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名家王乐亭2

8.郁证

例1:王某,女,43岁。初诊日期:1974年3月25日。

自述平素多思多虑,好生闷气。近半年来,心情苦闷,突然语言不利,说话吐字不清,自觉舌根发硬,舌头发短并向舌根部收缩。胸口堵闷,饮食无味,食后脘腹胀满。半年来一直不能工作,精神萎靡不振,睡眠差,多梦,二便自调,月经尚正常。曾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中西药治疗未效。面色黄,体瘦。舌苔薄白略干,脉沉细弦。

【辨证】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处方】

老十针方加减:中脘、气海、天枢、内关、章门、足三里加廉泉。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按上方治疗6次后,说话较前流利,腹胀堵闷渐轻,睡眠仍差,夜卧多梦,有时因噩梦惊醒。改用五脏俞加膈俞方,每周针3次,连续2周。针后精神好转,语言较前流利,舌体发硬、收缩现象基本消失。取穴如前,两套配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5月25日复诊:每晚能睡8小时,胸闷已大减,有饥饿感,饭后腹胀亦减轻,按原方继续治疗。6月21日复诊,症状基本消除,停止治疗。半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例2:韩某,女,40岁。初诊日期:1979年4月10日。

胸胁胀闷已半年,去年10月份,因与同事发生口角,开始觉得胸中堵塞,服舒肝丸未见好转,日趋加重,胃脘及两胁发胀,背部酸沉,饥不欲食,不易入睡,不能仰卧,久立则心烦意乱,周身无力,头晕,大便干燥,小便正常。下肢有轻度浮肿,体胖,舌苔白腻中心稍黄,舌质绛,脉沉滑。

【辨证】

肝失条达,木郁土壅。

【治法】

疏肝健脾,宽胸理气。

【处方】

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隔日针治1次。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治疗3次,胸部堵闷减轻,胁肋仍胀,睡眠尚差,再改拟处方如下:

方1:五脏俞加膈俞方。

方2:老十针方:三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每组方连刺2次,针治1个月,胸中堵闷已除,胁胀消失,睡眠、纳食均好,劳累时头晕、心烦。再以前方加百会、膻中、风池,继续治疗6次,诸症均除。

例3:金某,女,50岁。初诊日期;1963年9月14日。

心悸、失眠半年。患者于1963年3月由于忧虑,加之操劳过度而致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力减退,曾服中药效果不显,近来仍感头晕头胀,饮食减少,大便干燥,小便正常,面色黑而无泽,体瘦。舌质淡,舌尖红,语声无力,脉沉缓。辨证】

思虑过度,心脾两伤。

【立法】

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处方】

方1:神门、内关、中脘、气海、章门、足三里、三阴交。

方2:五脏俞加膈俞方。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治12次,失眠、心悸、气短大为好转;又继用上法治疗1个月,症状皆除。

例4:李某,女,32岁。初诊日期:1967年11月7日。

失眠多梦已3年,伴有头晕、头痛、心悸、气短、健忘等症。劳累后则诸症加重,手足经常发凉,饮食尚可,二便自调。面色无光泽,体瘦,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

心脾不足,阳气虚衰。

【治法】

补益心脾,温阳安神。

【处方】

方1:神门、内关、百会、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灸)。

方2:五脏俞加膈俞方加风池。

两组配方交替使用,隔日1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刺6次,诸症好转。继以上方治疗6次,症状大减。再继续针灸4次,痊愈停诊。随访2个月情况良好。

例5:刘某,女,30岁。

患者自觉颈部发紧,咽喉部发堵已数月,两手指挛缩不能伸展,情绪紧张则手指挛缩加重,经服西药未效。睡眠、饮食尚可,二便自调。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弦。

【辨证】

肝郁气滞,筋脉失养。

【治法】

疏肝解郁,濡润筋脉。

【处方】

天突、膻中、内关、合谷、太冲。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针治5次,胸闷、颈紧、咽喉发堵已减轻,手指仍有时拘紧。再用上方加中渚,继续治疗5次,诸症皆除,临床痊愈。

【按语】

中医所谓郁证,系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病证,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神志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以及咽中如有硬物梗阻(梅核气)、失眠等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谓“郁”者,滞而不通之意。郁证又可诱发其他病证,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人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如若人之情志失常,则首犯气机,气病及血,气血同病,则变生多端。古人有“六郁”之说,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等。百病又以气为先,故气郁首当其冲,继而血、热、痰、湿、食诸郁接踵而来。王乐亭教授治疗本病多采用其经验方“老十针”方。例1证属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老十针”加廉泉施以泻法。因患者伴有语言不利、吐字不清、舌本发硬,故加用廉泉以利舌本,标本兼顾。针治6次,说话流利,舌硬好转,余证减轻,再用五脏俞加膈俞,共针治2个疗程,诸症消失。例2证系肝失条达,木郁土壅。治以疏肝健脾,宽胸理气,方用“老十针”,经治3次,症状减轻,再配合五脏俞加膈俞,经治1个疗程,诸症消失,仅遇劳累时有头晕、心烦,故以前方加百会、膻中、风池以清头目,宽胸理气。继治6次,诸症均除。例3证系劳思过度,心脾两亏。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用“老十针”合五脏俞加膈俞化裁,加用神门、三阴交以宁心安神。经治2个疗程,病症痊愈。例4证系心脾不足,阳气虚衰。治以补益心脾,温阳安神,仍用“老十针”方,五脏俞加膈俞方,加用神门、三阴交宁心安神;百会、神庭、风池以补脑醒神;灸关元温肾助阳。经治1个疗程,症状大减,继针4次而停诊,半年后追访,已获痊愈。例5以颈部发紧、咽喉似堵、手指挛缩不能伸开为主要表现,证系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筋脉失养。治以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濡润筋脉。方用天突、膻中、内关、合谷、太冲。其中合谷、太冲以开四关;膻中、内关宽胸顺气;天突理气降逆,针治5次症状缓解,因手指时有抽紧之感,再以上穴加中渚,活络缓筋,诸症全除。

