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情景今无存
整理旧文的时候,翻出了这一篇。只是看到题目,心跳就加快了。
实在难以想像,距离那一个晚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
同样难以想像的是——彼时情景如同昨日,依旧历历在目,依旧令人心潮鼓动不已……
又至伊汤中
——香港初中学生英语音乐剧《Oliver》观感
香港姊妹校是第二次去。其他游览都属配角,一行人满心期待着的是一场演出。只为这一场演出,赴港的学生早早地做起了“功课”——从礼仪到英语不一而足,学校、老师和家长更是酝酿、联络、策划,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只为观看一场姊妹校学生的演出,实可谓兴师动众。
去了,看了,才知道是怎样一场演出,才发现为此给予怎样的尊敬都值得。
这是一出剧,一出英语音乐剧,一出演职人员全是学生、台前幕后都由学生担任主角的英语音乐剧,一出集全校之力耗时一年筹备排演,而今租用正式大剧场,把整个剧场、整场演出、整个晚上都隆重地完完全全交付给学生的英语音乐剧——《Oliver》(即《雾都孤儿》,香港译作《孤雏泪》)!
到处是学生,到处是微笑,到处是略显紧张的矜持,到处是骄傲的忙碌,到处洋溢着欢欣与自豪。这是孩子们的盛大节日,家长与来宾盛装出席,作为宾客被彬彬有礼地接待。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每个位置上都有负责、尽职、对自己的工作了然于心的学生。
一进剧场,就被海报吸引。精美的巨幅海报匠心独运,居然出自学生的画笔,其他未入选的学生海报作品印成较小的画幅,同时展出。
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我们就被礼貌地牵引到另一边,学生轻轻为我们佩戴徽章,贵宾腕上更被系以彩色丝带——这枚精致的徽章也是学生设计并外请厂家定制的,与海报的主体部分暗相呼应。
接着便有学生礼貌地询问我们是否要支持义卖活动。看时,原来是演出纪念T恤,30元一件,不设找赎,美丽的图案系徽章的发展,分三色印制在纯棉的黑色T恤上,服装尺码齐备,服务周到而轻捷。
当然应者云集,吸引了大量的善款,而小售货员们始终忙而不乱,笑容可掬。这样周密而富鼓动性的推广体系,居然也全由学生策划并实施。
不可不至后台。人很多,脚步急促却不慌乱。一部分人去吃饭,一部分人在化妆。迎面一人身披一件灰暗的破大衣,头发花白,足下趔趄,一派颓唐。
我们正在惊异学生天地中何以突然出现这位老者,伊汤中的陪同老师已经微笑着开始介绍他:“这孩子叫叶耀东,是初二的学生,参加过上届音乐剧《绿野仙踪》表演。因这一段经历而对表演情根深种,利用假期自己去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这次又来竞争参演新剧目。因为演技精湛,将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呢。”
老师的语气中满是赞赏,我们也连连称奇。待想请他合影一张,请求却说不出口——他对我们一行人视而不见,显然化妆甫毕便入戏中矣。
看着小小的他,忽然想起周星驰想起张曼玉,他和这些星光熠熠的前辈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演员”,都有一份同样的执著心境啊。
一架又一架的衣服排列着,打着时代和地域的烙印。
一个不知名的孩子看到我们充满疑问的眼神主动开了口:“这些服装有些是租的,但是大部分租不到,我们就发动同学到处找,向家人借,借来之后根据剧情需要来改;有的是我们认真读原著、上网搜索参考,然后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亲手做的哦!”
我大吃一惊,细细看去,竟分辨不出何者租借何者手制。那个孩子抿着嘴得意地笑起来了。
转去另一间屋子,赫然见到小山一样的鞋子和成捆的手套,原来这里专门负责管理群众演员的服装,管理员当然也是学生。两个女孩子管理着这些令人眼晕的服装,尺码型号丝毫不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走回来,演出还没有开始,专门负责接待来宾的“校园大使”怕我们等得心焦,建议去看道具和布景。
于是我们邂逅了一只外焦(诚然!)里嫩(不知确否?)令人垂涎三尺的火鸡,一个香喷喷的水果蛋糕——居然都是孩子们用泡沫塑料等寻常材料妙手制作而成!
