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用“黑胶唱片”传播中国音乐吗?

现在还用“黑胶唱片”传播中国音乐吗?

撰文 / 榆林


读上海某报今日文化版,一则消息的标题为《用黑胶唱片传播中国音乐》,觉得真有些咀嚼不畅。

消息写的是,上海音乐学院日前与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上音”唱片品牌,走向国际音乐市场。上海音乐学院成为国内专业音乐高校中第一家拥有国际唱片品牌的高校。消息中有这么一句:据悉,中国唱片首批“上音”品牌成品也会赶上“黑胶唱片热潮”,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作品将由中唱最新购置的黑胶生产线制作完成,并率先于明年6月在法国戛纳举办的MIDEM国际唱片与版权博览会亮相。

文中说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上音以专属品牌出版自己的唱片,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第二件事是,其中也做点黑胶,赶个“热潮”。唱片里有一种叫黑胶,黑胶不等于唱片的全部,所以全文内容并不是标题说的“用黑胶唱片传播中国音乐”。把这两件事情说成一件事,就是剪短了逻辑环节,使一则带标点符号不过450字的短消息,从标题到内文都成了聚焦“黑胶唱片”之作。如果是这样,这条消息与其放在“文化版”,倒不如放在“商业版”更合适,因为它的内涵演变成了商业炒作的味道,而不是关注文化发展。

这两年,“黑胶唱片”在中国被炒得尘土飞扬,其背景是全球实体唱片业的衰退,祭出“黑胶”大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黑胶唱片”是什么?就是LP模拟唱片,是倒推两代的录音载体,到上世纪末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从技术性到实用性都无法全面比拟数字唱片。当然现在它有点“回潮”,主要是有那么点怀旧价值和轮回的“时尚感”。世界在迅速发展,到如今,连数字实体唱片也卖不动了,在线流媒体音乐才是主流。这是事实,是任何一个从事录音制品出版工作的人都会告诉你的一个事实。

以落后两代的技术载体去“传播中国音乐”,这不是缘木求鱼吗?根据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编制的“2016年美国音乐产业白皮书”的数据,实体唱片当年占音乐版权制品销售量的42%,而“黑胶唱片”则占实体唱片销售量的1.2%。以这样一个等量级的载体去担当向全球传播中国音乐的重任,岂不是让世人觉得中国太古老、太不跟趟了吗?

出一点黑胶应个景,满足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把它作为一种传播国家文化的主流阵地来点题,则应该把日历倒翻回去30年不止,这么去说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比重失衡。

笔者觉得,记者或者编辑可能是不了解这个技术发展的背景,抑或其本人钟爱“黑胶”,把自己的喜好说成了主流。但是,媒体界不难发现的是,近两年所谓“黑胶复兴”说在中国正愈来愈烈地演变成一种胡说八道的商业炒作,这种炒作的根源其实并不难寻觅,到淘宝上看看就知道,当作工业废料进口的二手黑胶唱片,正在不论曲目地成箱打包贱卖,如果全球真有个什么“黑胶复兴”潮流的话,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宗的打包货落到咱家的门口。“炒作”是商业手段,逢事必炒作为经商的一种格调不高的办法也并无不妥,但摊上“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音乐的大事,还是少去招惹为妙。

这好比现在还印刷邮票,也存在时热时冷的集邮潮,但我们这个世界现在主要以电子邮件为主要通信方式,人工信件渠道已经成为过去,靠邮票的方寸之间传播中国文化效力已经极其有限了。

其实,就在这则消息出笼的前三天,12月23日,也是这家报纸有一篇文章《不是黑胶复兴而是黑胶变时髦了》,相当客观和理性地分析了目前“黑胶热”的实质,具有较宽的业界视野,文章说:调查显示,有48%的黑胶唱片购买者表示,在买下黑胶唱片后,他们并不会“真的去听黑胶”。一个原因是,拥有黑胶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这是大多数“跟风”黑胶迷不愿说出口的理由。在这里,黑胶其实和音乐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写得如此端正的文章,爱乐之人都要来读一读,不仅可以了解情况,也许更能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