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以哲学来回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总被认为是遥远的、艰深的,甚至在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是无效的。也许是为了给哲学正名、也许是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写作方式,最近出版并受到关注的许多哲学书都采取了一种更适合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些写作不再拘泥于那些概念、学派,而是希望以哲学来回答日常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
普莱希特《认识世界》:哲学的非现实魔法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是德国哲学家普莱希特面向大众读者所写作的哲学史的第一卷,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小亚细亚海岸,一直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一代代著名哲学家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对自我、对生活进行着探寻与思考。
不同于一谈起西方哲学中的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就让人觉得艰涩与味同嚼蜡,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哲学书,甚至在一开篇就破除了关于哲学的迷信、主动消解了伟大:
书中从那幅拉斐尔最著名的壁画《雅典学院》讲起,这幅画中呈现了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58位学者名人。作者普莱希特在解读时则指出这幅名作的诸多吊诡之处:首先,27岁的拉斐尔接受委托画画时对哲学一无所知,他被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要求在他的一座新建的住宅的房间中绘制壁画,而这幅画中所聚集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从未信仰过上帝、此刻却济济一堂地聚集在这里装点教皇的新房;而58位学者的形象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圣和准确,通常被认为是赫拉克利特的那位学者有着拉斐尔的重要竞争者米开朗琪罗的容貌,而柏拉图则有着达·芬奇的面容,甚至拉斐尔自己也出镜,他处于画的右前部边缘处,戴着深色头巾。拉斐尔遵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的习惯,把同时代的人偷偷放到历史题材的画中去。
虽然《雅典学院》在后世频繁被提及,也被认为是表达“艺术永远在追求崇高的理性精神,永远在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的典范,但是在其创作之初,不过是“人物和观念在象征与假装之间来回闪烁”。
而离开这幅画,梳理古代文献,我们也会发现古代的非基督教文献中只有千分之一留传下来,也就是只有大约3000个章节;图书馆目录中出现的大约150位古希腊世界的悲剧诗人中,我们今天仅仅还有其中三位的几部作品;具体到个别的诗人,亚里士多德的那些他决定不予发表的文本反而留传了下来,他公开发表的那些东西,几乎全部都遗失了。
作者认为,由此,《雅典学园》误导我们看到的那种一览无余的清晰性,在研究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过程中从没有获得过。而当我们从远处向哲学的这些开端投去带有情感色彩的目光时,这种情感在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里找不到任何倚靠。因此,我们大可以从西方哲学不那么思想化,而是非常人性化的起源处开始自己关于哲学的旅程。
陈嘉映也谈道:“哲学起于日常,但超越日常。在追问意义和真理的过程中帮我们发现问题,社会的问题,人的问题,时代的问题,宇宙、人生、自然等之间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认识世界》中呈现的是一幅不同于教科书的图景,作者在书中首先呈现的是对一切的怀疑与思辨,作者在前言中写道:
人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危险中——即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视为某个特定的哲学流派或者思想学派的代表。然而如前文提到的,按照他们的自我理解,绝非如此。他们不像后来的哲学家那样,努力强化自己的标签、自己的历史身份,而是围绕世界整体而努力。柏拉图既不属于柏拉图学派,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笛卡尔不为笛卡尔主义锻枪铸剑,而是为探索这个世界费心劳力,别无他选。对于一部哲学史的作者而言,这就意味着,要万分谨慎地避免对历史做出归类、贴上标签。那种分类编目的做法常常极为轻易地就掩盖了他真正想要揭示的东西。
