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心态不平,万事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如果能把内心的虚空做到极致,那么心态就会更加的清净平和。通过世间万物的蓬勃生长,我们从中就能察觉到万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啊。这一章主要在告诉我们“虚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常说的平和心态。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无一不在说静的重要性。只有内心静了,不浮躁了,处理问题才能更理智、更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呢?就是要排空自己,做到虚极的状态。放下欲望、放下执念,认认真真的去体察世界万物,这样才能找到万物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做到静能生慧。
为了解释这个致虚极、守静笃的道理,老子用了两个逻辑推理来讲明白这个事情。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众生,泛指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回归到它的根本,都有一个本源。比如说一颗树,风吹的再大,摇晃的只能是树干以上的部分,它的根是不会动的,其实万物都是,都有一个根本,我们找到这个根、这个源头了,才有可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找到根本就不需要着急焦虑了,就好像是找到生命的源头一样。
复命曰常,什么是常?常就是规律,从根上找,才能找到真正的规律,而不会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知常曰明,找到规律,那么事情就明了了,就明智了。不知常,妄作,凶。找不到规律,就会胡乱的采取措施,那么情况就变得凶险了。
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会把自己跟别人做比较,你的同学张三开豪车住豪宅,生活极其惬意,你的内心很不平衡,条件差不多、资历差不多,凭什么他就可以风风光光,而你却只能过平淡日子?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不静了,就开始焦虑了,那怎么办呢?复命,找到问题的根源。你和他两个人都是生命,那么作为一个生命,生命的需求是什么?吃喝拉撒,精神追求,无非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不过一日三餐,睡觉不过七尺之床,这就是“常”,是规律。那么你满足需求了吗?满足了啊,在这些基本需求方面,你跟张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就是“知常”,知常则明。如果你不知常,内心就总是焦虑,就会攀比,这样能幸福快乐吗?这样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吗?这样是不是就危险了?所以道理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知常容,懂得规律,了解规律,内心就更包容,心态就更平和了,容乃公,做事就更公正公平了,那么这么做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戴,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领导者了,这样也就更符合天道,也就更能长久了,也就是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消亡了。
所以这段话老子是在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万物发展壮大的规律,那么这个规律的关键,也就是根在哪里?致虚极、守静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