本组5例郁证,除例5外,前4例均以“老十针”或五脏俞加膈俞方为主,单独使用或交替使用,或前后续用,治疗着眼于整体功能的调节,并以调理肝脾为中心,足以说明王老对于上述经验方的灵活运用和独到之处。

9.脏躁症

例1:王某,女,17岁。初诊日期:1967年7月31日。患者近1个月来,因情志不遂而失眠,胸闷发憋,爱哭,喜怒无常。严重时则抽搐,四肢僵直,精神呆板。往往在忧思多虑之后易于发病。纳食量少,二便、月经尚属正常。舌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

肝郁不舒,发为脏躁。

【治法】

疏肝解郁,宽胸理气。

【处方】

方1:膻中、中脘、气海、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

方2:五脏俞加膈俞方。

两方交替使用,隔日1次。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按上法针治5次,胸闷憋气减轻,2周来未发抽搐。继用上法治疗3次,胸闷已除,睡眠安好,精神好转,谈笑自如。投以平肝舒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共计20丸,临床痊愈。

例2:聂某,女,29岁。初诊日期:1968年5月21日。

患者1个月来哭笑无常,头晕,失眠,烦躁,胸部堵闷,多思,多虑,多疑,善太息,精神恍惚,易惊恐,食纳无味,大便干,小便黄,表情淡漠。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辨证】

肝郁气滞,发为脏躁。

【治法】

疏肝解郁。

【处方】

百会、膻中、内关、合谷、太冲。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按上方针刺2次,胸部堵闷大减,仍有精神恍惚,有时在室内无目的地走动,不愿与人接触。再用上方针治4次,胸闷已除,烦躁情绪大减,哭笑失常未再发作。停针观察。经追访未再发作,并已参加工作。

例3:孔某,女,30岁。初诊日期:1967年8月12日。

2年来,因情志不遂而致精神恍惚,胸闷发堵,急躁不安,哭笑无常,多疑惊恐,有幻听,夜寐不安,易醒多梦,头胀痛,四肢乏力,食欲差,月经后错而量少,色紫。面色黄白无泽,舌苔薄白微腻,脉沉细。

【辨证】

肝郁不舒,心脾两伤,发为脏躁。

【治法】

补益心脾,疏肝解郁。

【处方】

方1:五脏俞加膈俞方,加百会。

方2:中脘、气海、内关、三阴交、神门、足三里、太冲。

两方交替使用,每周针2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刺2个月,幻听消失,情绪比较安静,悲伤哭泣减少,睡眠好转,夜梦减少。继续针治2个月,悲伤多疑显著减少,睡眠显著好转,心情愉快。再以原方治疗2个月,余症消失,临床病症痊愈,停诊观察,恢复原来工作,未再发作。

【按语】

中医所谓脏躁症,相当西医的癔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本症多因情志郁怒,思虑过度,悲哀动中,以致气机阻滞,或因气火痰邪,上蒙清窍,扰乱心神,脏阴耗伤而致。临床除表现为无故悲伤、哭笑无常、精神失常外,甚或出现肢体瘫痿不用等。王乐亭教授治疗此证以合谷、太冲为主穴。此两穴为四关穴,合谷为气关,太冲为血关,双侧同针以开四关,有启闭解郁、宁心安神之功。配合五脏俞加膈俞方,以调理脏腑,平和气血阴阳。另外,随证加减其他穴位。本组三例均因肝郁不舒而诱发,临床证候同中有异,故治法也不尽相同。例1除见有一般脏躁症状外,伴有四肢抽搐、僵直、精神呆板,故加用中脘、足三里以调中和胃;膻中、内关以开胸顺气,气机调达则抽搐得以缓解;气海为调理气机之要穴,诸穴相配以调气机,继服平肝舒络丸以巩固疗效。例2症状较轻,仅用合谷、太冲、内关、膻中四穴,因其伴有头晕,故加百会以醒神健脑,共针6次而愈。例3因病程日久,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疏肝解郁,首选五脏俞加膈俞方,再配合其他穴位,加用神门、三阴交,养心安神而获效。

10.癫狂

例1:钱某,女,27岁。初诊日期:1967年9月。

家属代诉:3日前与其兄发生口角,当晚回宿舍,烦闷不语,欲哭,夜卧中哭醒,次日曾给予镇静剂,药后昏睡半日,醒后双手不时捻搓,喃喃自语,双目发呆,亲人问话也不理睬,拒绝服药。两天来夜不得眠,强迫进流食,大便3日未解,尿黄量少。月经昨日来潮,色正常。面色黄,默默发呆,脉沉弦。

【辨证】

肝郁气结,痰扰神明。

治法】

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处方】

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人中。

留针30分钟,起针后点刺环跳。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起针后约40分钟,患者闭目不语,似睡非睡,约2小时进入熟睡。次日上午复诊时称,昨日3点以后睡眠较好,晨起仍不答话,仍是哭泣,两目发直。改针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膻中,治疗3次,患者能自行回答问题,答话切题,但语言较少,昨天约进食2两面条。继用上穴治疗,针治5次,精神好转,表情如常,目呆消失,自觉尚有胸闷。继用以上方再针3次痊愈。

