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心态不平,万事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如果能把内心的虚空做到极致,那么心态就会更加的清净平和。通过世间万物的蓬勃生长,我们从中就能察觉到万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啊。这一章主要在告诉我们“虚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常说的平和心态。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无一不在说静的重要性。只有内心静了,不浮躁了,处理问题才能更理智、更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呢?就是要排空自己,做到虚极的状态。放下欲望、放下执念,认认真真的去体察世界万物,这样才能找到万物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做到静能生慧。

为了解释这个致虚极、守静笃的道理,老子用了两个逻辑推理来讲明白这个事情。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众生,泛指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回归到它的根本,都有一个本源。比如说一颗树,风吹的再大,摇晃的只能是树干以上的部分,它的根是不会动的,其实万物都是,都有一个根本,我们找到这个根、这个源头了,才有可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找到根本就不需要着急焦虑了,就好像是找到生命的源头一样。

复命曰常,什么是常?常就是规律,从根上找,才能找到真正的规律,而不会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知常曰明,找到规律,那么事情就明了了,就明智了。不知常,妄作,凶。找不到规律,就会胡乱的采取措施,那么情况就变得凶险了。

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会把自己跟别人做比较,你的同学张三开豪车住豪宅,生活极其惬意,你的内心很不平衡,条件差不多、资历差不多,凭什么他就可以风风光光,而你却只能过平淡日子?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就不静了,就开始焦虑了,那怎么办呢?复命,找到问题的根源。你和他两个人都是生命,那么作为一个生命,生命的需求是什么?吃喝拉撒,精神追求,无非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不过一日三餐,睡觉不过七尺之床,这就是“常”,是规律。那么你满足需求了吗?满足了啊,在这些基本需求方面,你跟张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就是“知常”,知常则明。如果你不知常,内心就总是焦虑,就会攀比,这样能幸福快乐吗?这样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吗?这样是不是就危险了?所以道理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知常容,懂得规律,了解规律,内心就更包容,心态就更平和了,容乃公,做事就更公正公平了,那么这么做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戴,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领导者了,这样也就更符合天道,也就更能长久了,也就是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消亡了。

所以这段话老子是在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万物发展壮大的规律,那么这个规律的关键,也就是根在哪里?致虚极、守静笃。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打坐引领(连载04):道体虚空 | 静坐中的正身、气通、意静、神活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相关音频可以关注 ...

  •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16):虚静归根 | 心法要领3:展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 ...

  • 鲲读《道德经》| 拾陆

    晚上好欢迎和鲲一起读<道德经> 开设本系列,是想聚集一批同好,一起来学习中国经典,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静下心提升自己,从中受益,鲲就充当一个领读者的角色(预计花6-7个月的时间更新完). ...

  •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08):以水喻道 | 身姿要领2:垂帘正视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 ...

  • 道德经十六章:观复博物馆名字,出自道德经,背后的意义发人深省

    古人把道德经的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是道经,第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是德经. 这种划分有一定的依据,可是呢,你会发现道经里面有讲德的地方:德经里面有讲道的地方.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种新的理 ...

  • 你真的读懂《道德经》了吗

    <道德经>不仅描述了宇宙的高维智慧,也给世俗生活提供了本源指引. 但如果没能抓住其中蕴含的真意,<道德经>或许也会被看做是厚黑学.养生学.诡辩学--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 ...

  •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06):天地之根 | 看见静坐中的念头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继续讲道,只是在讲道之前,引述其他内容,表达道的价值. 先贴下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

  •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与解析 &qu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

    为腹敬善媛 - 道德经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 天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解析

  • 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这一章,以为是极为精彩,极为实用的,也是 老子 辩证 逻辑下 的 另外一番大道理. 先贴下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老子在这一章节 ,继续用辩证现象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这种辨证在当下的中国依然适用,国人受儒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哪怕有的人没有察觉到. 先贴下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 ...

  • 道德经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我们在用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恒定一个结论时,你就能得到相应的能够佐证这个结论的数据,哪怕是同样的数据,最后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老子在这一章节里,是用现象去阐述一个道理--柔弱胜强. 先贴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