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代谢综合征&脂肪酸


请注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很有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就患有代谢综合征而不自知;为了真实而详尽的帮助您了解代谢综合征以及脂肪酸的相关情况,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及市场调查报告,并尽可能的将一些学术用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书面语;尽管如此,文中仍涉及了某些专业术语的英文简称,请根据页面上的索引了解相关含义。

1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言归正传,严格意义上讲,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简称“MS”)并不能算是一种“病”,而是以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多种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从代谢综合征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的那天起直到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才首次提出了以IR或高血糖为中心的工作定义,此后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都制定了各自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并不断更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也曾于2004年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MS标准。但各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争议较大,主要集中在肥胖的定义和在诊断中的必要性上。这一状况持续到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了国际学术界第一个MS的全球统一定义。2009年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和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肺血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使世界范围内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达成了新的共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
有胰岛素抵抗,即符合下列四项条件之一:
1.   确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糖负荷后2h血糖≥11.1 mmol/L)
2.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6.9 mmol/L,如做2h糖负荷,则<7.8 mmol/L)
3.   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7.0 mmol/L及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
4.   空腹血糖<7.0 mmol/L,但葡萄糖钳夹试验葡萄糖利用率在背景人群的最低4分位点值以下,加上下列5项条件中的任二项:
1. 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或服降压药
2. 甘油三酯≥1.70mmol/L
3.HDL-C 男﹤0.91 mmol/L,女﹤1.0 mmol/L)
4. 中心型肥胖(BMI﹥30 kg/m2和/或腰臀围比值 男﹥0.90,女﹥0.85)
5. 尿白蛋白排泄率≥20 mg/分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克
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NCEP)计划定义
有下列五项异常中的任三项即可诊为代谢综合征:
1. 空腹血糖*≥110 mg/dl (6.1mmol/L)
2. 血清甘油三酯≥150 mg/dl (1.69mmol/L)
3. 血清HDL-胆固醇:男﹤40 mg/dl (1.04mmol/L), 女﹤35 mg/dl (1.29mmol/L)
4. 血压*≥135/85 mmHg
5. 腹型肥胖:腰围男﹥102 cm ,女﹥88 cm
*通常将空腹血糖﹤6.1mmol/L但用降糖药者和血压﹤135/85 mmHg但用降压药者也定为异常,但NCEP定义中未作明确规定。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定义(2005)
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 94cm,欧洲女性≥ 80 cm,其他人种有各自特定的数值,见附表)加上以下4个因素中的任意2项:
1.血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7 mmol/L(150mg/dl),或已经进行针对此项血脂异常的治疗。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男性<1.0 mmol/dl(40mg/dl),女性<1.3 mmol/L(50mg/dl),或已经进行针对此项血脂异常的治疗。
3.血压升高:收缩压≥ 130mmHg (1mmHg = 1.33 kPa)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经诊断高血压并开始治疗。
4.空腹血糖升高:≥5.6 mmol/L(100mg/dl),或已经诊断为2型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高于5.6 mmol/L,强烈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OGTT检查对诊断代谢综合征无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有多少种诊断标准,有三种主要诊断标准(定义)是你需要了解的,他们分别出自WHO、NCEP和IDF。
符合中国人的MS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结合目前中国常用临床检测项目情况,于2004年提出了国人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
1、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
2、高血糖空腹血糖:≥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糖≥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总胆固醇TG≥150mg/dl(1.70mmol/l);及/或空腹血HDL-C:男性<35mg/dl(0.9mmol/l),女性<39mg/dl(1.0mmol/l)
在2004年CDS建议基础上,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对代谢综合征的组分量化指标中进行修订如下,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
1、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2、血TG≥1.70 mmol/L;
3、血HDL—C<1.04 mmol/L;
4、血压≥130/85 mm Hg;
5、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或有糖尿病史。

