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流沙”与三代前“周”始居之地望考,兼论孟州得名------《山海经》系列研究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周人于“不窋”后居于豳[ bīn ],又迁歧下,其迁徙路线是较为明确的。但于“不窋”之前则文献多缺,尤其是周弃始封之地为何处?至今尚无结论。本人于《山海经》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线索,特撰本文,以作揭发。

本人于《“不周山”名称新解》一文中指出:《山海经》中所载“不周负子”非为山名,“不周山”得名以及“共工怒触不周山”之神话尽皆附会而成。“不周负子”当断为“不周”、“负”、“子”,实为“丕周”、“欠贝”、“子”三组名词,所指为“周”、“姺邳”、“商”三个国族,此三国族曾比邻而居,其地有寒署之水,有双山,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不周负子”出自《大荒西经》所述西北隅一节,按此结论,“周”人与“有辛氏”、“商”人比邻而居,这为我们寻找“周”之始居地提供了线索。“有辛氏”又称作“有莘氏”、“侁”、“姺”姓,为上古著名国族,据文献记载,其后裔迁徙流布甚广。于夏时,其后裔有任氏奚仲居薛在山东;于商时,有伊尹出自“有莘”处于伊水流域;于周时,又有“有萃氏”居于陕西合阳而周王季娶之,而其三代前之居地则载于《海内西经》:“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海内经》又载:“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两相参照,后稷葬地与流黄辛氏比邻,此流黄辛氏当即“有辛氏”,而与“酆氏”同居一地或于不同时间居于此地(颇疑此“酆氏”即为“丰氏”,或为“有逢”,又可称为“有逄”,本人将另文探讨)。我们要特别注意“流黄”这一名词,显然为一地名,或可谓此来自“有涂四方”之情状,但我认为此有更多内涵。

尚有“商”人地望可作探讨,“商”人始居亳,其先公时期或谓有迁于商丘、砥石者,其地皆存在较大争议,总体上在豫东冀南之间。但这个“不周、负、子”所指为“子”姓,可见所指是在“商”人得名之前的居地,“商”人“子”姓实得自其母氏简狄,故此,“商”人始居很可能也是处于北狄之间而非商丘(我很怀疑商丘是因“商”人而得名,而非“商”人因地得名)。《淮南子.地形训》所载:“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此“简翟”即“契”母“简狄”,可见此“子”姓应当居于“周”人之北,而近于北狄。

“有辛氏”与“商”人始居地都只能提供有限的线索,我们需要更多的材料。我们重新审阅一下《大荒北经》的这一段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这段记载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禹攻共工国山”,我于《“大荒四经”所载山名多有误解》一文中已提到此内容实为事迹而误命之于山,不过此仍然提供了一个著名的地标,显然此处所述为“共工氏”居地,与“不周、负、子”相关。共工是上古著名国族首领,其著名事迹是与“颛顼”争为帝,而怒撞“不周山”,此神话之无稽如前述,但这也提示我们,共工居地正与“周”人居地不远。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共工氏的旧地是汉代的共县,即今河南辉县市。徐旭生先生认为:“共工在古代传说中特别同水有关系,又同颛顼很有关系。《潜夫论·五德志篇》以至于把他同颛顼相混。'颛顼之虚’为帝丘,今为河南的濮阳县。共工氏如果远在西方,就不会同颛顼发生关系。独辉县与濮阳邻近,颛顼与共工战才有可能。”共工氏不独与颛顼战,古文献表明共工还同祝融、帝喾、尧、舜、禹发生过战争。《元和姓纂》所言:“共,共工氏之后。……今河内共城是其地也。”又,“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可见龚姓、洪姓的本源在共姓,共姓源自共工氏。河内为今天的安阳以南、黄河以北地区,辉县正位于此。

上世纪20年代初,子龙鼎在河南辉县被盗掘出世,据推测子龙鼎是共地贵族龚氏的祭器,应与商朝王室有关。“子龙”或许还与“子龚”有关。考古发现,还有一些商周青铜器上,铸有“子龚”或“龚子”等铭文,其中,“龚”字所从的“龙”字造型多与子龙鼎上的“龙”字相似。“龚、龙”古音又相同,这是推断子龙鼎族氏、地望的一个依据。辉县古称“共”,是共工氏部落的居住地,于商时称“龚”。在甲骨文和许多早期材料中,就有“龚后”、“妇庞”、“后龚”等记载,这些名称都是指某代商王的配偶,而且她们是出生于龚氏的女子,可以说,居住在龚地的“龚氏”与商朝王室一直保持着通婚关系。由此可以推断,“子龙”可能是商末周初“共”地部族首领的名字或代称。这不仅证明在商代辉县即共地,还世与“子”姓世为婚姻,这种关系可能古来皆有,也为“共工”与“子”姓世居此地提供了一些支持。