还看到那几堵装着轮子的“墙”——两人高的“墙”们其实是木板,板上覆纸,学生奇想妙思无穷,竟然拿长方形海绵蘸了颜料,一下一下拍满整块木板,于是一面立体感强、艺术感觉上乘的街墙便兀立眼前了。
说来容易,做去未必简单,这几面墙是经孩子们数度返工而成,为的就是获取最为逼真的舞台效果。
后来看到学生专门为演出编辑的小报,忍不住想撷取几段:
道具班有很多同学都是主要负责做一只发泡胶火鸡。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要像一只火鸡的形象,我们足足用了三日才可以完成这件作品!希望在音乐剧公演时,这只鸡可以出场。
——一孝班 阳日泉
我在音乐剧中担当舞台管理,分别有灯光、麦克、道具、音效等。而我负责的是转境,把椅子、长桌等放在合适位置。我在左边,每到要转境的时候,我和其他舞台管理的人员都要辛苦地把逐个东西搬出来,有些不要的就要搬入去,真是非常辛苦。而其他舞台管理人员,他们要做一些比我更辛苦的工作,所以大家也有为这音乐剧努力。
——一平班 李景浩
(注:“一”指年级,中一相当于深圳的七年级;而同一年级中各班以“仁”“孝”“礼”“义”等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命名。)
读着这些孩子朴素的心语,仿佛看到他们在舞台后的阴影中忙碌的样子,内心充满了感动。
忽然念及我们带来的十数名学生俱已不见,不禁一惊,却原来是被另几位“校园大使”自行带去交流,正聊得兴致盎然。
我留意这些小“大使”,发现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文雅而不失活泼。问起音乐剧,问起学校,他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在我们之间,毫无长幼、师生之分,只有宾主之别。就是这些孩子,以坦然大度的风范、闪动光芒的眼神、自然的微笑和手势,将我们一行人妥贴地安顿与陪伴,真令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音乐剧终于就要开始,所有的来宾开始在学生的示意下排起队来。
而我们的小管理者显然要操心更多,他们手执对讲机内外联络,在等候剧场内的学生完成最后的调试。
直至一声令下,我们被许可入场,被带到指定的位置上乖乖坐好,发现细心而又洞悉观众心理的孩子们已经在每个座位上放好了小报、意见单、纪念票券等物,还有一本极为精美的小册子。
于是,在最后的等待时段里无寂寞之虞,亦不会过于喧闹,手中有“校长寄语”、“导演的话”、“故事大纲”、演出人员及幕后支援小组名录,有“英语音乐剧学生文章分享”,观众已经开始沉浸和酝酿。
演出开始了,本来存念要留几张剧照带回去给同事欣赏,却没有举起相机。我很惭愧地忘记了记录的使命,任由剧情和孩子们牵引,和他们一起短促地欢笑,继而陷入深深的悲戚,我的情感被极具震撼力的音乐剧袭击了,全然放弃了抵抗。
况且,就算拍照,又如何呢?再高端的摄影器材在孩子们的表演面前都会显出粗陋!
那幼嫩而传神的童声,那认真而稚拙的舞蹈,那些表情、眼神、手势、步履,那些腔调中的情感、姿态里的表达,每个人表演的自信、入戏,群体登台时的动感和谐,布局、站位、唱功、念白,真是叹为观止!
观众不一定都懂英语,但是并没有障碍,一样沉溺,一样悬心!
我无法不关注“费金”——小偷党的头目,他的扮演者就是曾与我们擦肩的叶耀东,他的表演绝不输于某些所谓明星!
这个角色中凝结了他的理解、领悟和心血,而他的身影上聚焦了全场观众无法转移的目光——充满着惊讶、欣赏和钦佩。
是的,他显然有天分,然而更惹人注目的是他的勤奋,最令人深思之处则在于,他的天分是学校发掘的,他的勤奋是被学校的活动唤起和催生的。
是这所学园、这些富有激情和行动力的老师作为一种巨大的助力,使这个孩子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焉知,这不是他未来的人生?
有时候,不知不觉间,我们竟拥有可以影响一个少年一生的能量。当我们发现这一点以后,是不是该更慎重?该不该为孩子们思考更多、创造更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考验?
中场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很忙。负责媒体制作的学生抓住机会采访深圳的学生和老师,话筒摄影摄像机俱全且操作娴熟,一望可知非一日之功。
而我们也急于和姊妹校的老师们做进一步的沟通——原来,这出音乐剧是由600多学生和一些老师共同完成的,在整整一年的准备时间里,学校的一切教学都围绕这个专题进行。
《雾都孤儿》中译本和英文版就作为国文课和英文课的指定阅读材料,手工课学习制作道具、设计缝纫服装,美术课学习海报的设计绘制,音乐课欣赏借鉴经典音乐剧表演,就连上课铃声也换成了相关的旋律!
