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知行关系的四个层次,你正处于哪一层?

摘要:《中庸》的知行关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行而不知,第二层为知而不行,第三层为知而后行,第四层为知行合一。第一层、第二层的知行是分裂的,第三层由知行分裂趋向于知行合一,第四层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儒家哲学;知行合一;实践哲学

广义的知行关系,可以指称人类所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狭义的知行关系,主要指某个学派在某个问题方面的知行关系。儒家所强调的知行关系,主要是指狭义层面的道德实践的知与行,但并不排斥其他层面的知与行。《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所强调的知行关系仍然偏重道德实践,但部分说法亦可作为对知行关系的普遍性反思。探讨知行关系,可以从先后、难易、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本文主要从知行先后的角度对《中庸》文本进行反思,在知行先后的探讨中兼摄对知行难易、知行内容的分析。

行而不知

行而不知,是指对行为本身缺乏反思,缺乏理论性的认知。行而不知,只能算是一种混沌之经验,而不能算作自觉、自主的行为。儒家哲学当中,一方面注重对行为本身之反思,另一方面还注重对行为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普遍天道之反思。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通过反思确定自身行为的对与错,通过反思指导个体提高修养境界。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是对行为背后人性、天道的反思。《中庸》强调的知,包括了行为反思、人性反思、天道认知三个方面。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

饮食是人类最常见、最频繁的日常经验,但有此一经验,不代表对这一行为本身的自觉和反思。《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重在强调人虽然有饮食的经验,但缺少对饮食的反思和认知。此段文字当中,不仅包括儒家哲学中对行为的反思,也可以指代对人性、天道的反思。“道之不行”与“道之不明”中所谓“道”,即是“率性之谓道”,而“道”的来源则是“天”。此一“道”,即是《中庸》所言未发之“中”。《中庸》引孔子之言,意在表明人们在直接经验、直接行为中,缺少对行为本身、行为背后的人性、人性背后天道的认知和反思。用孟子之言,即是“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用冯友兰之言,即是“混沌”的经验。在《新原人》中,冯友兰指出:

“无概念底经验,西洋哲学家谓之纯粹经验。詹姆士说:'有纯粹经验者’,只取其经验的'票面价值’,只觉其是如此,不知其实什么。此种经验,亦可谓之经验,对于有此经验者,只是一个混沌。混沌不是了解的对象。因为被了解者,即不是混沌。因此混沌是不能有意义底。康德说'概念无知觉是空底,知觉无概念是盲底。’此话的后段,我们亦可说。我们于上文即说明无概念底经验是盲底。所谓盲者,即混沌之义。”

此一直接之经验、混沌之经验、无概念之经验,只相当于冯友兰四境界当中的“自然境界”。当行为的主体对自身之行为缺乏认知、缺乏反思时,主体是不自觉的,不自觉即缺乏“觉解”,缺乏“觉解”即缺少意义,缺少意义即缺少境界。在自然境界中,人之行为是顺着天然的本能或者社会的习俗,既不自觉行为本身的恰当与否,亦不自觉行为本身的终极意义。

知而不行,不仅是人类原始的行为阶段,而且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现象。孙中山说:

“夫以今人之眼光,以考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欧美幸而无'知易行难’之说为其文明之障碍,故能由草昧而进文明,由文明而进于科学。”

在人类文化尚未大规模形成之时,人类之行为只能属于在黑暗中之摸索。通过这种摸索、反省的积累,人类逐渐对自己之行为有了自觉的知、自觉的理论反思。儒家哲学对人性的强调、对天道的认知,即是对人之行为的终极根源的反思。这种反思经由哲学家完成之后,成为指导人生实践的理论。但是,行为主体本身必须对行为有所自觉、有所反思,才能真正认识到哲学家之理论的意义。如果行为主体只是不自觉的实践,缺少对行为、对自我、对人性的“知”,则行为主体永远处于“知而不行”的混沌状态,自我的觉性、人格的完成则永远无法完成。

知而不行

行而不知,是被动的行、不自觉的行、缺少反思的行。当行为主体对自身的行为开始反思之时,主体脱离这种行而不知的混沌状态,开始进入知的状态、反思的状态、觉解的状态。但是,有了知并不代表一定可以指导行,一定可以改变行。知有程度之不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知,对行的影响千差万别。正因为知和行的这种不统一,所以行为主体往往会面临着“知而不行”的困境。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第七章》

