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
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做成。
胡为:何为,为什么。
去:离开。
“草木”二句:写别后设想友人在途中所见的岁暮景色。
古人情:古人指江淹。他在《古别离》一诗中写道:“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这一句的意思是离别哭送的情景难以忘怀,至此方知离情别绪,古今相同。
解读:
这首诗写于送别之后,通篇表达的是作者惜别之情。前四句写昨日送行之事,后四句写今日回忆之情。感情真挚,词语恳切,是诗人忠厚笃实个性的写照。
“带甲满天地"一句说处处都有战争,极言战乱之广,是当时内乱外患形势的写照。这一年年史思明在邺城打败九节度使的官军,社会极不安定。这种情况下有亲友要离家远出,自然是令人担心的。因此诗人紧接着问道, “胡为君远行"。诗人与被送者的众亲朋在送别中的种种复杂感情,全在这一问中暗暗透出。因此这一问很能发人思考,问得有感情。
接下去诗中写出了离别的场面:“亲明尽一哭,鞍马去孤城。”亲友都声泪俱下,难分难舍。古代交通不便,别后相逢不易,即使是平时别离,已足悲伤,更何况是处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又是“远行”。“尽一哭”三字写出了留恋不舍而又不得不分手的凄惨场面,颇有生离死别之慨。由此我们还可以悟出古典诗词中,抒写送剐一类题材的作品多而动人的原因。“鞍马”句写被送者,虽然只说“去孤城”,但远行人声泪却依然可辨。
“草木”两句写景,是对友人路途上艰辛的设想。岁暮天寒、草木枯凋,关河路遥,霜雪满地,这些既是行路的艰难,又是诗人对亲友的忧虑,饱含着关切的强烈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的。“别离已昨日”,说与君一别,日思夜想。送行情状,历历在目。可见诗人与远行之人的友情多么深厚。“因见古人情”是由己推及古人,方知古人送友的挚情。当然,所见的“古人情”,也就是当时作者之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