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错了文字,不是专门用来讥笑的

我对清朝历史的兴趣,有很多原因。比如:

这个朝代,是中国GDP冠亚全球的时代,有十多个藩属国向天朝进贡,甚至有的小国因为太小,怕麻烦来了成本太高,想投靠而被天朝不假思索地拒绝;

这个朝代,几乎水到渠成地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实际上明朝就萌芽了),结果被保守派闭关锁国了;

这个朝代,也是割让国土面积最大的……

20年前,有个兼职副主编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清史。有个周末,我们去蹭课,他讲到清朝的考试时说:考场上阵亡的(病死的、暴病的、过劳死的等)人,直接被工作人员用叉棍叉到围墙外面……先生配以动作,其绘声绘色的演讲至今犹在耳边。

之前,看过《康熙王朝》《乾隆王朝》,觉得《雍正皇朝》不能跳过。

刚刚,我看到电视连续剧《雍正皇朝》第30集里,在众属下面前,大家都在为给年羹尧大帅供军粮军饷犯愁时,河南巡抚田文镜竟将“十万石粮”的“石”说成了“shi”。

此前,他的几个属下都说的是“dan”。但没有人讥笑他。原来以为,大家的官位都比他低,不敢讥笑。但他们本质上是演员啊,也不敢讥笑?

田文镜才德兼备,深受雍正皇帝宠信。他是监生出身,类似我们现在的自学成才,比如那些电大生、夜大生、函授生等五大生,而他的属下很多是进士出身。他是靠实干服人的。

属下太给他面子了。或者,讥笑的镜头是被剪辑了?

这虽然是演绎作品,竟然没有人笑场。

按说,这样的鸿篇巨制,是有历史文化顾问什么的,是要层层审片的。很奇怪,导演们也都没有发现?

网页上显示,《雍正皇朝》拍于1999年,之前的《康熙王朝》,及之后的《乾隆皇朝》,观影人数接近一亿,或超过一亿。

搞文字工作的人,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有“职业病”,加之所谓的“文人相轻”,总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比如,看了《说质疑不能创造价值,北京大学校长是在批评挑他刺的人》一文后,很多网友留言说,别那么认真,你没有读写过错别字吗?

何苦要去讥笑人家呢?看到这些留言,我顿时很惭愧!

其实,我没有讥笑人家的意思和初衷。只是认为,我们先不说治学的工匠精神,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在那里,说话的场合在那里,职业要求在那里,尤其要严谨、严格。出事后,不必说一大堆理由,两句话就概括了:我不该出错,我要加强学习。或者说,今后我一定提前预习课文。

即可。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乡村中学教师。第一堂课,副校长、教研主任、语文组长等坐在后面,我教学生读生字时,读错了一个字。

有个学生当场就给我指出来了。我立马淡定地说:同学们,我发现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我故意的……就是想看看大家是否认真……这位同学值得表扬……

我这样“狡辩”,是因为副校长、教研主任、语文组长等人的第一文凭都是中师毕业?

这事,我后来写成了一篇300字的小短文发在了《四川教育导报》上。

不是我偏文科,从高二开始,因为喜欢看课外书、写东西,基本不怎么听课了。直到有次,语文老师讲课时,见我已然我行我素,他便用手指在我书桌上猛敲:“有的同学连的地得、标点符号都没有搞清楚,还整天写那些、看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我顿时后背冒汗,如梦初醒。至今我仍很感激这位语文老师。

老家有一套原版的《康熙字典》,囊括了数万字(好像收录了5万字),据说是最齐全的,清朝的文治武功可见一斑。

都是繁体字,看不懂,但被编修这套字典的翰林学士们的文字工匠精神折服!

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几乎是纪晓岚和和珅的“二人转”,在纪晓岚眼里,和珅是一个钻营讨皇帝喜欢的小人,似乎没有多少文化,他甚至当面挖苦、讥笑和珅读错别字。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撰,如果他来任北大校长,估计不会念错别字,不过,他的尖酸刻薄会把某些人讥笑死的。

即使他来任北大校长,他能够把那数万字熟记于心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会经常把《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工具书放在手边的。

他明白一点:我经常讥笑别人,更怕别人讥笑啊。

说质疑不能创造价值,北京大学校长是在批评挑他刺的人

世间最美的姿势就是你做事的样子

一勤天下无难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