因为对于后来被过分推崇的学派、学者们采取一种审慎乃至怀疑的态度,普莱希特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写作,他主张哲学必须走出象牙塔,与大众对话,保持现实关怀。《认识世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大量历史故事。作者认为,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应当在时代背景中介绍和讨论。哲学思想可不是凭空从哲学家的头脑中蹦出来的。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条件。货币的产生,对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审判背后隐藏着派系斗争?战乱时代的哲学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哲学不只是理论,还是时代状况的结果与反映。
将哲学带出象牙塔后,普莱希特也将哲学重新带回生活之中,他认为,“几乎所有古代世界的问题都仍是我们的问题”。哲学不应仅仅是钻研前人文本的学术工作,还应是对行动与生活本身的反思,哲学甚至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汽车爆胎中能得到什么哲学启示?小孩子交换礼物背后又有什么哲学意味?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以一个个与我们切身相关的生活事件为例,普莱希特带我们重新回到生活中,带我们思考周围切近的事物,并在实践中探讨这个永恒的哲学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
威尔·杜兰特《哲学家》:“澄清、点亮和简化了它所触及的一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斯·梅特林克形容威尔·杜兰特的笔触“似乎澄清、点亮和简化了它所触及的一切”。
的确,无论是皇皇巨著《世界文明史》、《哲学的故事》还是在通俗的哲学类导论小书中,“追求明晰、指导现实”似乎都是指导作者写作的最高宗旨。
在其《哲学家》中,作者从浩瀚的哲学家序列中抓了五位典型——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尼采。试图以叙述他们的故事来回答“所谓死气沉沉的哲学能否有相当程度的复苏”并试图“从这五位哲学家的观点中寻求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境况的方案”。
威尔·杜兰特系列
在《哲学家》的阅读中,你很难获得一种扎实的历史感和学术确定性,你甚至也无法获知一位哲学家的全貌,以《哲学家》的开篇《苏格拉底的挑战》来看,作者首先发挥其概括能力总结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历史景观:
“历史是一个不断征服与被征服的循环。一个因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充满活力的民族,在日益紧迫的生存需求的驱使之下,离开自己的家园,朝着不那么有活力的民族所在之地迁徙,征服、取代或吸收它。在一个不那么宽裕的环境中养成的意志和生活习惯,现在迅速地产生了经济上的盈余。这样积累起来的部分资源,在帝国主义的扩张中就成了资本。日益增长的经济盈余,产生了一个有闲阶层,他们擅长奢侈艺术,对体力劳动则不屑一顾。闲暇产生思辨,思辨消解教条主义和陈腐习俗,发展出敏锐的感知,但让人丧失行动的决断。思想,在分析的迷宫中冒险潜行,发现社会背后的个体,剥离其正常的社会功能,转向内在,发现自我。共同利益和共同体的意识日益衰退……”
这是苏格拉底所处的雅典的时代境况、也放诸任何时代皆准。而这一段论述中也引出了“个人主义”这一命题,并有了接下来许多“大胆发言”:
“哲学于人而言,先是一种心理奥秘,进而成为一种社会特征,并产生了个人主义。”
“哲学的兴起,往往预示着文明的衰败”。
“哲学史,基本上就是对伟人为避免社会解体所做努力的叙述。”
“在欧洲的思想史上,伟大的时代,大多是个人主义兴盛的时代。”
作者认为,因为个人主义的扩张和被诡辩家们推崇,苏格拉底所处的世界变得四分五裂,充满了人格混乱的喧嚣,由而苏格拉底提出了“智慧”与“美德”,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没有顺理成章地详细阐释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是转而以随笔一样的澎湃热情叙述自己的观察:在中世纪,官方对美德的概念,是以女性的优雅为标准的。……在本质上,我们的现代德行观念仍然是中世纪的和女性化的。童贞、贞节、夫妻忠诚、文雅、服从、忠诚、善良、自我牺牲,是所有受人尊敬的道德家的口头禅;“至善”就是无害,就是不“坏”。人们被“阉割”,以保证互不伤害。这种无伤大雅的“羞怯”,很容易出现在那些天生没有主动权的人的身上,很容易出现在那些顺从恐惧和禁令的人的身上。这种美德是一潭死水。