以一剧牵动各学科,全校行动,全方位整合,音乐剧表演直接受益,而学习目标清晰,动力更劲,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既可迅速得到验证和发挥,享受成功的快感,又在学生的人生中伏下了更深远的影响。又兼排练基本是在老师和导演的点拨之下以长带幼完成,排演的过程便也成为学生秩序建立、同伴友谊形成、对学校与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身位置、能力及责任确立的过程。可谓一石数鸟。
还是听听孩子们的话吧:
我校每年都会筹办音乐剧,究竟原因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认为练习的时间很长、很辛苦。但这一切,其实都是为我们而做的。试问有什么是不下苦功便成功?……这个音乐剧就像一只小鸟一样,要在小的时候学习飞翔,到长大后便能振翅高飞了!所以我认为这音乐剧是一种学习。
——一忠 吴君倩
这次音乐剧虽然我只是担任舞台设计的成员,而不是主要角色,但我从这个音乐剧得知了团结的重要性。我要设计所有的道具,如面包、书本、食物等,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假如我们做的道具不够好,观众看到的话,便会非常失望。那是因为同学们、观众们、老师们和家长们对我们的期望十分大。
——一孝 郭志鸿
和主人公相比,我们幸福得多,我们每天大吃大喝,想玩什么都行,生活有无限的欢乐及幸福。……在我们身边,往往也有生活在不幸中的人,我们是否留意过呢?我又是否试过关心他们,放下自己的看法,用别人的心来体会关怀他们呢?
——一和 吴嘉妍
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真的在这出音乐剧中获得了成长。
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开始谢幕。
我吃惊地看到整个舞台成了孩子们的海洋,一层又一层的笑脸是最耀目的波浪。
群众演员、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员、手铃、非洲鼓演奏者次第登台,校园布置、舞台设计、舞台管理、道具制作、媒体制作、校园大使、校内推广小组、顾问团队、音乐总监、编舞、剧本修订、音乐剧统筹、场地统筹、服装统筹、家长义工统筹等人员分别亮相。
主要角色在台上一再向这些同伴鞠躬致谢,并挥动手臂,示意观众将敬意献给他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出现在台上,每叫到一个岗位就伴以热烈的掌声,于是你就可以看到从剧场的各个角落飞跑登上舞台的孩子,小脸兴奋得红彤彤的,满含笑意地来到聚光灯下,谦逊而自豪地接受大家的一份谢意。就连实在无法离开岗位的灯光、摄像等同学,也得到了同伴和观众专门朝向他们而发的热烈掌声。
直到最后的最后,校董、校长和一些承担辅助、指导工作的老师才来到台上,校长的发言不过一分钟,孩子们才是当之无愧的主人。
我一直在鼓掌,手拍得很疼,却仍无法表达心意。我心里充满了对这些孩子强烈的疼爱、欣赏和尊敬,同时涌上深深的羞愧和自责:学府的学生在能力上比姊妹校差吗?我们给过他们足够的机会吗?我能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学生如此骄傲、欢欣,成为自己学习和整个学校的主人?
音乐剧的导演陈力生先生说:“人生——有人会选择平淡无风浪,有人会选择不断寻找新的挑战。两者没有对与错之分。而我选择后者。因为我觉得人总要不断往前走,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挑战,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姊妹校香港伊丽莎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校长姜远群女士说:“人类的文明是由梦想建构而成。我们今天能享受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人敢于梦想,有人肯为梦想付出,有人乐于享受让梦想成真的过程和结果。在让梦想成真的过程中,我们发挥出连自己也不知晓的潜能,接受和征服自己的弱项,经历种种学习体验,创造一个不同层次的自我和大我。学校,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说得真好。
怀着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忐忑,我去查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
原来,香港伊丽莎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始创于2005年,我们2008年10月到访观演时,距离它建校刚满三年。
时任校长的姜远群女士是学校第二任校长,她在任职三年后离任。
该校由创校初期每年举行一次英语音乐剧演出。现任校长朱国华于2011年上任后,以校方资源调配为由终结此传统。
彼时情景,今无存矣,唯有余波久久振荡,让我的一颗心感奋又惆怅、低回中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