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初感
这两天,在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故事开头写了一位中年男子抛妻弃子,为了绘画艺术,孤身一人去巴黎潜心画画。不知为何,这个开头让我想到了当年释迦摩尼为了佛学也是抛妻弃子,最后成为了佛祖。
就跟释迦牟尼一样,书中的中年男子最后也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知名画家。可是在这期间,他总共祸害了3名女子。其实,他已经能够做到,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他也应该不需要任何人。可若真是如此,为何还要去打扰他人的生活,甚至他还抢走了一直在帮助他的画商的老婆。他从未有过任何悔过和愧疚之心,只是一味追求自己的理想,按照书中所说,某种力量将他控制了,无法摆脱。
在我们的印象中,真正的艺术家似乎或多或少都有些令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比如,梵高割朵且自杀、尼采自杀,海明威自杀……等等。用牺牲来换取艺术,换取成功,真的就是对的吗?释迦牟尼抛妻弃子,哪怕之后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就真的值得称道吗?
我想,结果的对与错,并不能影响过程的对与错,错的过程能够得到对的结果,可那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对的过程得到了错的结果,也应该是我们所推崇的。
很多事,在我们的一生中,只会遇到一次,如果做了就没有办法重来,打上了标签,刻上了烙印。来时,我们清清白白的,走时,身上到处花花緑緑的,可能就退不了货了。做人,是得要干净些,不光是为了退货,也为了肩上的担子轻些,总是背负着过去,一不当心就被压垮了。
喜欢书中,译者说的,作者并未在月亮或是六便士中选择某一样,个人有个人的选择,月亮或六便士皆可。只是在选择时,我们或许不该太随意,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