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讲: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预习?
前几天有家长叫我谈谈预习,今天眼睛有点发炎,看屏打字不太方便,先少讲几句,以后再详细点。
一、孩子们为什么不爱预习?
很简单,没有多少好处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做。
孩子们真的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吗?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吗?
拿语文的预习来讲,了解一下课文基本内容,查找几个生字词,概括一下段落大意,回答几个简单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式上课时,又重新开始一遍。对于能力稍强的同学来说,预不预习一个样。
因为课堂缺乏深度和广度,大量时间在孩子们已有的认知水准上打转转;不仅预习显得毫无意义,而且这种低密度、低容量、低智化提问满堂飞的课堂,也是孩子们注意力分散的罪魁祸首。
一句话,如果课上得太简单,根本不需要预习。这种低层次预习并不能让孩子们领先多少。
二、预习是需要教给方法、指示门径的。
拿上次提到过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来讲,了解一下课文基本内容,查找几个生字词,概括一下段落大意,回答几个简单问题,是提不起孩子兴趣的。教给他们查找《西雅图宣言》的时代背景、宣言原版全文内容、西雅图城市现状,并问他们,如果你是当时的印第安人酋长,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这样才可能激起他们的预习兴趣。
学习丰子恺的《白鹅》也是这样,要教给他们查找《白鹅》原版全文,丰子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丰子恺最后把白鹅送人的不得已的原因等等,学生的预习才会有兴趣,这样的预习才会让学生拥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和高度看待课文,并看到课文编纂的诸多不足之处。
学习《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与其让写生把选文字词过一遍,不如让学生看一遍《王的盛宴》。
预习本身,很多时候就是应该超越教材范围的;不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预习是一点意思也没有的。不信,你可以问问。
三、不要忘了另一种更有效的预习。
预习还可以分为两种:1、一种是针对明后天或几天后学习内容的预习。2、另一种是提前学习更远一点的未来要学的内容。前一种已经如上所述。
接下来我们简单提一下后一种,后一种其实就是“提前学习”。我知道,很多人是不赞成提前学习的。但是,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按部就班的学习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的。这也是那些很规矩很懂事的好学生都不爱预习的根本原因。他们去预习,仅仅是因为他们比较听话而已,而不是他们对知识感兴趣,对预习感兴趣。
从心理学上讲,人是在比较中确立自己价值的。那么人的“最高价值”怎么体现呢?就是和别人尽可能地有根本性的不同。
那么,让一个学习轻松学业优秀的孩子和别人以相同的进度和节奏学习相同的内容,他的价值如何体现呢?这些孩子会满足于比别人多做对一道题,多得个三五分吗?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提前学习更深更广的知识,才是符合他们自我价值认定的最好方式,才会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学习热情和不休不止的学习意志,这才是最好的预习。
对于那些已经非常努力但成绩依然不够出色的孩子来说,提前学习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秘诀。如果直道不能超车,弯道也不能超车,那么,你为什么不试试换道超车呢?
下次再谈。
学习,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