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和田玉行业的四大怪,这些怪咖现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做每一个行当,都沉浸于行业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从事非生活必须的行业,更是会有一些有趣而特殊的事情发生,合理吗?那可不一定,在我们和田玉行业有哪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甚至被默认的事,在生活中、社会上却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呢?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和田玉怪咖现象一:钱不当钱
在和田玉行业最大的怪咖现象,就是“钱不当钱”,要是各位贵客有能力去澳门金沙、米高梅各种梭哈,可能也能体会到类似的“快乐”——当钱兑换成硬币一样的东西,似乎这就不再是钱了,没有机会切身感受过的朋友还有个例子更为贴切:在网上购物刷卡的时候似乎没那么心疼,到了线下多掏一块钱都感觉亏了。在我们和田玉行业里,买料子的时候经常是按万起价,似乎100元的毛爷爷数字太小了,轮到现金交易都得按沓算,给客户报价的时候经常听到客户“倒吸一口凉气”也习以为常:“为啥这么一个小疙瘩就卖好几万?”不好意思,物以稀为贵,君不见那些卡地亚,梵克雅宝之类的名贵珠宝,一个金属圈圈就卖几万呢,实话讲优质和田玉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真心不是劳动人民玩的东西。
和田玉怪咖现象二:价格特别糊涂
和玉大叔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许多朋友前来估价,这估价是玉商非常头痛的问题,不同的渠道购买的玉石价格肯定差异巨大,作为特殊商品,不像手机、汽车这些东西总是有恒定的价格做基准,和田玉在不同的销售渠道的成本大相径庭:比如你在苏州买玉,当地的雕工首先就比较贵,这得算成本吧?假如这些货品升级一下,放到商场里,那房租、人员工资都要加进去吧,这也是实打实的成本;可是当你在南阳石佛寺逛地摊,一小摊老板娘热情的介绍玉件是我老公雕的,我负责卖,夫妻店的货品肯定比前面的渠道要便宜的多,都是和田玉,归根到底就是透闪石,您说这差异让玉商怎么给您分辨呢?所以玉石的价格的确糊涂,的确看不清,只能说您觉得值,那就行了,这“令人头痛”的包袱还是不要给玉商为难的好。
和田玉怪咖现象三:懂行反而做不好
诸多行业大多遵循着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及的“一万小时定律”,你在一个行业呆的久了自然懂得多,理应做的更好。然而偏偏不是这么回事,和田玉作为一种比较小众的消费行业,最终还是要面向消费者,说起来薇娅不是最漂亮的主播,李佳琪也不是口红研发专家,可是人家就是能把销量搞上去,在全民直播的时代,懂行的人反而卖不过一知半解的人,毕竟谁先把脸皮扔到地上,敢吹嘘敢喊价才能赚得盆满钵满,您懂行?不好意思反而张不开嘴,人家吹着牛都在天上飞了,您还在地面暗自脸红呢,当然是做不过的。
和田玉怪咖现象四:门槛高,从业人群籍贯集中
有人说,现在是个人都能做玉石行业了,大叔可不这么认为。表面看到的无非是些面向消费端的主播群体,您往上游瞧一瞧,想要稳定供货,您得有雕琢的人手,收料的眼光吧?这可不是“一日之功”能掌握,要是再向上追溯源头,那段位可就更大咖了——家里得有矿!无论在和田的料场,还是昆仑山的玉矿,都不是普通人能体验的大买卖,搞不好老板们挖玉不过是副业而已,说起来出身也很重要,恐怕还得是河南籍最佳,没有乡亲们您不好入行!和田玉虽然带着“和田”俩字,产业链大多被河南老乡包圆了,要是不会几句河南话,恐怕您还不好融入圈子呢!
细数和田玉行业的种种怪咖现象,大家权当一乐,无非是和玉大叔的一些调侃。我们永远要记住一个道理——市场是不会说谎的,它只会对胜利者说“YES”,想要过得好,您得先适应的了,对不对呀!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