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问道老子:什么是“自知者明”的“民莫之令而自均”?
34.问道老子:什么是“自知者明”的“民莫之令而自均”?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能够认识和了解他人,只能算是有智慧。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才真正算是聪明人。 能够战胜他人,只能算是力大。能够战胜和克服自身弱点者,才真正算是强大。能够知止而不为者,才真正算是心智正常精神富有。能够身体力行自强不息者,才真正算是有志气。心归大道不丧失根本者,自然就能够保持福运长久。身体死亡而精神归于大道者,才真正算是天人合一长寿无疆。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原本无名,它虽然朴实无华到了细小看不见的地步,但天下人没有谁能够让它服从个人意志。统治者如果能够顺应天道以正治国,那么万事万物就会自然追随。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自然就会风调雨顺普降甘露。老百姓不需要用法令控制,社会经济就自然会均衡发展良性循环。自远古开始,人们就已经形成了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和名称。以前既然有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名称,那么后人做事就应该懂得分寸。懂得了这个适可而止的分寸,就不会有任何凶险了。这就像天下都依归于道,也犹如百川归于江海一样。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的大意是,尽力摆脱私欲功利对你的诱惑纷扰和束缚控制吧!通过聚精会神意守丹田,使自己的身心完全进入清明静谧的自由自在境界。这时,你就会看到宇宙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真实景象,我考察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终都要回归其根本。回归本根状态就可以称为清静,清静状态就可以称为复归于生命循环,复归于生命循环状态就可以称为自然常态,知道这个自然常态就可以称为聪慧明达。不知道这个自然常态,轻举妄动就必然会惹出祸乱招来凶灾。知道了这个自然常态,处世接物就会大度包容,大度包容就会自觉自律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就会统筹兼顾周全缜密,周全缜密就会审时度势顺天应人,顺天应人就会自觉遵循自然大道,道法自然就会均衡发展循环永续,循环永续周而复始就会身死犹存精神不灭。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自然宇宙世界,原本就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有无相生的运动系统。这个能量守恒循环往复系统运动的自然法则,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到了“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以后,才有了人类认识宇宙世界的“名可名非常名”。人类本身就是宇宙世界有无相生的产物,而且始终处于这个能量守恒的运动系统中。每个人都是赤条条地来于自然,又赤条条地归于自然。因为人类是具有主观意识能动性的高级生物,所以就有了自觉认识和利用自然法则的行为。所谓“人类一动脑老天就发笑”,当人类能够意识到这个能量守恒循环往复系统运动的客观存在之时,就能够自觉认识和利用自然法则,从而实现自身思想行为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反之,当人类只是认识到物质世界“有形之象”的现实存在之时,就会导致“不知常妄作凶”的“敢为天下先”,最终使自己变成自然世界的“游魂”和“无形之气”的“负能量”。
如前所述,就像中国人“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由此可见,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在传承“三皇”时代以前的“大道”,而不是“五帝”时代以后的“常道”。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三皇”时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再从“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以来,都是这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也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名可名非常名”。于是,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
回望“上下五千年”,老子所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就是“三皇”时代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那个道法自然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人们都能够实现“不失其所者久”的天人合一良性循环。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因为发生了“道为术之本”的“公私之变”,人类就已经不知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就更谈不上“知足者富”和“死而不亡者寿”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公私之变”。当人们普遍以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为初心之时,就必然会沉迷于物质世界“有形之象”的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纵观人类世界,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公私之变”以来,特别是自从“民主法治”的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时代以来,所谓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术业有专攻”的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私有制社会“术为道之用”的“术万变而道不变”,更是在加剧人们对宇宙世界天人合一整体系统的“碎片化思维”,从而导致了人类心智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
问题是,自五千年前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到五千年以来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人类的心智究竟是更加进化了还是更加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