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治小儿尿床有良效

中医书友会第2020期

I导读:“麻黄对夜尿症有效,可以理解为麻黄含有麻黄素、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又麻黄为兴奋剂,能治寐中恍惚而尿床的患儿……但是虚证小儿慎用。”

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10例

作者/黄俊峰

小儿遗尿乃临床常见病,中医多从肾治。该病患儿多伴有睡眠过熟,即使尿液积满膀胱后的刺激亦不能促其从沉睡中醒来,遗尿亦由此所致。余于数年前曾用麻黄汤治一风寒外感患儿,岂料所患遗尿症亦随药而愈。受其启示,后以麻黄汤加减治疗10例遗尿患儿,年龄在6~12岁,病程3~9年,除一例无效外,其余少则3剂,多者6剂获愈。介绍如下:

方药及加减:

麻黄5g,桂枝、桑螵蛸、金樱子各3g,甘草2g。麻黄同煎,夏季减至4g、冬季增至6g,气虚者加党参6g,阳虚者加巴戟、益智仁各3g。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典型病例:

李某,男,9岁。于1991年4月12日就诊。其母代诉:自幼遗尿至今,每晚少则一次,多则三次,睡眠深沉过熟,待遗尿后方醒,经多方医治效果不显。察其神情羞涩,面色㿠白,舌淡,脉弱。给上方加党参6g。3剂,水煎一日一剂2次服。2周后其母告之:服药后患儿易醒,已能自行小便,近10日夜无遗尿,后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讨论:

1.据现代药理研究,该方药麻黄中含麻黄碱,其对大脑、脑干及脊髓均有兴奋作用,量大可致失眠。遗尿患儿服药后通过其兴奋作用使睡眠过熟转为睡眠易醒,以达治疗之目的。但麻黄碱亦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心率过速及高血压患儿不宜用此方。

2.麻黄有发汗利水之功能,其用量亦随季节之差异随之增减。方中再加桑螵蛸、金樱子收敛固涩之品,既增涩精缩尿之效,又可制约麻黄利水之用。全方用药走与守相配,以静制动,颇合机宜。

(0)

相关推荐

  • 妙用经方治疗小儿遗尿 – 经方派

    尿床在医学上称为遗尿症.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将小儿遗尿症定义为:3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3月. 中医学又称为"遗溺&q ...

  • “小儿遗尿”效验方

    主  方 益智仁30g  覆盆子15g  金樱子l5g  五味子6g  莲须9g  杜仲l5g  山药l5g  党参l5g  桑螵蛸l5g  麻黄10g 加减: 方中益智仁必须用至30g,若减至15g ...

  • 古今单验方选评:“分水神丹”治水泻确有良效

    "分水神丹"治水泻确有良效 水泻 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煎汤服之,立效. (录自<串雅内编>清·赵学敏 编著) 评注: 水泻属于腹泻(俗称拉肚子)的一种,其发病特点是暴 ...

  • 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治湿疹、荨麻疹良效方\除湿止痒酊

    立消疔疮外治神效方: 松香20两,没药3两(研极细末),白蜡2两(切,为粗末),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黄蜡10两(刮取粗片),百草霜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明乳香3两 ...

  • 『皮肤病』用茄子茎叶治冻疮可获良效

    隆冬季节,人的肌体如果长时间受到寒冷刺激,血管就会痉挛,血液循环就会遭到阻滞而造成缺氧,血管壁长时间缺氧就会出现冻疮. 我用茄子茎叶治冻疮效果很好,有60多位患者按此偏方治疗已痊愈. 方法:在冻疮初发 ...

  • 教授也知道溃疡性结肠炎难治,老中医另辟蹊径,辨治下痢有良效!

    教授也知道溃疡性结肠炎难治,老中医另辟蹊径,辨治下痢有良效!

  • 【王幸福:马勃外用-治阴部湿疹有良效】

    马勃,别名灰包.马粪包,是一类担子菌门.马勃科的真菌通称,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夏秋季节下过雨之后,多半生长在旷野草地或湿地腐木上. 马勃性味辛.平,无毒.功能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主治咽喉肿 ...

  • 一味平常药善治急症,获良效显神威

    白矾属矾石的一种.药典述其成份为硫酸铝钾结晶,药源丰富易得,性味酸寒无毒.<本草纲目>所引诸书用白矾以治急症者颇多.笔者曾在急诊室工作多年,以此药治疗一些急症竟获良效,现仅举白矾下痰涎.降 ...

  • 农村阴沟中常见野草,治多年“脚气”有良效,已经有人用来赚钱

    农村地广物博,尤其是野草野果什么的最多最丰富,这些农村独有的宝贝,味道鲜美,口感丰富,深受当地原住民的喜爱,尤其是小孩子,小编还记得以前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放学后跑到山上去挖野菜,有些野菜是可以直接 ...

  • 陈老治小儿尿床方

    黄芪束气汤 此为治疗小儿遗尿之方,适用于除体质较差以外,无证可辨之小儿遗尿. [组成] 黄芪6g  人参3g  升麻2g   补骨脂3g  五味子2g  肉桂1g 白芍4g [用法]加姜,水煎服. [ ...

  • 『感冒集』巧法按摩治感冒均显良效

    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快速治愈感冒的方法,再介绍如下: 令患者端坐于椅上,全身放松.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双手中食指逆时针旋转按揉患者鼻梁下两侧数十下:然后抹到印堂穴时,一手托住患者后脑,一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