例2:金某,男,55岁。初诊日期:1964年4月。

家属代诉:5天前与其家属发生口角,自己生闷气,晚餐未进,彻夜不眠,自言自语,喋喋不休。次日突然发狂,急躁,悲哀,奔走,登高,不避亲疏,不知痛痒,家属将其锁在屋内,患者毁物砸窗,遂将其手足绑起悬梁。临诊探望时,仍被绑缚,双目直视,骂人,屎尿不避,净洁污秽不知,见人即挣扎欲打,喃喃自语,无法制止,昼夜不眠,3日未进饮食,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

五志过极,火郁痰凝,蒙闭心窍。

【治法】

醒神开窍,泄热镇静。

【处方】

人中重刺。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重刺捻转不留针。十宣放血,百会、大椎、长强、委中重刺。

【手法】

泻法。

治疗经过:针后患者躁动缓和,遂松绑安卧,即刻入睡。次日晨起吃半碗粥,另加安眠药2片,很快入睡。下午复诊取穴:人中、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内关、中脘、气海点刺不留针。按上法每日1次,针刺2次,患者能礼貌接待,让坐,说话已有伦次,未再打人骂人。但双目时有发直发呆,尚能配合治疗。取穴百会、大椎、长强、委中、涌泉、内关伏卧针刺,留针30分钟。按此方治疗,隔日1次,连续4次。5月上旬复诊时,症状大减,问答切题,饮食正常,每天可以入睡4~5小时。改用五脏俞加膈俞方,隔日1次,继针6次,诸症消失,精神恢复正常,追访数月,一切正常。

【按语】

癫狂属于神志失常病证。癫证表现为哭笑无常,语言颠倒错乱,或沉默痴呆。狂证表现为狂妄多怒,躁动不安,喧扰打骂。《灵枢·癫狂》中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癫狂的发生主要由情志所伤。气滞痰阻,痰气上逆,闭阻心窍,以致神志失常。气郁引动痰浊者多发为癫;气郁化火,痰火而致者多发为狂。癫狂证有阴阳之分。癫证属阴,多静;狂证属阳,多动。若癫证经久,痰郁化火也可以转变为狂证;狂证既久,郁火渐得宣泄,亦可转变为癫证。

例1为癫证,属于肝郁气滞,脾运失调,湿聚生痰,痰气交阻,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故而见有沉默哭泣等症。治以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开四关以解郁理气。劳宫功能清心开窍,使用透刺法以加强清心开窍之功。点刺环跳平肝降逆,取涌泉滋水制火,开窍醒神。取人中醒脑开窍。后期以“老十针”方加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而收功。

例2为狂证,属于郁怒化火,肝胆火炽,痰火壅盛上扰心神,故见狂躁易怒,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打人毁物等症。由于狂躁不羁,被绑缚悬吊,说明家属实在束手无策。在治疗时重刺人中以醒神开窍;合谷、太冲、劳宫、涌泉开窍清泄肝热,安神定志。十宣放血,清泄火邪,宣闭开窍。方中百会、大椎、长强为督脉穴,均用泻法,以泄阳气而降逆气;取委中以疏泄足太阳经之热邪。待证势平缓后,取中脘、气海、内关以理气宽胸,调理脾胃。取五脏俞加膈俞,调五脏益气血,安神定志,疏肝解郁,理气化滞。通过针刺调治,五脏调和,气血畅通,神能守舍而宁静,狂证自愈。

11.痫证

王某,男,18岁。初诊日期:1974年4月。

家属代述:患者于7年前曾持续发高热3天,经治疗烧退。半个月以后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四肢抽搐,两目上吊,口吐白沫,舌尖被咬破,抽止醒后嗜睡。1个月发作2~3次,经某医院诊为癫痫。服用苯妥英钠和中药,发作次数减少,但近1个月来发作较频繁,每次发作持续2~3分钟,醒后头痛,困倦、自觉记忆力减退,学习很吃力,思考能力迟钝,夜卧尚安,二便正常,精神萎靡。面色黄,身体瘦弱,身材矮小。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滑。

【辨证】

热灼伤阴,肝肾阴虚,虚火扰神。

【治法】

滋补肝肾,镇肝安神。

【处方】方1:鸠尾、中脘、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方2:督脉十三针方。

两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根据患者以往发作的大致日期,于发作前10天连续针刺5~6次,即停针观察。下个月按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针后结果,第1个月犯病1次,但日期推迟5天,发作情况尚无明显变化。第2个月犯病1次,日期向后推延10天,发作时症状减轻,醒后头痛、疲乏感稍轻,可以自行缓解,不必卧床休息,1~2小时后,即恢复正常。第3次发作与末次发作间隔将近2个月,发作后见有头晕、体乏。以后间隔5个月未犯病,仅感心里难受,头脑发乱,卧床休息片刻,睡醒后症状即消失。以后间隔半年仍未犯病,去农村插队2年,分配工作。1978年随访时,一直未再发作。

【按语】

癫痫是一种阵发性神志失常的疾病,俗称“羊痫风”。临床特征是突然仆倒,口吐白沫,尖叫,四肢抽搐,发作过后如常人。发病的原因,主要为风、痰、火、惊所致。

王乐亭教授治疗痫证常用穴如下:鸠尾、中脘、气海、内关、三阴交,或用“督脉十三针”方。发作时用泻法,平时用补法。发作神昏时则用人中、太冲、合谷醒神开窍;若见抽搐不止,再加涌泉、劳宫以清泻心火、凉血息风;若见突然昏仆、气闭、面白、脉乱,则用回阳九针急救,使之复苏。关于回阳九针,王老曾编以歌诀:“人中合谷与太冲,中脘内关三里通,针后还是不苏醒,阴交涌泉和劳宫”。其中,三里是指足三里,阴交是指三阴交。选用“督脉十三针”方,旨在清泄风阳,使之气逆和降,醒脑安神。取“老十针”方加减以宽胸降痰,调理脾胃。另外,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穴,功能为定志安神;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功能为养血柔肝,健脾滋阴。所选的穴位与处方均围绕调理肝脾肾三经功能而设,并且配合安神定志、镇心安神之法。

