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普通的诗歌创作者,我评他的诗一般最多评到第三首就不会再评,我避免进入一个为特定的人树碑立传的误解中,但评麦冬的诗远远超过三首。这是因为麦冬安静写作之外追求一种抵达,一种诗意的绝对效果,如同一只风筝之于天空。他在一个生活日常的庸常场景之中让一个蜜果开裂,让蜜果的汁液自然地就出来,然后,有若干蝴蝶和蜜蜂,这是他所欣慰的。麦冬的诗善于通过一个话剧式场景书写感情,《爱上喜欢的人》这首诗就是通过一个"孤舟蓑笠翁"式的场景,写一个人怀念另一个人,很类似《红楼梦》有一个精彩的章节叫"画蔷"。宝玉看到家里戏班子中的龄官在地上画字,画来画去是个"蔷"字,才知龄官和带戏班的贾蔷相爱。雪成为麦冬诗歌的基本意向,甚至在一首诗中,雪都是多解的。第一个"雪",是谣言的冰冷、犀利、稠密、繁多,第二个"雪"却是时间的无情和堆垒。"活着承受活着的悲哀/甚至一不小心/撞到一棵经年的老树上/从此爱上喜欢的人"。树,是一个全新的出现,来得突兀,是"不小心碰到了",结果碰对了。看来,经年的老树是吕洞宾,他来点化"我"。他让"我"忽略那些诽谤和伤害"我"的人,只在乎自己爱的人。而爱上一个你喜欢的人,是所有自性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但爱人不是从天而降的,是在自己对抗谣言的雪时那个温暖自己的人,只是,自己也没想到,温暖来自于一个看起来并不温暖的"老树"。这个"老树"是一个长期的存在,她有着她的存在,她并不显眼也不招摇,但当伤害良善的谣言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给你最坚强遮挡的是你"不小心"碰到的树。我们有时候就会这么不小心,把最爱自己的人放在视距之外,不经过严寒的生命的冬天,不知道爱的坚贞和温暖。
看完陕西诗人麦冬写于一五年的诗《想念父亲》,我马上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的时区已经进入中午,而我的世界还在梦中,城市的星期六是一个中午后移的一天,中午从十点开始。在父亲的世界,没有星期,只有长期。正如父亲这种职业,没有退休这回事。
第一次正面写父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记实散文,出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和后续交往。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不带悲愤的平静心态正面写了父亲,写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一个儿子终于有做父亲的一天,做了父亲的儿子,终于成了父亲的同行,对父亲职业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中国有成百亿的父亲,比佛教、道教的人都多,但没有《父经》,人们还不知道怎么做父亲,当然也不知道怎么做儿子,更没有严格的修行路线。父亲似乎不需要任何修为,有了孩子就必然有了父亲。对充满孤儿情节的中国人,孔子孟子秦皇汉武毛公蒋公都是孤儿,从小没有父亲,所以,父亲的传承尤其少。直到一九一九年十一月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六号《我们怎样做父亲》,署名唐俟者,其实就是鲁迅。鲁迅一生除了反省社会结构,反省最多的恐怕就是家庭结构和伦理,这也正是他的伟大。落叶归根不仅是对故土产生皈依的动因,也包括对自己父母产生皈依的动因。 "这几年我越来越接近你/很少说话/很少清扫门口的落叶/有时还会悄悄喜欢/走短路,来来回回/感觉你看着我"。皈依的本质是自我的回归,是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像一个老人,进入生命的本质和内核。走过很多沟沟坎坎之后,你对重复已没有兴趣, "这几年/我已不抽烟了/雾霾抽走了我的想象/有时一个人滞留在出口/什么样的季节呵/才会让我把心打开"。心门都快关闭了,世界变得快要多余出来,自己似乎也多余出来。"