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闽西红色之旅:长汀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

访长汀中复村

闽西地僻乱山奔,风展旌旗曜野村。

万里长征从此始,百年旧迹至今存。

祠堂天井窥云色,板壁苍苔著雨痕。

十送红军歌又起,初心使命梦重温。

距离松毛岭红色山庄8公里左右的中复村,隶属长汀县南山镇,该村已有千年历史,四面环山抱水,人杰地灵,是周边交通、商贸要地。全村居住钟姓人家,故古名“钟屋村”,后来改名“中复村”。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进入紧要关头,苏区全线告急,红军伤亡惨重。为打开中央苏区的东线大门,直取中央苏区,国军李延年、宋希濂等部十几万人,向松毛岭进逼。

松毛岭位于长汀与连城交界,群峰连接,地势险要,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当时,留守在松毛岭的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共五六千人。敌军逼近,长汀、连城苏区群众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慰劳队奔赴前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同红军一起修工事、抬伤员、运弹药。

9月23日,敌人向松毛岭发起猛攻,飞机大炮轮番轰击,红军据险与敌激战。战事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红军终因势单力薄,向后撤退,松毛岭一线遂告失守。

9月28日,红九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撤出“松毛岭保卫战”的战斗,进行转移。9月30日上午,红九军团在钟屋村召开告别群众大会,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及群众两千多人和红九军团部分指战员参加了大会。

村口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客家廊桥,俗名接龙桥。当年,这里是红军征兵处,也是红军为百姓义务治病的地方。松毛岭战斗期间,红军桥则成了数以千计的当地群众报名参加红军的地方。

短短的红军桥上故事很多,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从这座桥上走出去的有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红军东方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等。

红军桥正对着的这条古老街道就红军街,这条明清古街全长500余米,街宽5米,系卵石铺砌而成的,街两边土木结构瓦房店面。1931年9月后,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红军街上开办了消费合作社、茶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等。

红军走后,一度繁华的街道开始破落,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积极修复和保护下,又重现风采。2014年开始,中复村村民开始在街上开起了淘宝网店。如今已有60多家淘宝店铺了,主要用来售卖当地土特产以及红色主题文创产品等,并发展起了红色旅游。街的尽头是一座小关帝庙,左转便是中复村最著名的观寿公祠。

观寿公祠侧面空地上,竖立着红军长征“0公里处”标志,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就是在观寿公祠前的草坪上举行誓师大会,在此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祠堂四周有花径花坛雕塑等造景,应该是近年红色旅游兴起之后新建的。

观寿公祠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座东南朝西北,土木结构,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构架,正厅面阔3间,进深2间,整座建筑由门坪、大门、天井、上中下厅、厢房、花台等建筑构成,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规模宏大,保存完好,为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

观寿公祠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防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松毛岭保卫战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此,朱德总司令就在这里亲自指挥了战斗。

观寿公祠内设有展陈室,展现了“长征从这里开始”的历史,当年红军为争取中央苏区转移的时间,为了捍卫苏维埃政权,保护苏区人民的胜利果实,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场面。室内还陈列了朱德、罗炳辉、蔡国藩等人的办公室,松毛岭战斗的部分遗物、作战图。

“当年,从钟屋村走出了2700多名红军,几乎包括了所有符合条件的男青年。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烈士的有654位,但发出去的烈士证只有275本,其他的都没人认领。”在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里,让人们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峥嵘岁月,感受当年枪林弹雨的实战场景,对80多年前那次波澜壮阔的运动,发自心底的震撼。

就在我们即将离开中复村的时候,又一队穿着红军服饰的队伍在观寿公祠外整装待发,《十送红军》的歌曲响彻晴空。历史应该铭记,精神永不磨灭,故事总在发生。

午饭过后,我们带着深深的满足驱车返厦。

往期回顾:

栖迟倍觉闲中趣,歌啸能娱物外身 ‖ 长汀松毛岭红色山庄

汀州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岁月痕迹与红色记忆

街巷悠悠不计年,流光驻此忘推迁 ‖ 长汀店头街

弦歌两岸波心荡,灯火千家眼底收 ‖ 登汀州古城墙

七月闽西红色之旅: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客家神山冠豸山

培田:福建民居第一村

水上茶乡九鹏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