另外,他在临床上曾遇到过一男性癫痫患者,患病已3年,久治不愈,后来经某针灸医生灸其中脘50壮而愈,至今数年未犯。后来王老用于一位妇女患者病程已10年,亦灸中脘50壮而愈。故作为小经验介绍,不妨一试。

在总结治疗癫狂痫的经验时,他自己曾概括为以下四套方法:

(1)疏风、镇痉、定惊、安神、开窍法:

方用百会、风府、大椎、身柱、人中、合谷、太冲。

(2)清心包、调肺脾、通经络、止抽法:

方用鸠尾、后溪、神门、少商、隐白。

(3)强心、解郁、健脾、降浊、化痰法:

方用巨阙、风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4)滋肾、平肝、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法:

方用心俞、肝俞、肾俞、间使、劳宫、涌泉、三阴交。临证时,可以根据病情辨证选用。

12.淋浊

刘某,男,60岁。初诊日期:1978年3月。

患者发烧5天,近2日来小便不畅,尿道灼痛,小腹发胀,腰部酸楚,四肢无力,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因尿潴留,曾导尿1次,服药未效。平素血压偏高,曾患半身不遂,但已基本恢复。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辨证】

肾气不足,精气亏耗,发为淋浊。

【治法】

补肾气,益精血,助膀胱气化。

【处方】

方1:百会、气海、中极、关元、归来、中脘、三阴交。

方2:肾俞、上髎、环跳。

两方交替使用,每日1次。

【手法】

均用补法。

治疗经过:经治5次,诸症消失,小便通畅,停诊观察。

【按语】

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浊范畴。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热下注,虚证多因肾虚所致。患者年逾花甲,阴阳俱虚,肾气已衰,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癃闭不通。治取“任脉十二针方”加减,补阴和阳,以助膀胱气化。方中百会助阳益气,使阳气能以下行,实乃病在下取其上之意;中脘、三阴交育阴益精;三阴交配中极、关元益肾阳补肝阴,配归来温经,活血通络;气海为下焦之要穴,功能为益气理气;肾俞补肾之阴阳;上髎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为局部取穴,以通利膀胱经气,专治小便不利;环跳为足少阳胆经穴,肝胆相表里,肝经环阴器抵少腹,取环跳因其与病位相近,使之气至病所而前后呼应。此为王乐亭教授治疗小便不利之经验用穴。进针后,针感需放射至前阴部,方能获效。

“任脉十二针”方,是王老的经验方之一,由任脉之承浆、廉泉、天突、紫宫、膻中、鸠尾、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十二穴所组成。任脉为“阴脉之海”,足三阴经、阴维及冲脉均在腹部与任脉相会。故本方能调理冲任,补阴济阳,疏通气机,开胸宣肺,升清降浊,调和肠胃。方中承浆穴为手足阳明经、督脉、任脉之会,功能为调理阴阳;廉泉为阴维、足少阴肾经、任脉之会,又为足少阴肾经之结穴;天突为阴维与任脉之会,能调五脏之气。此三穴配紫宫能调理阴阳,清热开胸,顺气降逆。膻中为手太阳、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与任脉之会,又名上气海,为心包经之募。《难经》说:“气会膻中”,是心之宫城,功能为调气开胸;鸠尾功能为清心包之痰热,镇惊安神,配膻中能增强开胸顺气之功,配天突能清化痰饮;三脘、气海、关元、中极理脾胃助运化。本方为中风十三治法方一。根据其组成及方义,王老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不仅用于中风,而且用于因气机失调导致的其他病证,如呃逆、小便不利等。对于实证多用泻法,虚证多用补法,如胃寒呕吐加灸膻中、中脘、气海;胃热盛则泻上脘、中脘、下脘;肝火旺者泻中极。本例为肾气不足、精气亏耗而发为淋浊。故取“任脉十二针方”加减,以补阴济阳,助膀胱气化,以通调水道而小便自利。

13.癃闭

例1:郝某,女,28岁。初诊日期:1960年5月。

患者产后2日小便不通,产后尿闭,小腹胀痛,头晕眼花,精神倦怠,食纳不多,夜寐不安,大便3日未解,少腹胀满、拒按,呼吸急促,呻吟不已,体瘦,面黄无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

产后气血两虚,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

益气养血,以助膀胱气化。

【处方】

龙门、中脘、足三里、太渊、阳陵泉、气海(灸)。

每隔10分钟捻针1次,留针40分钟。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起针后即排尿少许,当晚排尿数次,但仍不畅利。次日继续针治,先点刺秩边,使之针感达于前阴部然后起针,再针灸以上穴位。二诊后尿量增多,腹胀已减,取穴中脘、气海、关元、中极、阴陵泉、足三里,针后尿路已畅,少腹痛止,加灸气海、关元后,排尿已通畅。后因患者见有心悸、失眠,改针神门、内关、三阴交、中极、足三里穴,5次而眠安,诸症皆除。

例2:谭某,女,29岁。会诊日期:1961年9月。

患者足月顺产第2胎,产后2日未解小便,少腹胀甚,虽有尿意,但不能排出,经热敷无效。睡眠不安,食纳差,大便未解,请王乐亭教授会诊。患者精神欠佳,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

产后气血两亏,膀胱气化不利。

【冶法】

调补气血,益肾利尿。

【处方】

百会、龙门、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灸)。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灸后约1小时,患者欲解小便,给予精神鼓励,遂之尿出,少腹舒适,但量少而不畅。当晚又按上穴针灸1次,起针两小时后排尿通畅,尿量约500ml。三诊取穴同上,加中脘、气海、中极、灸气海、关元,针治后小便恢复正常。