2

风险及患病率
之所以在今天,代谢综合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在于它可以明显增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另一方面在于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增长趋势。
一项由Salvatore Mottillo医生(McGill大学,蒙特利尔市,魁北克省)领导的团队进行的,已发表在2010年9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新的荟萃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死亡率、心肌梗死以及卒中的风险升高了约2倍,全因死亡率风险升高了1.5倍。据称这项荟萃分析包括87项研究,共涉及951083名患者。
2005年,顺东风等人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上的《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显示,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04年度推荐的有关中国人MS的标准,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代表性地选择了1554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男女合计年龄未标化的MS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后的MS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0.0%和23.3%;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为23.3%和11.5%,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为23.5%和14.7%。
InterAsia结果提示,按照ATPⅢ的定义,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6400万(13.7%)的个体患有MS,而且38%的男性和33%的女性至少拥有一种
MS组分。根据IDF标准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患有MS的人数上升至7700万(16.5%)。北方居民中MS的患病率高于南方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
这些结果表明MS已经成为我国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3

脂肪酸摄入不均衡是导致MS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教授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略有下降,猪肉、牛羊肉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近10年来却几乎翻了一番,脂肪摄入量的增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爱吃猪肉的中国人,体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增加,导致三大脂肪酸的摄入不均衡,从而造成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数据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能量从每天人均674 kJ(161 kcal)上升至1406 kJ(336 kcal),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动物性食物消费剧增,因为动物性食品富含饱和脂肪酸,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也随之升高。因此,膳食脂肪酸均衡摄入成为代谢综合征预防的重要途径。

4

均衡的脂肪酸摄入比
研究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大约会吃掉1.18吨食用油,这个容量相当于6441罐200毫升饮料,重量相当于2万个鸡蛋。人的一生要吃掉这么多的油,到底人为什么要吃油呢?因为食用油不仅仅能让食物增色提香,更重要的在于它还是人体热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提供了人体所需的约50%脂肪酸。每种脂肪酸的摄入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值,才能保证脂肪酸的均衡。
很多营养学者建议:食用油脂的摄取量为10%,其中饱和脂肪酸之摄取量不多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于10%,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要低于10%。也就是说:膳食结构中要降低脂类总量和关注各种脂肪酸摄取的比例合理性,尤其是必需ω-6/ω-3型脂肪酸要处于合理平衡,才有助于健康。
ω-6和ω-3推荐比例
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ω-6:ω-3=(4-6):1
FAO/WHO 的推荐ω-6:ω-3=(5-7):1
瑞典建议ω-6:ω-3=5:1
日本建议ω-6:ω-3=(2-4):1
从上表中可见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食用油的脂肪酸比例都不尽完美,因此,为了健康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脂肪酸的相关知识,合理摄入脂肪酸。

5

脂肪酸族谱
那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与MS密切相关的脂肪酸。
脂肪酸按饱和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SFA)是动物脂肪酸的重要组成,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奶油,黄油,猪油等动物性脂肪都是饱和脂肪酸,在椰子和棕櫚油中也有很多。SFA性质非常稳定,甚至可以说是顽固,它不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它与胆固醇结合后会形成粥样斑块,且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从其结构上被称为Omega-9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油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脂肪酸,在橄榄油、菜籽油、鱼油中含量较高。很多坚果,如杏仁﹑腰果﹑榛子﹑花生和大胡桃中也富含MUFA。
它与饱和脂肪酸比较,相对活跃,不容易在血管内壁上沉积;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又相对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是一种相对适中的脂肪酸。实验证明,单不饱和脂肪酸只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留下来。因而能够降低胆固醇、降血糖、调节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预防冠心病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为两类:
Omega-6系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亚油酸(LA)在体内在酶的作用下,依次产生γ-亚麻酸(GLA)、γ-亚麻油酸(DGLA)和花生四烯酸(AA)等中间产物,进而获得提供正常代谢机能的前列腺素等二十碳酸物质,Omega-6系脂肪酸具有抗血栓、改善糖尿病、降低血压、改善皮肤炎、防止老化及抗炎、抗癌等作用。
重要的omega-6脂肪酸:
LA(亚油酸)
亚油酸在多种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如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LA具有血脂调节、改善二型糖尿病、改善炎症等多种生理活性。LA能够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TC/HDL-C比值、降低LDL-C、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抗炎而有益于代谢综合征改善。
GLA(γ-亚麻酸)
主要来源于植物油中,如月见草油、琉璃苣油。GLA具有杀菌、抗炎、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活性。GLA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代谢、提高脂肪氧化、减少减肥后反弹等作用而有益于代谢综合征改善,同时GLA能够降低LDL以及LDL氧化,减少血小板凝聚、改善血管状况,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Omega-3系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食物中Omega-3系脂肪酸来源相对较少。α-亚麻酸在体内能够转化为EPA、DHA等脂肪酸。Omega-3系脂肪酸具有抗炎、抗血栓、抗血凝、抗心律失常、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还具有调节中央神经系统、提高记忆力等功能。
有三种重要的omega-3脂肪酸:
ALA(α-亚麻酸)
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紫苏籽和亚麻籽是资源丰富的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亚麻籽油﹑紫苏籽油中ALA含量在50%~60%,核桃油、大豆油、菜籽油等油中ALA含量一般为10%。ALA具有血脂调节、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和炎症调节作用。ALA通过降低LDL水平,升高HDL水平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紊乱。此外,omega-3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源性猝死呈负相关。
EPA
主要存在于高脂肪的深海鱼类之中。某些浮游藻类中也含有高含量的EPA。EPA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及抑制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理活性。EPA能够减少血小板凝聚、舒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降低TG水平等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压,同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
DHA
自然界中DHA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和海藻中。DHA是人脑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DHA具有促进大脑发育、防止大脑功能衰退、血脂调节、抗炎和保护视力等多种生理功能。DHA+EPA能够通过降低TG水平、血压、血小板凝聚、炎症、升高HDL,从而有益于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紊乱和高血压状态,同时富含DHA+EPA饮食的摄入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6

