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亭:为避杀身祸 无奈走口外

为避杀身祸  无奈走口外
李新亭

      家乡有段民谣:“狗窝的油糕猪窝的菜,十七八的姑娘在外睡,七八十的老人走口外。”
      父亲走口外完全是被逼无奈。原因是:一九四七年冬,晋察冀边区部队解放了左云城。当时父亲在左云城西街张天喜毡房耍手艺当毡匠。
      部队刚占领左云城军需物品急待解决,毡房被要求给部队加工毡帽和做军鞋用的毡里子。一天上午工休时间,毡房隔壁天主教堂正在进行解放后的阶级斗争诉苦大会,而后又去不远处的钟楼南巷清算汉奸日伪警察队长刘某某财产的行动,此人在三七年日本人占领左云时,依仗日寇势力,大肆敛财,残害百姓、民愤极大。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摇身一变又成了闫锡山保安旅的军官。
      当时解放军部队的一个工作人员见父亲年青力壮就让他下刘家地窖给往上取东西,刘家的地窖东西真多,有金条、元宝、现大洋和大烟土。取了一个多小时,这些财物由部队充公处理,衣服被褥、家具等分给了群众。
      一九四八年春,闫匪军卷土重来,又占领左云城。刘的一个亲戚告密:说父亲给解放军干活了,并下地窖给取东西。可能是共产党农会的人。
      父亲被闫匪军特警组抓获,在特警组监獄受尽酷刑始终没承认是共产党农会的人,特警组密秘调查也没取得证据。最后变卖家产花了一百大洋由张天喜担保释放。
      获释后怕遭刘某黑枪暗杀,我爷爷提议到绥远省口外一个亲戚处避难,这个亲戚就是远在绥远省狼山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祥泰魁区班禅召乡乌兰甲圪素自然村的李直臣。李直臣的爷爷叫李兴民,我爷爷叫李全民。他们是三代以内的重叔伯兄弟,父亲和李直臣父亲是四代堂叔伯兄弟。所以李直臣叫我爷爷称七爷爷,称我父亲叫九叔叔。李兴民在清末民初是做买卖的商人,在口外这个地方置买了土地,好象在祥泰魁的字号里也股份。
      李直臣他们是在一九三七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本人占领左卫城时,为避战乱举家来乌兰甲圪素的,这里有他们的祖产、土地可以生存,衣食无忧。
      那时从左云到乌兰甲圪素的路程全凭人的两条腿走,背着简单的行李,爷爷领着我爹妈,据说我妈还抱着我没见过面的八个月大的哥哥。走了十多天,走到一个叫红沙垻的地方打街休息给孩子吃奶。打开包裹一看,孩子早已全身冰凉气绝身亡。我妈哭的死去活来。没办法,离目的地还很远,把孩子埋了继续赶路吧,就这样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近一个月时光。终于来到这个叫乌兰甲圪素的地方。投奔在李直臣门下。
       在李直臣安排下,爷爷住在李家碾房旁边的一个耳房,父母住在大仙庙不远处的一个看庙小房子里,住处有了安身之所。爷爷他们三口人都是城里人,不会干庄稼活,最初只能给李家干此杂活。既不是长工也不是短工。吃在里边做在里边,管饭没工钱。
       一年后,一九四九年六月我出生了,因为生在后套,取名套生。大仙庙前有一块一亩来地的庙产,李直臣让我家种,负责隔几天把大仙庙打扫一下,爷爷给李家猪圈喂七、八头猪。父亲和一个叫罗二的毡匠合伙耍手艺当毡匠,母亲给李家磨坊打杂工。
       一九四九年平津战役,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起义。同年九月十九日傅作义的老部下绥远省主席董其武受傅的感召宣布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
       一九五零年绥远省进行土地改革,李直臣、李兰亭被订成地主成份,土改工作队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受地主阶级剥削的诉苦大会,我家爷爷与父母因和李家有这层亲属关系,不积极诉苦。又因为土改工作队认为不能认定我家成份,需要公函外调。当时交通不便,邮件函只能靠骑马送达,等盖着大红印章的政府公函到达这里,认定我家成份是贫农时,这里的分发胜利果实已近尾声,听母亲说我家分得了一头三条腿牛和八亩离自然较远的东茅庵附近的一块土地。我小时候不懂的问妈:“牛是四条腿,三条腿的牛能走路吗?”妈笑着说“这牛的三股归咱们,一股是另一家的。”“那咱家的牛哪里去了?”妈说那是一头没调教出来能使用的小牛,卖了两石糜子,咱家拿了一石五斗,另一家拿了五斗。
     俗话说“远女近地家中宝”,土地改革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没有耕畜和农具,耕种时就得和有耕畜和农具的人家以工换工,一年的辛勤劳作所产的粮食,刚夠维持一家四口的温饱。
     一九五三年,二弟出生,奶奶也从老家左卫来到这里,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人口的增加,生活更显得捉襟见肘。
这正是:
风雨飘摇乱世中,
烂事缠身人丢魂。
七八十岁走口外,
三代坎坷一梦同。
2021.1.12
经常抽烟的人咳嗽的人,天喝一杯,烟毒一扫而光。