威尔·杜兰特更像是为苏格拉底的一鳞半爪的论断结合当下作出详细的笺注,比如怎样看待“自我牺牲”怎样区分“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个人与群体关系怎样嬗变”……苏格拉底成为了我们立论时可以溯源和引用的令人心安的所在。
《哲学家》并不适合那些试图理解古代哲学家思想全貌的读者,作者“以六经注我”的写作像是一场漫无涯际的清谈或答疑,如作者写道的:
有人说“知识越多,忧愁越多”。如果知识的增长是对过去错误的修正那么确实如此。忧愁是对错误的惩罚,而不是知识的增加。但是,生活的乐趣,与其说在于困难的消失,不如说在于困难的克服;与其说在于冲突的减少,不如说在于成就的增长。
当然,现在是我们强调成就而不是沉默的伦理的时候了。此外,决不能把智慧看作幻灭的屈服或意识的虚弱,智慧是适应活动、奔向目标、协调自我的表达和行为。最后,只有当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自己的行为时,把幸福理解为智慧才是合适的。
我们可以猜测苏格拉底两千多年前也是这样在人满为患的广场上毫无体系地闲谈、辩论、给出观点、让思想随风飘散。但是究竟是被柏拉图写进作品中、纪念碑一样的苏格拉底更有效,还是已经随着语言飘零散落在历史中的苏格拉底更真实,我们已无法揣度,那索性就更务实一些吧,不妨就从古典哲学中寻找能够解答我们当下疑问的鸡汤,并在这些弯弯绕绕的辩证中获得一种单纯的逻辑的酣畅。
何怀宏《仅此一生:人生哲学八讲》:让瞬息万变的思绪变得可以分析
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从“轴心时代”开始讲起的纵横捭阖,《仅此一生》只聚焦于人生哲学,选择了关于人生哲学的八个主题来进行讨论。
何怀宏表达过对这本书写作的忧虑:“就哲学的思想和理论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浅了一些,对少年人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来说又深了一些,因而搁置了许久。”这似乎是所有的哲学系学者们写作面向大众的读物时都会有的担忧,但最终何怀宏还是本着一种与年轻人对话的态度完成了这本书。
书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人生哲学?何怀宏给出的定义是:人生哲学是对于人生的系统的思考,尤其是一种反省式的系统考察。人生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之前一直从属于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追求等“终极问题”的伦理学。但是进入平等的现代社会,现代伦理学探讨的中心问题进行了转变:由探讨人们应该如何生活转向人们应该如何行动,即主要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理据进行研究。在多元价值的情况下,现代伦理学提高了对“举证”的要求,且“举证”不再依赖于上帝、权威、常识,而是必须经过理性的论证。
关于人生价值、人生选择这个话题,绝大多数的写作都容易太个人化、经验化,同时也总流于表浅。《仅此一生》中,比起给建议,何怀宏花更多笔墨例举和论证哲学家的观点,因为对于人生选择这样的终极目标是达不成共识的,而没有共识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标准、没有意义呢?
就像很多被工作所累的人主动选择一种“生活在表层”的态度:回家就想躺着,完全不想阅读、拒绝思考任何问题。但你主要有人类的意识,哪怕你拒绝任何主动思考、意识也始终在流动、哲学也始终在发挥着作用,何怀宏例举了这样的场景:
我现在坐在这里。我能看到窗外的蓝天白云,马上回想起了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在受伤之后躺在大地上凝视着天空,他似乎从中看到了一种永恒的东西。但我现在有一个实际的考虑,虽然天晴,风却很大,我要不要去户外的游泳池游泳?我需要马上作出一个决定。于是想去拿手机查今天的气温,我想动却还没动,转念又想到了少年时游泳的池塘,拨开厚草,嬉戏其中,但偶尔也会有看到漂浮在水面的粪便的恶心。这种恶心甚至影响到我现在的情绪。于是不知为什么就不再想这件事了。开始在想我这几个月正打算写的一本书,我开始思考它的结构和思路。但中间的一个题目又使我想起了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一个案件,那是和道德和正义有关,我现在要不要分析这其中的一件事情以做出我的判断?
这是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会经历的思绪片段,而哲学让这种瞬息万变的思绪变得可以分析,比如我们首先可以分析哪些思维是理性的,而理性也还可以再分:有推理的理性,也有归纳的理性,甚至还有敏感的或直觉的理性,有对理念的洞观和顿悟;还可以从归之在人的“意识”名下的种种心灵状态的多种成分如感觉、知觉、直觉、欲望、意志、情绪、感情、思考、推理、回忆、虚构、想象等进行分类;甚至可以套用柏拉图的“欲望、激情、理性”三分法进行分析,并调用自己的身体和行动作出主动的选择。
正如现代伦理学强调“举证”,《仅此一生》最大的阅读体验似乎也是给让读者在关于人生这个太庞大的命题彷徨失据时能够援引借鉴先贤、以获得一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