【按语】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属于中医癃闭范畴,也称产后小便不利或转胞。此症多因产后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临床又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亏;实证多因气滞、血瘀或湿热阻滞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气化依赖肾气之蒸腾,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上述两例,均属产后气血亏虚,肾气受损,气化失司,以致癃闭。王老治疗本病常针刺龙门穴(该穴为经外奇穴,在任脉线耻骨下缘至前阴上际之间),功能为调理气机;取太渊补肺气,功能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针中脘、足三里补中益气,培补后天生化之源,气血生化有源,先天肾气得养;灸气海、关元以温补肾阳,助膀胱之气化;针脾之合穴阴陵泉,功能为通利水道;中极为任脉足三阴经之会,足太阳膀胱经之募穴,募为经气聚集之处,针之取其调节膀胱气化,通利水道;针三阴交健脾补气,疏肝益肾。例1曾经点刺秩边,该穴为膀胱经穴,使之气至病所,以助膀胱气化,通利小便,取督脉之百会、益气助阳,使之阳气下行于肾,膀胱气化功能得以振兴,小便畅利。

14.遗尿

李某,男,14岁。初诊日期:1977年5月10日。

家属代述:患者夜间尿床已7余年。自7岁患急性肠胃炎之后,每当饮食不慎,便胃脘隐痛,胃纳日渐减少,饭后自觉腹胀。形体逐渐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手足发凉,夜寐梦多,大便溏薄,夜间遗尿频发。经服中药治疗,胃痛痊愈,而余症同前,遗尿逐渐加重,每晚皆遗,甚则一夜数次。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尺部无力。

【辨证】

脾肾阳虚,膀胱失约。

【治法】

健脾温肾,固摄膀胱。

【处方】

中极(灸)、关元(灸)、三阴交、足三里。

每周3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经针治3周,胃纳增加,手足已温,精神好转,大便正常。舌脉同前,按原穴位,每周针2次,针7次后,遗尿未作,停止治疗,随访1年未犯。

【按语】

遗尿是指小便失于控制,不自觉地排尿,一般见有小便失禁或夜间遗尿。前者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后者多见于儿童。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肾气足则能制约膀胱;肾气不足,下元不固,则膀胱失约而遗尿。本例证属脾肾阳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而致遗尿。病因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气血两虚而起。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患者7岁,肾气未充,又因后天失养,肾阳匮乏,先天后天失济,两脏受累,虽经治疗而先天难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固摄无权;肾主水属阴,阳虚不得坚阴,故夜间遗尿频作。治取中极,此穴为膀胱募,足三阴经任脉之会;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二经相接,经气共济,加灸以温阳补肾,固摄膀胱,调理肝脾;取足三里、三阴交,健脾补肾调气,以固摄膀胱,全方共奏补阳固肾之功,膀胱得以制约,故遗尿得以控制。

15.痛经

例1:徐某,女,28岁,已婚。初诊日期。1967年5月12日。

患者于5年前产第3胎后30天,生气郁闷,日久不解,遂于产后2个月余经水复潮,伴有少腹疼痛。此后月经周期后错,经行少腹绞痛,量多色黯,有血块。腹痛时用热敷或服止痛片,痛势稍减,带经4~5天。平素时有胁肋胀痛,腰酸乏力,带下增多而色淡。食欲不振,夜寐易醒多梦,大便时稀,小便正常。患者面色白,体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弦。

【辨证】

产后体虚,肝郁不舒,气滞血瘀。

【治法】

补益气血,疏肝解郁,行气化瘀。

【处方】

方1:气海、关元、归来、中极、三阴交、太冲,灸关元。

方2:次髎、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

上述两套处方,于每月行经前4~5天针灸。第1天针方1,第2天针方2,依次交替使用,经潮即停。

【手法】

补法,太冲用泻法。

治疗经过:经治2个月,痛经减轻,诸症好转,仍按原方继针。9月份复诊,行经时少腹绞痛未作,仅于经前1天少腹隐痛,心胸烦闷,经后症减,未服止痛片。再以前方治疗,至10月份再诊,痛经消除,唯有不适感,继以原方针灸4次,停诊观察。2个月后追访,痛经未作,诸症基本消除。

例2:郭某,女,35岁,已婚。初诊日期:1967年4月。

患者正值经期受到“冲击”,思绪郁怒,胸中懊,次日月经中断。此后每逢经期则少腹疼痛,有时伴有呕吐,甚至昏厥。食欲逐渐减退,胁肋作胀,急躁,失眠多梦。经量减少,色紫黑,带经2日即净,经后痛止。患者体瘦,面黄无泽,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

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处方】

方1: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天枢、归来、内关、三阴交。

方2:五脏俞加膈俞。

两组处方交替使用,于行经前5天针治,每日1次,经潮即停。

【手法】

方1用泻法,方2用补法,其中膈俞、肝俞用泻法。

治疗经过:治疗3个月,痛经减轻,情绪急躁稍缓解,睡眠好转,经量经色均见改善。按原方治疗,半年期间共针刺30次,痛经消除,食纳增加,睡眠安好,精神转佳,停针观察。半年后追访,痛经未作。

例3:张某,女,19岁。初诊日期:1967年3月2日。

患者于1965年初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因同学之间关系不和,心情不舒畅,忧郁憋气,又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以致月经后错,量少色淡,经期少腹钝痛,持续1~2天,昨日月经来潮,后错10天,量少色淡伴有血块,少腹钝痛,按之尚能缓解,气急烦躁,食纳减少,睡眠不安,二便尚调。舌苔薄白,脉象细弦。