作者 李新亭
山西左云人
原左云一中体育教师 
已退休 
文学爱好者
厨房的神器来了!多功能电动料理机,8秒碎食,解放你的双手!
(0)

相关推荐

  • 从北京到陶林:一个家庭的时空变迁

    光阴似箭,逝者如斯,许多往事终究会被人忘记,尔曹身与名俱灭,化为灰烬飘荡如烟,然而正如歌声里唱的"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就像一只蝴蝶飞过我的窗口--",有些事情却也是挥而不去,时常萦 ...

  • 崔亚伟丨晒经

    晒经 作者:崔亚伟 故事梗概: 半个世纪的风雨,战争,运动,瘟疫,动荡-- 两代人的爱情,暴力,欲望,思念,孤独-- 一个家族的命运,无奈,挣扎,欢乐,哭泣-- 一 洗马林的玉皇阁在那里矗立500多年 ...

  • 就读这篇 | 蔚文丰: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 蔚文丰 风雨老屋 这些日子太原的天好象被捅了个窟窿,阴雨连日不歇,起初暴雨倾泻而下,这两天变得好脾气了,不紧不慢地下着,连续四五日,就是不停.人们的节奏似乎也象这雨一样变慢了,急办的事 ...

  • 【每天老照片】-1万-3637-1931年 绥远萨拉齐县(今包头)老照片

    分享一组1931年 绥远萨拉齐县(今包头)老照片,拍摄者彭德尔顿. 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1890-1957)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壤科学家 ...

  • 一个没落故事(再续)

    一个没落故事(再续) 文:陈献荣 十一.金英治理家事 奶奶金英是个知书达理聪慧的女人,说话带笑和蔼,她对长辈尊敬孝顺,金英学医的她心态很平和,什么事情都看的云淡风轻.曾老太爷在世时非常看重金英的人品. ...

  • 一个没落的故事

    一个没落故事 文:陈献荣 一. 随记三朝家史 清代年间曾祖太爷爷的先辈们,原本是东北人,因兵荒马乱饥寒饥寒交迫,他们颠沛流离,流落在河南省信阳淮滨县,麻里店集街道停住脚.陈姓家族先的人们用勤奋劳作,在 ...

  • 清明节新的怀念(散文)‖作者:俊生‖诵读:杨帆

    清明节新的怀念(散文) 作者:俊生     诵读:杨帆 清明时节,天总是阴阴沉沉,细雨蒙蒙,似乎谙懂人们的心意. 掐指一算从给岳父母上坟到后来给我的父母上坟已有三十多年了,年年如此.在父亲坟前用手指画 ...

  • 「作家工坊·小说」余毓玺|赠书

    作家新 干线 赠书 李老师是位高中语文老师,他病故不久,儿子李正想重新装修一下住房,将父亲在生前多年精心收藏的很多中外名著,和其它书刊收拾起来,装了大大的两麻袋,要拿去当废品卖掉. 李正刚把两麻袋书拖 ...

  • 老家是个绝美的传说

    小编的话:本文作者王华晨,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居山东济南. 很小的时候,在草原吱吱呀呀的勒勒车上,在棉绒绒的毡包里,或者在春季放牧小羊羔的闲暇,时常听母亲说起,我们的老家在山西,那是个有好多乡里乡 ...

  • 《浩气长存》之:觑睨绥远(15)

    专家解读:国际风云,财经动态,买楼装修,神话故事,人生修养,家长里短 原创:<浩气长存>之:觑睨绥远(15) 作者:潘运明 为保证内蒙古军政府的财源,田中隆基与德王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将以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