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治疗实证:8个纲目6个要点

作者/沈绍功、沈依功

导读这是一篇很好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直接传授实证的病因、表现及用药解决的经验,真为又找到一本好书而高兴啊,此文要做笔记,真的!


8个纲目论实证

实证指邪实患病的证候,邪有8种,即淫、痰、饮、湿、滞、瘀、食、虫,故实证有8大纲目。这8个纲目,是上海沈氏女科从临床出发,为使辨证实用化,尽量达到精确的要求所作的归纳简化。

淫即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异常的气候变化。其致病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皮毛侵袭,二是由口鼻而入,主要引发“外感病”。脏腑功能紊乱也能内生六气,除无内暑外,其余均分内外,即内外风、内外寒、内外湿、内外燥和外热内火,两者虽有内外之别又相关。淫邪中主要系风、寒、火3邪。

风邪:外风是外感病的总因,主要分辨风寒和风热。内风就是肝风,有6个主症3个类型。6个主症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强直和昏迷。3个类型为:肝阳化风,如高血压、脑卒中,表现为舌红脉弦、眩晕、昏迷、卒中、震麻;热极生风,如乙脑、流脑,表现为苔黄舌红、脉象弦数、高热、抽搐、强直、昏迷;血虚动风,如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舌淡、脉细、震颤、肢麻。

寒邪:外寒即风寒,又叫表寒、伤寒或风寒束肺、表实证、太阳伤寒证。外寒兼外燥(口、鼻、咽、苔干燥,干咳)则称凉燥证。外寒以怕风为主,并有汗出则为表虚证,又称太阳中风证。外寒侵入经络筋骨,出现关节凉痛拘急,称为“寒痹”或“痛痹”。外寒直中脾胃,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称为“中寒”或“直中”,寒凝于胃,系太阴病证。内寒即阳虚证,又叫虚寒证。

火邪:温、热、火3者同性,仅轻重程度及病位不同。外邪者称温或热,内生者称为火。外热即风热,又叫表热、温病、热邪袭肺、卫分证。外热兼外燥称为温燥证。外热夹外湿(苔薄腻,脉浮软,午后发热,汗出热不解,头重如裹)称上焦湿热证,如发生在暑季则称暑湿证,也即外暑。

火有3个来源:直接外感,五淫化火,五志化火。内火(即五志化火)应分清虚实,并注意其生风、动血。虚火同阴虚相关,亦称虚热证。实火以苔黄、质红、脉数等热盛证为主。

热盛证则有8个定位:心火(口疮、心烦、口苦),肝火(胁满、目赤、易怒),脾热(消谷善饥、弄舌),肺火(黏痰、鼻干、鼻衄),胃火(龈肿、口渴引饮),小肠火(尿频、尿急、尿痛),大肠火(热结旁流、肛灼),膀胱热(淋浊、癃闭)。如舌红绛、脉细数兼伤阴(身热夜甚,斑疹隐现),扰神(心烦不寐),为火停营分或称少阴热化证。如有舌紫绛有刺,脉象虚数,动血生风(高热、斑疹、血证),为火停血分或称血虚生风证。

痰:痰邪贮留肺脏(肺为贮痰之器),为狭义之痰,主症有咳喘、咯痰、喉鸣。以其性质而别有4种:寒痰清稀白沫,畏寒苔白。热痰黄黏有块,烦渴苔黄。燥痰难咯带血,咽干苔燥。湿痰痰多易咯,纳呆苔腻。痰邪流窜全身(脾为生痰之源),为广义之痰,主症有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黏、纳呆。

饮:即水饮,主要关系脾胃,多为局限性,因停蓄部位而分4种:溢饮,停于肌肤,见水肿;支饮,停于膈上,见咳喘难卧;悬饮,停于胸胁,见胁胀引痛;痰饮,停于肠胃,见肠鸣、纳少。

湿:主要是内湿证,大多热化,称为湿热证或湿温证。少部分可以寒化,称为寒湿证。内湿大部分停于中焦和下焦。中焦湿热证也称脾胃湿热证或肝胆湿热证。下焦湿热证也称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或肝胆湿热证。

滞:即气滞,主要是肝气郁结。七情为病因,以胸脘腹胁的胀满作痛和情绪改变为主症,常见脉弦。滞也指气逆,上逆之气有3个:肺气上逆者咳喘,胃气上逆者呃逆,肝气上逆者眩晕。

瘀:即瘀血。其成因为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和外伤。判断瘀血的存在有3个指标:局部血结征(定处刺痛、拒按、肿块),全身血滞征(舌质紫斑、紫绀),离经血溢征(血块瘀暗)。

食:即食阻。主要停于胃脘,主症是苔厚腻,脉滑实,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

虫:即虫积。有6个判断指标:绕脐阵痛,异食纳差,面黄肌瘦,夜眠磨牙,孔窍瘙痒,五斑显露(眼、面、唇、爪、苔)。

以内伤杂病而言,临床常见实证的兼夹有7种:肝胃不和(肝为滞,胃为逆)、肝脾不调(肝为滞,脾为湿)、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肺胃实热、心热移肠、肝胆湿热和气滞血瘀。

上海沈氏女科治疗实证有6个要点:

其一,先调中焦脾胃,也就是先祛痰、湿、食阻。《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气为本”,脾胃运化至关重要,运化失常,影响消化吸收,百病丛生。而脾胃之实邪首推痰、湿、食阻,故治疗实证之首要乃祛痰、湿、食阻。

其法有4个组成:首先祛痰,投莱菔子、竹茹、云苓;其次是开胃,用焦三仙、鸡内金;再次是醒脾,入木香、枳壳、陈皮、砂仁;因痰、湿、食阻最易蕴热,故佐清热之品,如连翘、蒲公英、黄芩、栀子。

