建筑占地40多亩,依山而建. 刘家峁村,解放前归米脂东区印斗管辖,解放后划归现桥河岔乡. 姜氏庄园主人姜耀祖,祖父姜 ...

  •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2)·下沉式窑洞,陕州地坑院里的生态人家

    下沉式窑洞,陕州地坑院的生态人家 下沉式窑洞是在黄土平原上开挖的地下窑洞,俗称地坑院,主要分布于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以及甘肃陇东地区.修建地坑院先要在平地上挖一个长方形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 ...

  •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1)·人类最后的穴居遗存

    冬季的北方乡村,万木凋零.朔风凛冽,自然界的一切仿佛都蜷缩起来,人们此时也都爱宅在家里,顺应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古谚.而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怀念起在黄土高坡上住窑洞的日子 ...

  • 【广州】跟随舌尖上中国去沙湾品味姜撞奶

    跟随舌尖上中国去沙湾品味姜撞奶图/文 羽佳深圳食在广州,这话一点都不含糊.很多年前来广州出差,最过嘴瘾的当属早茶.当然,无论高档酒店,还是普通小食街,都能吃得醉眼朦胧,极具满足感.来深圳很多年,对广东 ...

  •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上,他以文字为刻刀,彩绘村庄的一切……

    作者:马瑶 这是一本以儿童视角回望乡村的"心灵读本".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上的乡村,一草一木被融入富有意味的文学场景,细腻.透明.纯净.自然.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 ...

  • 黄土高原上的地貌形态: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

    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至于山地的数量那就更多了,爱好中国地理的小伙伴肯定能讲出这些地形单元的.我国的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 ...

  • 河南巩义夹津口镇铁生沟村废弃窑洞民居

    河南巩义夹津口镇铁生沟村废弃窑洞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