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圣贤---王阳明
儒家圣贤---王阳明
公元1506年,明正德元年,王阳明34岁,任刑部主事,相当于个处级干部,由于他仗义执言,上书请求释放正直的言官,触怒了大太监刘瑾,结果被杖刑四十,打个半死,被贬谪到了贵州龙场驿当驿丞。这驿丞就是个小科员,龙场驿在当时是尚未开化的荒蛮之地,生活状态可想而知多么的艰难了。在这样极端艰苦环境下,王阳明以苦为乐,自己动手做饭,种菜,洗衣,砍柴。在逆境中领悟人性。
1508年的一天夜里,他突然从床上跃起狂呼不止,茅塞顿开,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他完全否定了程朱理学,自此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伴随他的人生开挂了。
阳明子是他的号,他大名叫王守仁,浙江绍兴余姚人,自幼聪颖顽皮,不喜欢读书,小时候特别喜欢把小伙伴分成两队由他来排兵布阵相互攻击,乐此不疲。他父亲王华在王阳明十岁时考取状元,是当时有名的儒家大师,书香门第的孩子怎么能不读书呢!王华逼着王阳明勤奋求学考取功名。
王阳明一度喜欢诗词,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随后他对道家养生修仙着了迷,居然在大婚之日不陪新婚妻子,和道士聊了一宿;当流行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时,他想实践一下,对着自家一片竹林不吃不喝呆坐了七天七夜,最后格出来一场大病;他两次会试不第,第三次考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按照父亲指定的道路茫然前行,寻找人生的目标;他志向高远,从小就立志要做第一等德业,什么是第一等德业呢?直到他在1506年遭受到我开头讲的第一次打击后,终于找到了方向:儒释道三个方向他最终选择了儒家。
1510年,王阳明赴任庐陵知县,此时的他踌躇满志,写了一首励志诗: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
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
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澜岂易摧!
到了庐陵这座人文荟萃的城市,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就如同种子落到了沃土里迅速发芽壮大。他到处讲学,广招学生,每次讲学都围坐几百信众聆听,白鹭洲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他常去授课之所。他的知行合一理论的传播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史学家余英时说:“王阳明是通过唤醒每个人的良知方式来达到治天下的目的,他的视线不再投向皇帝和朝廷,而是转注于社会和平民,这是两千年来儒者所未到之境。”
王阳明在地方治理上,利用心学以德服人,抓住民心,布施爱心,以儒家学术为基础,干得有声有色。他平定过赣州的造反,仅用35天平定了宁王之乱,都是用攻心战术完胜,虽然朝廷没有给他论功行赏,还反被小人诬告,但王阳明泰然处之,轻轻划过,只求归隐老家,奈何朝廷不准,他只能继续在仕途路上走下去。
王阳明自从青年时的竹林开悟受了风寒后,落下了肺痨顽疾,到了晚年病情加重已经卧床不起。1527年,广西土司叛乱,他被抬着踏上了平叛之路,不费一兵一卒,靠抚剿并用,文武兼修,靠心理战就消弭了兵祸。此时的王阳明已经残烛耗尽,在归去的路上病逝于船上,享年57岁。直到他死后56年,他才从祀于孔庙,终成儒家圣贤。
他的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高度概括了人性善恶的转化,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也应该学学王阳明,专注于内心,知行合一。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所追逐的东西,十有八九都没啥意义,只有内心强大了,我们才能气定神闲,变得真正强大!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有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