我的确/接近你了/接近茂密的林子/过去很久的羊/一直跟在我的身后/很像我的少年/跟着亲密父亲"。连续出现两个意象,一个是父亲是森林,有他的深刻、广博、神秘、生机,另一方面也更接近泥土。另一个意象是羊,一种注重伦理和群居的族群,这两个意象不算新颖。连在一起就蛮有意思,茂密和亲密,这是对父亲形象的反刍,如同少年时期看见父亲的疏朗和疏离,这正是一种轮回式的对父子关系的自赎。行文舒缓,语调平和之外有意慢半拍,仿佛一个慢动作,仿佛一把刀先扎下去,然后至文境通透,由深入透的文境是价值再生之术,作而不辞,生而不有,理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我们诸子百家之文,历经千年而不朽,仍为世界思想之种子,不可谓不通透。仓促之间成文,粗谬之处难免,惟诚而已,不惮为人所笑。我年轻的时候,致命地喜欢一个学音乐的女孩子,她的梦想就是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她经常说,谁帮她卖一架钢琴,她就嫁给谁。我们几乎天天去广州新大新,装作要买钢琴,然后每次试琴,弹的都是我最喜欢钢琴曲《秋日私语》。我认为,麦冬的这首诗是《秋日私语》的另一个版本。这首诗是对坐着的两个人的回忆,第一个场景是做游戏的实景,似乎这场宿缘,正是起于此也终于此,命运的黑箱,就是从一场相互摸索的游戏开始,看到结尾才知道,命运其实还是摸不透。“你的脚印很深/你说,我是你的往事/在这样的日子里/你开始忘记/在闽东南的老村/乌鸦呵眺望天空”,回忆一段往事,一段残缺的斑驳的往事,斑驳到宏大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只留下老村的乌鸦。“我想握着你的手/云朵般/榕树叶子般/慰藉被冷落的风/雪花呵/你想来就来吧”。一段无份的缘的消解和彼此的开释,一段深忆与现实的交融。而立过后,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吧。“中秋与你/一杯茶又一杯茶/对着明月/我们语无伦次/我们说到悬崖/我们目瞪口呆”。有缘一起回眸所失之缘,缘来不应该“无份”。那段断崖式的感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和误会。那又能怎么样?良人唤不回,良辰美景奈何天,人生的摸索,但何处是终点?全诗装在一个回忆的框架里,场景生动而事件突兀离奇,以冷抒情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漂亮但倔强,灵悟但充满感性并过分自信的女子形象。诗有几个“转身”,转得很好,就如同故事中美女的转身一样。整个故事以回忆的碎片,留下大片留白,把最美的永远留给那些没看到的那部分,这才是这首诗的魅力。一个绘画高手不是画水墨油彩的,而是画留白的,一个写诗高手给你呈现的不是你看到的部分,而是你想到的部分。诗人麦冬一直奉行婉约的路线,靓丽轻柔,在塑造和刻画人物方面,尤其表现出一种独到的路线。先看看麦冬的《想起你说的事》这首诗吧。“想起你说的事 /天就开始下雪 /雪花一朵朵开 /一朵朵落 //想起你说的事 /想一遍雪就会大一次 /雪花就会越开越大 /越开越白// 想一天 /雪居然就会下一天 /一天一天想 /雪就会一天又一天下 /直到盖住了所有现场”诗人把往事出场那种“轻柔、堆垒”的效果与雪对应,闲适和达观就展演出来,很好的体现了人生的睿智和通透。诗人同时通过雪越下越大,越下时间越久,把 “你说的事”在诗人内心占据的位置和分量予以量化,动静结合,最后用“盖住了所有现场”作结,适时地予以拔高和升华。这些升华通过直白平实的语言、缓慢的语速、轻慢的节奏、沉稳趋于静态诗境、童谣一样的颂咏,就显得分外的节制、得体、大度而单纯。容易让人想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景内之人,不同的是,一个人的心是空的,一个人的心是满的;一个人的心是冷的,一个人的心是暖的;一个人心静如水,一个人心动如雪落。同样空旷的冬天,同样满世界的雪,留给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世界在《最后 》这首诗中,作者仍然间接地写了一个“你”。