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冷”是不是一种病呢?西医说不是,中医却说你病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冬天,最近还迎来了气温断崖式下降的日子。很多朋友,特别是女性、老人,以及平时就体虚的人手脚冰凉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一到冬天,手脚冰凉的人就算穿再厚,还是觉得不够暖。

“手脚冰冷”是不是一种病呢?你去找西医,可能未必有对应的科室能给你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手脚冰冷本身并不是病,但是你一直冷下去,最终身体会出现很多“病”。手脚冰冷其实是你身体状况的一个外在反应,需要找到“寒”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中医是调理身体的首选方式。中医的整体辩证论治法,不会“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手脚冰冷就去找手脚的原因。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属于气血的毛病,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需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体质、生活习惯等实行个性化调理。

阳气不足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阳气具有温养的功能,阳气不足就无法温暖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更得不到阳气。

中医辨证还要分清虚实,那些手脚摸上去只是不暖和,用手捂一会儿就能热乎过来的,属于虚证,只是气不足。而那些摸上去冰凉,多捂一会儿就觉得刺骨,半天暖不过来的,就属于实证,属于实寒,实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感受了很深的寒邪。如果冰凉加上出汗的话,就是在寒的基础上感受了湿邪

气滞,血液循环不好

气滞就是能量是够的,但是道路不通畅,能量运输不出去,形成四肢热量相对不足的状态,中医术语就是“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如果是气滞原因导致的手脚冰凉,那就要理气。很多人情绪压抑、老是发脾气、压力比较大,这些都是引起阳气内郁的原因。

气血不足

手脚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气血充足的人手脚应该一年四季都是温暖干燥的,如果手脚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脚冰冷,则有可能是气血不足。

脾胃虚寒

脾胃被寒气侵入。长时间不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出现手脚凉的现象,还会出现脸色发黄,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等情况,影响到脸色和精神状态,显得很苍老、气色很差。

中医可以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手脚冰冷进行整体调理,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善这种情况呢?

注意穿衣保暖,合理补充热量:很多女生常常贪图美丽穿短裙,长时间身体受凉必然会导致手脚冰凉,所以保暖是手脚冰凉调养的第一重点。此外,不要偏食、过度减肥,多喝温水,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

多做些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使血液循环畅通,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末梢循环差的情况,有助于减缓手脚冰凉。但要提醒的是,切不可运动过度,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汗出过多,有可能会把阳气发泄过度,起到相反作用。

药浴泡澡或泡脚:可以用桂皮50克、当归50克、细辛30克煎汤煮水,泡的时候水温不要过高,要慢慢添加热的药液,才能达到最好的渗透驱寒的效果。

药膳方面的推荐,首先是大家熟知的羊肉

经常吃羊肉可以补肾壮阳,既补虚,补精血,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御寒的能力,而且多吃羊肉,可增加体内的消化酶,保护我们的胃,使我们的肠胃得到更好的吸收消化功能,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所以羊肉历来被当做补品和御寒的食物,如果你手脚冰凉不妨多吃些羊肉吧。

做法虽复杂,但吃了不上火的西洋参炖桂圆汤

桂圆性味甘温,归心脾经,有很好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血虚萎黄。西洋参性味甘凉,归心肺肾经,有很好的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一是温凉中和,以免上火,二则气血双补。总体功效为补益气血、改善睡眠、温煦身体

做法:桂圆和西洋参以10:1的比例,放置在炖盅里,隔水炖上30-40个小时(可以分好几天蒸,中间可以停)。每日早晚挖一小勺,开水冲服即可。孕妇、糖尿病、感冒、湿气重的人,以及6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此方。

阳气上来了,气血足了,不用穿厚厚的秋裤、盖三四层棉被,手脚也暖乎乎的,还可以睡得好、气色红润、精力旺盛度过一个暖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