《大荒北经》还有一条记载:“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海外北经》载为:“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此共工臣“相繇”或“相柳”当距“共工氏”不远,审其姓名,推测其居于“相”而得氏,而“相”为商代“河亶甲”之都,大致在安阳周围,其地正与辉县相邻。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共工氏”世居辉县,“周”人始居地当在辉县之南,“有辛氏”之东。“有辛氏”居地我们还可以作更详细的讨论,如前所述,其居地名为“流黄”,为一大滩涂之地,我意其与经中常见之“流沙”有关。《海内西经》有文:“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大荒北经》有文:“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海外北经》记载为:“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䏿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此“烛龙”一说即为“祝融”,据《海内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此“烛龙”形象与“共工”全同,可见此钟山下之“共工”确为“祝融”之子,而居于钟山之下。“流沙”按文意显然非沙漠,所指当是指一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并流经钟山,其流域还泛及“昆仑”。“昆仑”地望本人系列研究已指出,其所在为今天荥阳的浮戏山一带,而“不周山”自来皆认为其处于昆仑西北。据此,此“流沙”当为一广泛流布的河流,其区域北有“共工”、南有“周”。上古三代前处于此区域内并泛滥之大水,我认为只能是黄河。

上古三代前的黄河并不是今天的流向和区域,《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按今人研究,实为战国作品,非“禹”所撰,不过其记载应有所本,还是透露出一些上古的资料,这一段记载就表明时人认为“大禹”时黄河非今天的河道,也非春秋时流向,而是于洛汭折而一路北上。“大伾”即今时浚县之“大伾山”,其水正流经辉县。且尧时有大洪水,《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孟子·滕文公》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颇疑即此黄河水泛滥于共工氏居地,故名之为“洪水”,而“禹攻共工国”或即因“禹”治水而起,推想共工氏于黄河北泄之道上筑堤拦水,则洪水下泄不畅,自然逆行,而泛滥于“中国”。此“中国”自来以河洛为中心,以地图观之,揣其情状,其水势漫延将遍及河间、洛阳、荥阳诸地,以此形势,名之日“流沙”是自然的,且本人认为,自“大禹”治水后,此“流沙”才得“河”专名,而三代前皆称为“流沙”。

《海内经》:“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璇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细审文意,所述方国皆以“流沙”东西为记,可见“流沙”主要流向在所述区域内是南北方向,正与前述“黄河”在河间区域的流向相符,可证我们的推测无误。如所论无误,则据此节《海内经》所载,尚可推测黄帝之国也处于此区域。我意经中所载“朝云之国”即为黄帝所处,《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朝云之国”得名当与此有关,而黄帝妻雷祖一族居西陵,一说即处于“浮戏山”,正位于“流沙”之东,“黄帝”所处当与此相邻,或即处于“流沙”之地,故其地后世可称为“流黄”,意为“流沙黄帝”之地。其后世“辛氏”、“酆氏”皆处于此,故名“流黄辛氏”、“流黄酆氏”。

本文至此可得出结论:《山海经》中所载“流沙”于三代前流布于河内范围内,即今天从孟州到浚县区域的“黄河”,其泛滥范围及于洛汭、荥阳,尧时大洪水当主要在此一区域,自“大禹”治水后始得“河”之专名;河内当即上古所载“流黄辛氏国”,“有辛氏”世居此地,而其北邻今天辉县周边为“共工氏”之所在;“周”人三代前始居地处于昆仑西北,即今天的荥阳、河内之间。

另外我们可在此再讨论一下孟州之得名,孟州一说来自于“盟津”,为武王伐纣,大会于此而得名,前贤时人对此多有疑问,本文不再赘述。另有一说,据《路史》、《今本竹书纪年》等资料记载,其得名来自于“孟涂”,《海内西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后世学者根据《禹贡》所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认为禹时即有孟津之名,不当于夏启时因“孟涂”而得名,现已知《禹贡》成书于战国,非禹所撰,故此条置疑是站不位脚的。按本文所述,此处为“流黄辛氏”之国,“有涂四方”,命之“孟涂”正得其名,此孟州得名之由或得其实,正是“孟涂”莅“巴”司讼之地。此地尚有一名,《逸周书》又呼为“向”,颇疑此“向”实为“象”通假,“孟涂”实居“巴”地,而历来又有“巴蛇食象”之传说,无疑“巴”、“象”皆处一地,此为孟州得名自“孟涂”又一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