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高山流水,寻觅人间知音!
2020年,我们见证了生命无常,也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慢慢懂得,身体才是我们最应珍惜的。2021年,不为往事扰,只为余生笑,在这岁月静好的日子,泡一杯茶,静静地沉迷在古画中,寻觅一个灵魂知已。
携琴访友图是常见的中国绘画的名称,在古代瓷器、漆器和雕刻中也十分常见。
明 戴进 携琴访友
明 僧七处 携琴访友图
明 文徵明 1526年作 携琴访友
文徵明(1470-1559),42岁前名壁,一作璧,后以字行,44岁后均署徵明,更字征仲,号稀奇山、停云生、衡山、衡山居士,私谥贞献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天祥后裔。以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文学宗吴宽。书法宗李应祯。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者尤佳。隶书法钟繇,独步一世。生平雅慕赵孟頫,每事多师之。其书宽展舒和,温和雅遒,极是丰富。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其画名满当世,影响颇大,有“吴门派”之称。所刻印章,虽不能法秦、汉,然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得六朝陈、隋之意,苍茫古朴,略有不逮。与沈周、唐寅、仇英世称“明四子”;在文学史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称为“吴中四杰”或“吴中四才子”;在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子”。有《莆田集》等行世。长子文彭、次子文嘉,均为画家。
题跋:文太史先生画法,早岁师宋人笔,中师赵荣禄,最后师梅沙弥,故此图仿范华源法也。苍古沉森,足掩千古,其为难得,旧为吾伴竹居中物久已。我之今获再观,楚人之兮,任其流转,何必以得失系心第。谓此世间奇琛,须令真赏之士,共加爱护可耳。后学陆师道。
明 文徵明 携琴访友图
明末清初 邵弥 携琴访友图
清 董邦达 携琴访友
清 黄慎 携琴访友图
《携琴访友图》写城关外,崦岩绝蛾,左右对峙, 山下道坦处,有三位骑驴缓行的老人,仆人肩背囊琴相随,寻视访友,情意甚殷。在百年老树环绕处,有静室明轩, 幽雅宜人。正等候来客, 内外呼应。该画置陈布局,精心铺排, 主次分明。茅屋、古树、老翁,勾点精到, 山崖城关,笔墨概括简练,笔触泼辣粗放。撷取人物神态驾轻就熟,功力坚深。
清 李魁 携琴访友图
清 任颐 1886年作 携琴访友
清 王宸 1793年作 携琴访友
清 王云 携琴访友图
清 吴穀祥携琴访友
清 袁江 携琴访友图
清 朱昂之 1837年作 携琴访友图
冯超然 携琴访友图
傅抱石 携琴访友图
顾颐 1929年作 携琴访友
胡荫樟 携琴访友图
黄君璧 1944年作 携琴访友图
黄君璧 携琴访友
黄秋园 携琴访友
黄山寿 1892年作 携琴访友
黄山寿 携琴访友图
黎雄才 携琴访友
陆恢 1918年作 携琴访友图
马汉三 1892年作 携琴访友
马汉三 1917年作 携琴访友
溥伒 携琴访友图
溥佺 携琴访友
溥儒 携琴访友图
王念慈 1947年作 携琴访友
吴琴木 携琴策杖图
吴石仙 1914年作 携琴访友图
吴熙曾 携琴访友
萧愻 携琴访友
许昭 1947年作 携琴访友图
袁培基 1920年作 攜琴访友图
袁松年 携琴访友
张大千 1935年作 携琴访友
张大千 1946年作 携琴访友图
佚名 携琴访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