当行为主体自认为有所知却不能行之时,能够视为“知”吗?这样的知,是否是主体的一种错觉,或者自我认知的幻象呢?孔子强调“仁”,所有识字之人都可以说自己认识“仁”这个字,但极少有人可以做到“仁”,故《论语》当中孔子很少评价学生实现了“仁”。即使是孔子最爱之学生颜渊,也只能是“三月不违仁”。至于其他学生,虽然经过学习也收获了一定的效果,却很难达到“仁”的境界。《中庸》此处所说“予知”,描述的是多数人的一种认知状态。而“不能期月守也”,描述的是多数人的一种行为状态。自以为知但不能行,或不能长久的行,只能算是概念性认知,概念性认知如果不能通过主体意志的贯彻落实到行为当中,即不能视为“真知”,故而朱熹说“言知祸而不知辟,以况能择而不能守,皆不得为知也。”

程颐说:“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又说“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学者须是真知,便泰然行将去也。”程颐之说法,表明知必须深入、必须是真知,才能由知而行,否则仍然是不知。

知而不行的状态,一方面说明人之认知仍然不够真切、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了人由知到行需要克服内在、外在的各种因素的阻碍,需要行为主体极强的行为意志。知之不够深、不够真的问题,可以通过知的深入学习来补足。但是,由知而行所需要的主体意志的贯彻,则很难通过知的学习来弥补。孙中山说: “如是不知固不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知而“不敢行”,却是人在复杂情境中可能面临的心理状态。除了知而“不敢行”,行为主体还面临着知而不能行、知而不愿行等多种情况。知而不能行的例子,以孔子为证。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就连孔子都反省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够真正做到仁、知、勇,何况普通人。至于知而不愿行,可能是因为行为主体受到其他条件、欲望的诱惑,导致行为主体不能践行自己之知、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知而后行

《论语》当中,对学习本身多有讨论,如“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敏而好学”(《论语·公冶长》)、“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等。儒家之所以重视学,就是为了给实践提供知识准备。知之博、知之深、知之真,才能给行动带来力量。《中庸》当中,亦重视如何提升人之知,重视知的方法,重视知的内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二章》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理论的学习;笃行,是理论的实践。弗学、弗问、弗思、弗辨,就会导致知之浅、知之粗,就会导致实践的不准确。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笃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儒家强调对行为的反省,但反省的前提是知足够博、足够深入,故而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博学才能准确反省,才能对自己遇到的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定位。如果没有博的前提,一个诚实的人反省之后所造成的认知一定是错误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通过反复的学习、深入的学习,为实践做准备。因此,知而后行,知先行后,主要在于强调行为之前认知的重要性,而不在于强调知比行更重要。从先后顺序来讲,知在先,行在后。从重要性上来讲,知为轻,行为重。从认知能够准确的指导行为来讲,也可以说知为重,因为不知、知之浅会导致不行、妄行。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此段文字,一方面强调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强调知识为了“入于德”。这反映出儒家强调的知先行后、以行为重的基本知行观念。《中庸》“自明诚”所说之“教”,即是通过教、通过知而反思本性之诚、认知本性之诚,认知达到“明”的状态进而在实践中展现“诚”。朱熹说: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后轻重。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朱子语类·第九卷·学三·论知行》)

朱熹的知行观,与先秦儒家并不任何不同。无论是知行相须,还是知之为先、力行为重,在先秦儒家经典当中均有佐证。朱熹对知行关系的反思,是全面而无所偏执的。反观陆九渊、王阳明对朱熹之批评,则有所偏颇。

