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是否素质低下?答案藏在第41回的回名里
《红楼梦》一书,圈粉最多的女性形象应该非林黛玉莫属,包括有名的钗黛之争,绝大部分读者对林黛玉情有独钟,进而站在黛玉这边。但这不代表林黛玉身上没有缺点,比如她爱耍小性子、喜欢怼人等,都是她身上的小毛病,而其中最让读者诟病的一个情节就是在第42回,林黛玉当着众人的面儿,直言刘姥姥是个“母蝗虫”:
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那个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她一句话。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第42回
其实细细算来,这句“母蝗虫”已是林黛玉第二次嘲讽刘姥姥了,第一次发生在第41回,彼时贾母命人奏乐,刘姥姥听得高兴,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期间林黛玉就曾偷偷出言嘲讽: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林黛玉这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刘姥姥没见过世面,手舞足蹈的可笑模样,一方面又暗合了“对牛弹琴”一词。
目前不少学术大家对林黛玉的这些语言行为进行了批评,比如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他曾在《红楼夺目红·第一奇笔》中有这么一段评论:
尤其是那位尖刻的林姑娘,竟开口侮辱刘姥姥是“母蝗虫”,说句“犯众”的话:我因此一语,始终无法对黛玉发生真正内心的好感。
周先生也自知林妹妹粉丝颇广,因为借着“犯众”之名,说出这么一番得罪粉丝们的话。
笔者撰此文之前,亦曾查阅了一些资料,看了不少其他论者的文章,有很多论者可能也是黛玉的粉丝,所以文中言谈总是刻意在“洗白”林妹妹——比如说林黛玉只是在开玩笑,不信你看她说完“母蝗虫”三字,在场众姊妹都笑了吗?就连一向敦厚严谨的薛宝钗,都忍不住夸林妹妹幽默的好,幽默的妙,幽默的呱呱叫。
关于林黛玉称刘姥姥是母蝗虫是否涉及道德品质问题,其实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清代《红楼梦》人物评点中,很少有论者拿“母蝗虫”三字来质疑林黛玉的人品;倒是到了现当代,开始有读者拿“母蝗虫”三字说事儿了,认为林黛玉素质不行,对一个贫婆子这般不敬。
诸君应该也看出来了,关于“母蝗虫”的讨论,是时代进步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问题。当代读者无法接受林黛玉用母蝗虫三字“侮辱”刘姥姥,是因为现当代社会,人们在价值观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权尊严与道德素质在社会价值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单从时代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我们是怪不得林妹妹的,因为那个时代,这句“母蝗虫”根本无伤大雅,甚至可以称为是“雅谑”!
但同时,如果我们站在当代道德价值观来看待林黛玉这个行为,则林黛玉无疑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便她是在开玩笑,故意幽默打趣,也掩饰不住她此种言行背后的伤人实质。
可以试想,如果刘姥姥有点文化,她听到林黛玉笑她的那句“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或者恰好经过,听到林黛玉那句“直叫她母蝗虫罢了”,刘姥姥即便心理强大,内心也不可能丝毫不泛一点涟漪,毕竟自己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嘲讽,内心多多少少会有点难过。
或有论者云:刘姥姥又没有听到,并未对她心理造成伤害,所以不能怪林妹妹!
可是如果这样论来,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在背后说别人说话,只要没被听到,就不应该被追究道德责任,这样正确吗?毋庸置疑,很明显是错误的。
因此,站在时代进步的现当代道德观角度,林黛玉的言行无疑是欠妥的。
以上是客观分析。但笔者个人认为,或许还有第三种解读,那就是“母蝗虫”之嘲讽,不应怪林妹妹,而应该怪曹雪芹。
其实书中第一个嘲讽刘姥姥是母蝗虫的人并不是林黛玉,而是曹雪芹,林黛玉于第42回笑刘姥姥像“母蝗虫”,可第41回的回名却是“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讲的是刘姥姥酒醉如厕后,稀里糊涂进了怡红院,还在贾宝玉的床上睡了一觉,幸亏袭人及时赶来叫醒。
于是乎,曹公便给第41回起了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的名字,可见黛玉口中之母蝗虫,是曹公自己心中所想,岂能怪得我林妹妹?此一趣谈,为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