其二,给邪以出路。祛实邪,给其出路,以使其排出体外,出路有4条:通过微汗从肌表出,如用防风、桔梗、蝉衣,但忌大汗,以防伤心阳和卫气;通过缓泻从腑行出,如用制大黄、全瓜蒌、草决明、白菊花,但忌峻下,以防伤正,特别是伤脾胃之正气;通过淡渗从溲溺出,尿中排邪最为安全,而且排出量大,可用车前草、泽泻、竹叶、石韦、生苡仁;通过凉血从营血出,可用生地、丹皮、赤芍、生栀子。

其三,疏通为先。疏通方能祛邪,其法有4个:透窍,闭窍之邪必须透之,用川芎、石菖蒲;理气,专通气滞之邪,用柴胡、郁金;活血,专疏阻血之邪,用泽兰、王不留行;温通,专散寒凝之邪,用桂枝、川椒。

其四,重视反佐。祛邪之品常有偏性,反佐者可缓其烈性,防止偏差。如用热药时,寒性反佐选加蒲公英、连翘、栀子、白花蛇舌草、苦参、黄柏、猪胆汁;反过来用寒药时,热性反佐选加肉桂、乌药、仙灵脾、高良姜、干姜。

其五,注意引经。使药到病所,专攻其邪而能增强祛邪之力。分部引经,上行者用升麻、桑枝、姜黄、葛根、柴胡、蝉衣、石菖蒲,用量宜轻;下行者用川牛膝、木瓜、独活、车前草、泽泻、生苡仁,用量宜重。分脏引经,入心用川黄连、炙远志、琥珀、朱砂;入肝用川楝子、薄荷、柴胡;入脾用砂仁、干姜、白扁豆;入肺用桔梗、橘红、桑白皮;入肾用黄柏、肉桂、川牛膝。

其六,中病即止。祛邪药量大,久服常易伤正,故应中病即止,以防伤正,掌握3个原则:投药时避免攻伐太过之品,如半夏、苍术之燥性,附片、肉桂之热性,龙胆草、白头翁之寒性,虫类药之毒性;取效即止,不宜久用长服;以和胃收功善后,如餐后服保和丸3g。

(0)

相关推荐

  • 中医问诊法

    一张图看懂中医闻诊(见附图): 一.闻声音: 1.发声:声音嘶哑--新病声哑,提示风寒束肺,久病失音,提示肺阴亏损.发声重浊,声高气粗--提示实证.发声轻清--低细微弱,提示虚证. 2.语言:声高有力 ...

  • 一张图看懂中医问诊(见附图)

            一张图看懂中医问诊(见附图)快速掌握中医诊断精髓:         1.问寒热:         新病恶寒--外感表证,久病畏寒--阳气虚弱:         新病发热--热证.实证, ...

  • <脉诊> 滑脉

    滑脉,是临床上常见但比较难形容的脉,<诊家枢要>描述为"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就像一颗颗滚动的圆珠向前,不好把握,摸得多了,确实就是这种感觉. 提到滑脉,很多人都知 ...

  • 【老中医绝不会告诉你,他自己都会收藏的2...

    【老中医绝不会告诉你,他自己都会收藏的2...

  • 650年传承沈氏女科治疗子宫肌瘤家传经验...

    650年传承沈氏女科治疗子宫肌瘤家传经验方,临床效果反应良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   组方:仙灵脾.巴戟肉.当归.知母.生苡仁.炒橘核.黄柏.泽兰.桂枝.云苓.王不留行.三七粉 加减: 经量多选加 ...

  • 600年沈氏女科治疗子宫肌瘤六法(经典)

    导读: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源于公元1368年前后的浙江东阳一带,传承至今已近650年,绵延21代之久.1368年为沈氏女科开宗立派之年,先祖沈庻为创始人,著 ...

  • 沈氏女科:治疗不孕症的家传方

    中医书友会第280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不孕症病因病机较复杂,历代医家对治疗不孕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时下多以温养肾气,填精益血为治疗大法,然则"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 ...

  • 沈氏女科:治疗不孕症的家传方【一点资讯】

    中医书友会第280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 导读: 不孕症病因病机较复杂,历代医家对治疗不孕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时下多以温养肾气,填精益血为治疗大法,然则"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 ...

  • 【600年沈氏女科:治疗子宫肌瘤六法】

    导读: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源于公元1368年前后的浙江东阳一带,传承至今已近650年,绵延21代之久.1368年为沈氏女科开宗立派之年,先祖沈庻为创始人,著 ...

  • 沈氏女科600年:女人肾好不衰老

    在女性的一生中;比男人多出了"经.带.胎.产"等大量的"超支环节";肾精过度消耗.现代女性所面对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其激烈程度又与男性无异;甚至更严酷.所以; ...

  • 沈绍功教授补虚六要(内含沈氏女科600年祖传特效补肾方)

    沈绍功教授补虚六要(内含沈氏女科600年祖传特效补肾方) 沈绍功教授,是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于明初,历经20代,至今已绵延 ...

  • 沈氏女科12味家传效药妙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导 语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悬壶济世于明初,传承20代,业经600余载.所谓女科者只是治疗女子疾病,但自18世传人沈祥之先生起,扩大了诊治范围,男女均治,以妇.内科为主 ...

  • 沈氏女科:加减二仙汤可调整内分泌

    二仙汤调理冲任,原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或高血压所设,既补肾阳,又滋肾阴,为调肾效方.一般误认为系妇女专方.实际临证,如见阴阳失调,肾亏虚证,无论男女投之均效,本案即为明证. 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