从儒家哲学的角度而言,知乃是为了道德之行,此为道德层面狭义的知与行。但是,如果抛开道德层面的知与行,则知一不定都是为了行,或者知不一定都能行。如西方之思辨哲学,很多理论只是为了解释世界,并不是为了行。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哲学时曾这样说:“显然,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再如科学之知,理论性的探索工作不一定都能够行,或者在时代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之下难以行。即便就儒家哲学而言,人在知方面的能力,亦远远超过人在行方面的能力。譬如,孟子说“舍生取义”,即并非人人都能实现的价值。当然,就儒家哲学范围而言,知仍然是为了有机会能够行,即便有些知暂时无法行,也需要知。既然知识为了行,就需要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才算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说法虽由王阳明提出,但先秦儒学实已蕴含此一精神。孔子“学而时习之”的说法,即代表儒家追求的是知与行的统一。《大学》八条目之工夫次第,也是为了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儒家所强调之知,核心范畴、最高范畴为仁,除了仁还包括了孝、诚、善、义、礼、智、忠、勇、敬、信等一系列道德条目。儒家之重视道德,并非不重视事功。所有的道德实践,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才能体现。儒家所关心的内容,即是人之行为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故而,儒家哲学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是要在具体的事、具体的行为中将仁、义、礼、智、信、诚等道德价值展现开来。《中庸》中所强调的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亦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完美状态。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中庸。”《中庸·第二十八章》

尊德性,即为道德实践、为行。道问学,即为知,为实践之准备,为理论之学习。尊德性与道问学合二为一,即为知行合一。尊德性道问学不可偏废,不可偏执。这里所谓德性,即是儒家强调之个人修养,其价值内涵仍然不超出仁义礼智的范围,在《中庸》即为“诚”。《中庸》特别强调“诚”,“诚”不仅是人的行为所要遵守的道德价值,而且还是天道生生不息所体现的一种精神。诚,贯通天道与人性,贯通先天人性与后天经验实践。君子认知诚、实践诚,不仅实现了人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和天道合二为一,参与天地之变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三章》)

“至诚”,不仅需要对自我、对人性、对天道的深度反思与认知,而且还需要在实践当中达到“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程度。通过这种知与行的工夫,所实现的知行合一,是个人修养达到极致的一种状态,类似于冯友兰所说之“天地境界”。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知行合一理论本身的内涵并不难理解。知行合一所面临的真正困难在于,如何在实践中完成此一理论。孔子既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仁,可以是非常简易之事,也可以是非常艰难之事。说仁容易实现,只要一个人孝敬父母、关心朋友、尊敬长辈,即可说此人具备仁心。但是,仁似乎又不是如此简单,因为仁不是一时一刻的行为,而是要终身实践的。仁不仅包括孝、悌、恭、敬的内容,还包括了礼、恕、忠等内容,能够实现其中一个条目只能说实现了部分之仁,而不是全体之仁。从孔子极少评价弟子达到仁就可以看出,仁的实践绝非易事。程颢所说“识仁”,不是认识仁的概念、了解仁的内涵,而是达到仁的修养境界。此一境界的达成,需要深厚的修养工夫。

因此,知行合一,更多的是狭义层面的、理想层面的一种完美的修养境界。人之认知无穷无尽,而人之实践能力则有天生的限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五卷》曾说:“在实践中有可能做和理论中一样的事情吗?或者说实践中掌握的真理要少于理论中掌握的真理,哪怕有些人并不这样认为?”人类能掌握的理论的丰富性,要超过人类之实践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想要达到广义的知行合一的完美状态是极难之事,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可以不断的接近这一理想。

结论

《中庸》知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为行而不知,行而不知的原因是因为行为主体陷入习惯、习性当中,或者缺少知识性、理论性的学习。即便主体开始反思,由于人类文化积淀之深厚,主体也可能处在行而不知之层次,因为人之所知远远小于人之未知。《中庸》知行关系的第二个层面为知而不行,当主体通过反思、学习获得认知想要改变自己之行为时,仍然会面临重重的阻力,这需要主体意志的不断修炼、磨砺,才能冲破知而不行的阻碍。纵然主体具备行为之意志力,有时也需要等待外在机缘才能实践知。

《中庸》知行关系的第三个层次为知而后行,儒家哲学强调实践,知本身就是为了行。但是行不能盲目而行,所以需要进行理论的学习以提升认知水平。知而后行,需要主体知之深、知之真、知之广、知之精,需要主体意志专一,排除干扰。《中庸》知行关系的第四个层次为知行合一,这个状态中主体之知完全能够实践,主体之实践完全符合自己之认知。但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完美境界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的、狭义层面的状态,人之知、人之行永远是无穷的,知行合一可以接近,但终究是难以实现的。

《中庸》知行关系的四个层面,你又处在哪个层面?虽然知行合一的完美境界很难实现,但是我们还是要为止奋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