【辨证】

肝郁气滞,脾胃失健。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处方】

老十针方去天枢,加灸关元、水道,每周3次。

【手法】

补法,其中水道用泻法。

治疗经过:当日针灸后腹痛已除,余证尚无明显变化。次日晨起疼痛又作,持续10多分钟。情绪好转,睡眠渐安。舌脉同前,按原方治疗。3月6日三诊,疼痛未作,停针观察。4月24日月经再次来潮,痛经诸症未发。

例4:张某,女,25岁。初诊日期:1967年11月。

患者13岁月经初潮,伴有少腹隐痛,周期后错。15岁时症状开始加重,经前1天,少腹发凉,疼痛剧烈,大汗出,甚则昏厥,月经来潮则疼痛稍有缓解。食纳无味,夜寐不安,精神萎靡,面色黄。舌苔白,脉沉缓。

【辨证】

脾肾不足,胞宫虚寒。

【治法】

培补脾肾,温暖胞宫。

【处方】

方1:中脘、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加灸关元(艾条灸)。

方2:五脏俞加膈俞,加灸。

经前5天开始,两方交替应用,每日1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经治两月来共针灸8次,痛经减轻,不服止痛片已能耐受。4个月内共针灸16次,痛经已除。嘱患者于经前1周用艾灸气海、关元30分钟,此后痛经未作。

【按语】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系指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腹部疼痛或其他不适,甚则影响正常生活及劳动。痛经是自觉症状,临床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发生于经前,或行经前半期,症见经行不畅,下腹疼痛剧烈,沉坠憋胀,或绞痛难忍,拒按,经色紫黑,伴有血块,每于血块排出则腹痛缓解。舌质正常或紫黯色,有瘀点斑块。脉象沉涩或弦滑。虚证多发生于经后,或行经后半期,痛势轻而绵绵不休,喜按喜暖,伴有全身其他虚象,经血色淡,量少,舌质淡,脉沉细。

中医认为,妇女在月经期间,由于阴血耗伤,卫外失固,易受六淫侵袭或七情所伤。而痛经的发生,多由于郁怒伤肝,气滞血瘀,或寒邪凝滞,经血不通,或气血不足,胞脉失养以致经血不通。中医根据临床习惯,将月经初潮即患本病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已潮多次而后患者,称为继发性痛经。与西医的分类方式略有不同(西医所谓原发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由于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引起经血运行不畅的原因,多责之于气滞、寒凝、热结、湿阻或气虚血运无力等。

针灸治疗痛经,同样要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切忌通用攻瘀逐血之法。对于痛经虚证则补而通之,正如前贤所说:“若欲通之,必先充之,气血充沛,脉道满盈,则运行无阻,通则不痛矣”。对于痛经实证,则以攻瘀为主,行而通之;寒证温而补之;热证清而通之;虚中夹滞者补中有通;纯虚无滞者,补益气血,使之胞脉得养则痛经自愈。

王乐亭教授治疗痛经,已初步摸索出一套规律。他认为对于痛经虚证,治应补益气血,濡养冲任,可用“老十针”为主方。“老十针”方功能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脾胃。其中以气海为主穴,因气海为生气之海,由此蒸动气化,以助运化之机,且能通调任脉,温固下元;加关元以培肾固本,调气回阳;其中膈俞为血之会,女子以血为本,血又为经水之主要成分,与气血密切相关,故刺膈俞以疏通气血,具有统治一切血病之功;它与五脏俞合用,功能调气和血,扶正固本,调理阴阳。本方用于治疗痛经则应根据病情随证化裁。手法多施以补法,或配合灸法。对于痛经实证,因其邪气壅实,气血运行瘀滞,不通则痛,故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因为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为经血之本;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则经血流畅,通则不痛。针治处方多用中极、三阴交、归来、太冲,且以中极、三阴交为主穴,手法多用泻法。中极有助气化、通调冲任之功;归来有补气升提、调经止痛之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会,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调理肝、脾、肾三脏之功能;太冲疏肝解郁,理气调血。若为寒证,则加灸气海、关元,以温肾助阳,血得温则通,使之气血流畅。若为湿热证者,则泻三阴交、中极以清热利湿。若为寒湿证者,加灸气海,以助燥湿之力。若为气郁化热者,泻中极、归来。若并发恶心呕吐者,泻内关、上脘以调理气机,降逆和胃。若伴有腹泻便溏者,灸气海、关元加天枢。天枢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为大肠之募,腹气之街,功能为分理水谷,调理肠胃之气,与气海相配,能振奋下焦之元气,助肠胃腐熟水谷以利运化,从而达到健脾止泻之功效。