“我已没有足够的时间留住我的呼吸 /留住外部那些亲切的声音/ 留住我杯口色彩斑斓的潮湿 /留住你铺天盖地的纯白 /我留下了 三首诗,三句话,三个字/ 还有墙壁上微开的窗户 /我最后的气息 /已无力收拢我的翅膀 /但我的期许 /还是想为你下最后一场雪” 。如果你面对一杯茶,在一个清凉的午后,你读诗人麦冬的《最后》,读一个人对于临终的冥想,连读了四个“留住”,你一点都不会惊惧,你会更加坦然而心灵沉静。这个世界那些美好的东西:温和幽微的呼吸、亲切的声音、唇吻的潮湿和亲昵,应该还有梦想——心灵的纯净。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得不放手,我还是想把三首诗三句话三个字留给一扇微开的窗户,我想这就是凡人的“舍利子”。留下无力收拢的翅膀,只是想把所有的能量留给一个心灵的愿望,给这个世界留一个清白的身影。三个字“我爱你”,是对人的眷恋,也是对美好人生和纷扰尘世的敬礼,多么温暖的雪,“让世人珍念纯白”。肉体与灵魂与自然的统一融合映射出一个值得爱的人和灵魂,从而眷恋人世。一个男人的一生由“孤独”“粮食”“背影”组成,我们奢望我们留给世人的背影,就是“纯白”,亦如雪、空气和阳光。惜食、惜衣、惜缘、惜归,归根到底就是爱之魂。在另一首诗《 以前 》中,诗人依然以清风徐来的节奏和质感叙事。“以前,你总在深夜 /讲故事,讲黑暗里的手 /划破黑暗/ 把黑暗点燃 //以前,你手棒一本书 /一直念着/ 你说:坚持念完 /天就亮了 //以前,我看着你/ 我就相信自己 /相信你 /相信未来 //以前,我念别人的书 /想象别人 /现在我念着你的书 /想象着你”《以前》也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一首诗。通过四个话剧式的场景演绎了一个人清晰的精神投影。看看这四个场景:1)在黑夜里讲火;2)说教坚持读书;3)给人信心;4)留下书,留下想象。这四个场景是写了四个不同的“相”:1)在黑夜里讲火的你是“实相-直觉”;2)说教坚持是“真相-概念”;3)给人信心是“镜相-推理”;4)念书忆人“虚相-印象”。鲁迅说,画人的表相容易,刻画人的精神难,而诗人麦冬不避其难,通过四维相度塑造了一个在黑暗中保持热情,在困苦时懂得自律和原则,留下丰富人生经历,给人以永恒的信心的人。正像孟子说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作者以“以前”为题,正是通过对“以前”这些场景的描述,要追忆一个人,追忆一种精神,然后,坚定了“以后”的信念和路线。一般而言,人们总是通过叙事塑造人物,叙事总需要比较快的节奏和起伏,需要回环和转折,需要经过和结果,诗人麦冬给了一种新的可能,就是平缓、径直、隐匿结果的叙议方式,塑造人物的精神和灵魂,不求外相而专画其神,亦有直达人心之效。梁庄,男,本名张文渊,生于68年,陕西西安人,居深圳。曾长期服务于华为公司,后自主创业。有多年收藏经验和大量藏品,曾为文化旅游部培训艺术品交易员。大学时开始发表作品,作品选入多种选本,参加编辑了《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主编《诗度360》,著有现代诗集《被放逐的诗魂》《绝对硬度》《荣誉校长》等,著有大量的诗歌评论,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策划多次大型书系的出版和文化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学者之一。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烟雨
编 委:若惜 蓝莲花 暗香 听雨
紫嫣茜雪 森林狼 风铃
念家乡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宣 传 部:古三槐 常贵佳人
金牌主播:沧海一粟 指尖轻语 风华正茂 彩衣纷飞
婉彤 紫嫣茜雪 淡静若水 冷月 白贺
翠翠鸟 天蓝蓝 沧海 知知
技术合成:若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