其它功能性脂肪酸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普知识的不断宣传,民众对于EPA、DHA等在保护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有了较多的认知。近年来,一些相对陌生的其它功能性脂肪酸也开始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对于MS的预防作用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共轭亚油酸(CLA)。
据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介绍,共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天然存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等)肉及奶中。1987年,Pariza等首次报道在烤牛肉中含有一些新的能抑制诱变的物质,并推测这些物质能一直癌症的发生。随后Pariza等证实并确定了这一新的抗癌物质为共轭亚油酸(CLA)。20世纪90年代中期CLA的抗肿瘤特性得到了试验证实,由此引发了人们对CLA的极大研究兴趣。大量的人群和动物研究证实CLA具有改善体形、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炎症、提高免疫力以及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人群研究更证实CLA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临床研究包含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范围涉及健康人群、代谢综合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等,干预剂量从0.7g/天-19.3g/天,时间从3周到2年,没有发生严重副反应和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化指标变化。国家卫生部2009年第12号公告已批准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可作为食品新原料使用。

7

共轭亚油酸对代谢综合征的健康益处:
改善体形
从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从强调血脂紊乱到重视腹型肥胖,将腹型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指标,可见减少腰围、改善腰臀比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
共轭亚油酸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减脂的效果,其一是减少脂肪形成和阻止脂肪沉积,从而减少脂肪堆积;其二是提高基础代谢、生热效应和促进脂质氧化,从而增加脂肪的消耗;其三是共轭亚油酸能够提高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通过这些节源开流的方式,共轭亚油酸减少了脂肪的堆积,增加了脂肪的消耗,从而真正减少身体脂肪,起到减肥的效果。在减少全身脂肪的同时,因为共轭亚油酸对腹部脂肪有特殊的亲和性,因此能够针对性的减少腹部脂肪,减少腰围和改善腰臀比,从而改变腹型肥胖,有利于预防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
不仅如此,减肥结束后容易体重反弹的原因在于基础代谢降低,使身体耗能减少,很容易能量过剩再次引起脂肪堆积。共轭亚油酸能够预防肌肉分解和促进肌肉合成,若结合运动,其促进肌肉合成效果会更加显著。因此,增加包括肌肉在内的瘦体重,能够维持较高的基础代谢,避免减肥后的反弹。
共轭亚油酸能够通过改善腹型肥胖,帮助减少身体脂肪,从而预防和改善因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导致的代谢综合征。
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硬化
CLA可通过减少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和增加HDL胆固醇,从而改善血脂紊乱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END 


>>>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