对于以上4例的治疗,完全体现了王老治疗痛经的经验。例1至例3为继发性痛经,例4为原发性痛经,均因情志不遂而诱发,证系肝郁气滞为主,但由于年龄、婚姻状况、病程长短以及体质之不同,在治疗上同中有异。例1正值产后又逢生气,情志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疏,以致气滞血瘀,经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少腹绞痛,经色黯红成块。肝经布胁肋,抵少腹,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木乘土,脾胃失健,故食欲不振,大便时稀。又因产后气血亏虚,化源不足,心无所养,故见失眠多梦;肝脾受损,则肾精不足,故见腰酸乏力;肾气不足,阳不化湿,则带下增多。治取任脉少腹部之腧穴气海、关元、中极,以补气调经,滋阴养血,行气化瘀;灸关元以温经行血、化瘀通经;取三阴交、太冲以滋阴疏肝;取背俞穴以调和五脏,理气养血,健脾和胃。另外,加用次髎,为膀胱经穴,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之要穴,且又主气,取其疏导经气、祛瘀化滞。总观本例属于虚中夹滞,即虚中夹实之证,故采取补中有通之法,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使之脏腑和调,气血流通,以期正复邪去之效。例2于行经期间精神受刺激而月经中断,继发痛经诸证。系因肝气横逆,木郁乘土,属于气机致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经血不通,故见腹痛,经色紫黑;肝气上逆,清窍受蒙,甚则发为昏厥;肝失条达,故见胁肋作胀,气急烦躁;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故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呕吐;脾胃化源不足,气血两亏,故经量减少,体瘦面黄无泽,舌质淡,脉沉细。治疗时取任脉少腹部穴气海、关元、中极,加中脘和胃宽中;归来调经降逆;内关宽胸膈舒气机,除心胸之郁闷。“五脏俞加膈俞方”调补气血,肝气条达,木疏土和则痛经诸症自除。例3亦属肝气郁结,失于疏泄,经滞不畅,又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气血化源匮乏,以致经行腹痛,量少色淡,见有血块等证,故取“老十针”方加减,健脾和胃理气,欲通先充,气血旺盛,脉道充盛,经水得以流畅。灸关元以壮元阳,补元气,气行则血行;另加水道通利下焦气机。本例系青年未婚女子,因病而虚累及后天,故以“老十针”方加减而取效。例4为原发痛经,渐次加重,证系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胞宫虚寒,经脉空虚,寒性收引,以致血流稽迟,虚则滞涩,气血凝泣,经水被遏,欲行不能,不通则痛;阳气受阻,营卫不和,故见厥逆自汗。治以“老十针”方化裁。灸关元温肾固本,加用五脏俞加膈俞方,以调补阴阳,使之先天得养,后天得益,气血充盛,阴阳平和,虚寒得消,诸症自除。

总体来说,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两者相辅相成。血为经水之主要成分,而经血之生化、蓄溢有赖气机之调畅。气行则经血行,气滞则经血瘀,气寒则经血凝,气热则经血结,而痛经的发生关键在于经血不通,不通则痛。治以调理气血为主要法则。王老以“老十针”为主方,配合五脏俞加膈俞方,用补泻手法加以调整,并随证加减,灵活变通,疗效显著。

16.闭经

例1:刘某,女,20岁。初诊日期:1973年10月31日。

患者14岁月经初潮,15岁到农村插队,经常接触凉水,此后经行不畅,量少有血块,约半年后开始闭经。食纳少,疲乏,腹痛,带下量多,大便正常,小便清长。曾服中药未效。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辨证】

下焦寒湿,冲任受阻。

【治法】

健脾化湿,温经散寒。

【处方】

“老十针”方。关元加灸,气海加灸。每周3次。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治5次,食纳增加,腹痛发作1次,带下量减少,大便正常,小便清长。原方去上脘、下脘、天枢,加阴陵泉,连针10次,至12月1日就诊时,月经复潮已两天,经量增多,食纳正常,腰酸、体乏消失。12月25日继用前方治疗,每周2次。12月28日第2次行经,周期、经量如常,无不适感,停诊观察。

例2:夏某,女,24岁,未婚。初诊日期:1971年11月。

患者去山区“拉练”,天气虽冷,因急行奔走而汗出,中途休息,汗退后全身反觉寒冷战栗,以后开始闭经,迄今已1年半之久。每用黄体酮治疗,月经虽行,但量少色黯伴有血块,带经2日,停用黄体酮后又闭经。平时少腹发凉发胀,腰酸明显,食纳尚可,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象沉涩。

【辨证】

寒客胞宫,气血凝滞。

【治法】

温经散寒,暖宫调经。

【处方】

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天枢、水泉、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灸关元。

【手法】

补法。

治疗经过:针灸5次,少腹冷感消失,针灸8次,月经来潮,经血量少,腰酸减轻。继针灸2次停针,嘱患者自灸关元、气海,每日2次,直至再次月经来潮。经治后月经周期正常,经血量适中,带经4日而净。

例3:王某,女,22岁,未婚。初诊日期:1978年7月3日。

患者以往月经正常,因生气劳累而致闭经4个月之久。每月定期出现烦躁,胸闷胁胀,睡眠不实,持续时间约1周。饮食一般,近1个月来大便时溏,小便色黄。体质消瘦,面色黑。舌质稍黯,脉弦细涩。

【辨证】

肝郁脾虚,气滞经闭。

【治法】

疏肝健脾,理气通经。

【处方】

方1:合谷、三阴交、太冲、中脘、关元、中极、血海。

方2:环跳、次髎、三阴交。

两组处方交替使用,每周3次。

【手法】

补法。其中太冲用泻法。

治疗经过:经针治10次,于7月24日月经来潮,量少色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有时口苦。仍按前方继续治疗,间隔1个月,经水复潮,经量适中,诸症已除,停针观察,2个月后追访,月经已恢复正常。

【按语】

闭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妇女应有月经而超过一定时限仍未来潮,且属于病理情况者称为闭经。闭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凡年龄超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已建立,又停止3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从中医观点来看,闭经又有虚证、实证之分。

闭经虚证有阴、阳、气、血、虚亏之分,以致冲任空虚,胞宫失养,月经闭止不行。闭经实证,多因气郁、寒凝、血瘀、热结、痰湿阻滞冲任,胞脉不通,以致月经不行。治疗虚证,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以调和阴阳,补益气血,以治肝脾肾为主;实者泻之,宜攻宜通,治以活血理气为主。王乐亭教授根据上述理论拟定的基本处方是: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合谷。其中关元培肾固本,益气壮阳,具有强壮作用,为治病保健之要穴。而关元又为小肠之募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心主神明。神明指精神意识活动,对于月经生理也起主导作用。而心主血脉,其络脉与胞宫直接相连,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说明心气下通,胞宫得以荣养温煦,血液生化经水,月事才能来潮。中极能助气化,调理胞宫,两者为任脉之穴;任为阴脉之海,为足三阴、任脉之会。肝、牌、肾三脏对于妇女月经生理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肾藏精,司二阴,为先天之本;肝藏血,喜条达,司血海,为经血之本;脾统血,生化气血,为后天之本;三者经气会于任脉之关元、中极。然而,任脉主胞胎,与冲脉同起于胞宫,冲为十二经之海,任通冲盛则胞宫得养,经血蓄溢正常。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另外,再配合归来穴,此穴为足阳明胃经穴,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冲脉隶属于阳明,故而刺之能使经血“归来”。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会,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所过为“原”,有调气和血之功能。本方“穴少力专”,能调理冲任,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临床应用时,可根据证情之虚实,施以补泻手法。

例1于14岁月经来潮,肾气盛,天癸虽至而不固。又因生活失于调护,寒邪侵犯,脾肾同病,生化匮乏,冲任失养,胞脉空虚。又因阳气不宣,湿邪内生,寒湿阻滞,以致经行不畅,开始月经量少有血块,而后闭经,伴有腹痛、带下增多、纳少乏力、小便清长。证系下焦寒湿,冲任受阻。治以健脾化湿,温经散寒。方用“老十针”方,关元、气海加灸,以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肠胃,温暖下元,加阴陵泉为足太阴之合穴利下焦,益阳燥湿,暖宫祛寒,补养气血,调理冲任。

例2因汗出卫阳不固,寒客胞官,血得寒则凝,以致经水不行,不通则痛;阳气被遏,失于温煦,故少腹发凉发胀,腰酸明显。方用“老十针”加减,其功效机制同上,唯加水泉,乃足少阴肾经之郄穴。郄为空隙之意,乃经气深集的部位,刺之能调补肾气,肾气充盛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官得养,化生经水,月经才能复潮。合谷、三阴交通经活血,为王老治疗闭经的常用配穴。

例3证属肝郁脾虚,以致闭经。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血固气滞,经水不行,故见烦躁,胸闷,胁胀。劳累伤脾,失于健运,故见大便时溏。由于化源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以致血虚血滞,故见体瘦、面黑、舌黯、脉弦细涩。治以疏肝健脾理气通经。针取合谷、三阴交,使气血下行以通经;太冲疏肝解郁;血海养血调经;中脘运化水谷,滋助化源;气海、关元、中极益气补肾,调经行气。另外选用膀胱经之次髎邻近胞宫,使之前后相应,以理气通经。环跳为胆经与膀胱经之会穴,肝与胆相表里,从胆以调肝为其独特之体会。王老对于针刺环跳有以下三种看法:①能使经气直达少腹。②能前后呼应并起“决断”之作用。理论根据是《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与《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③能调理肝血,因为肝胆相表里,肝为经血之本,从胆以调肝功效直接。手法的运用系根据证情的虚实而行补泻之手法,并取轻、中、重刺法,力度灵活掌握。王老在刺环跳时取穴的方法与众不同。患者侧卧,环跳穴位于大转子的后下缘,针刺时针尖斜向少腹刺入,使针感直达前阴部,效果才能理想。

以上选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集》、《金针王乐亭》等。

(0)

相关推荐

  • 五脏六腑气血之次髎穴

    概述 次髎穴之名及其位置,第一次出现于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次髎在第二空,夹脊陷者中:--"-.次髎穴是包括在八髎穴其中两个穴位.八髎穴位于骶骨两旁侧第一. ...

  • 针灸名家王乐亭丨治疗高血压经验

    针灸治疗高血压 一.高血压病 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中医为肝阳上亢,也就是中风之前驱症. 病因:有生理,有病态,有遗传,有梅毒,有心脏病,有性欲过度,有暴怒气郁,有烟酒过度,总起来说就是阴虚肝 ...

  • 二、著名针灸专家王乐亭

    王乐亭,名金辉,河北省香河县人,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1929年考取"医师执照"后,王乐亭开始使用针灸行医治病,人称"金针王乐亭". 他提出的&quo ...

  • 针灸大家王乐亭的“老十针”理论(下)

    (一)"老十针"的应用 首选"老十针" "老十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胃肠病,治疗其他病证也可以选用.概括地说,对于一切胃肠病证不论其虚 ...

  • 【名家针方】王乐亭:针灸规律方式和补泻手法

    针灸规律方式和补泻手法 针灸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中产生出来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并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发掘,整理,提高,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个具有系统理论的.完整的.独立的一门科学. 历代医 ...

  • 针灸名家——金针王乐亭常用9大针灸处方

    王乐亭简介:王乐亭(1896-1984),男,河北省香河县人,现代针灸学家.自幼喜爱针灸,从师针灸名医陈肃卿先生,1929年悬壶应诊,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教授王氏在临证时 ...

  • 金针王乐亭丨常用9大针灸处方

    导读:看似平常的穴位,在王乐亭老这里稍加一组合,临床疗效就出来了.像我们熟知的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经王老配伍,并组成相应的方子,加之手法独到,效果就有了.文中提到的老十针.手足十二针.督脉十三针 ...

  • 金针王乐亭丨常用9大针灸处方(超干货收藏)

    导读:看似平常的穴位,在王乐亭老这里稍加一组合,临床疗效就出来了.像我们熟知的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经王老配伍,并组成相应的方子,加之手法独到,效果就有了.文中提到的老十针.手足十二针.督脉十三针 ...

  • 手足十二针、督脉十三针、老十针……王乐亭常用针灸方分享!

    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1956年王乐亭除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之外,还曾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北京针 ...

  • 王乐亭常用针灸方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灸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