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初三女孩人际关系和厌学叛逆状态的调整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Z同学,15岁初三女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从小随父母生活,但是与父亲关系较差,与母亲关系良好,与父亲关系恶劣,吵架频率极高。

自述小学56年级被玩得好的几个同学推来推去,其他同学也排挤,有同伴欺凌现象,直至升初中分开仍没能解决。

初一成绩尚可,初二成绩开始下滑,对学校存在负性情绪,与父亲关系恶劣,与两位任课老师关系不良,认为老师刻意针对自己,因不喜欢这两名老师,无心学习,成绩下降较大;又因不接受父亲参与学业辅导,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业任务完成逐渐困难,成绩下降更加严重,产生厌学情绪。

认为自己是来扶禾补习文化课程的,自己也有想要考上普高的愿望,没有表现出抵触情绪,从学生日常整体表现的观察来看,对扶禾目前的态度还是比较认可的。

  • 学习技巧不足

  • 家庭关系紧张

  • 社交技巧不足

  • 情绪困扰

  • 自信心不足

  • 自我价值感过低

  • 压力管理技巧不足

原因分析

Z同学高度自我关注,对他人评价易产生负性的主观感受与认知,导致Z同学与老师关系以及父亲关系不良,进而影响学业任务完成逐渐困难,产生厌学情绪。

此判断依据:

  •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冲突中的表现)。

  • 父母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以上内容来源于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02

人际关系不良对青少年厌学的影响

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正在迅猛增长,尤其是青少年厌学现象到了不能不重视的程度了。

据统计,在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所做的307个中小学生个案咨询中,因厌学咨询的个案有143个,占了咨询总量的46.5%。其中,因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厌学心理的个案达到了81个,占厌学个案的56.6%。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中人人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具体到青少年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主要发生在与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之间。

无论哪一个关系出现危机都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

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与其人际关系不良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老师的关系问题

主要问题是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老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更有甚者,老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青少年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青少年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学生孤僻、专横性格。

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学生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不和父母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

他们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人际关系是他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他们的社会技能、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他们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那么要如何训练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活动

组织如节目演出、野炊等需要团结、合作、互助的班集体活动给学生多方交往合作的机会,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还有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学习活动、调查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调动每个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交往的热情。

心理辅导活动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时期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

团体合作游戏

让学生处于一个陌生新奇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合作交往、激活团队创造力。

03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根据前期来自家长及Z同学自述内容,结合咨询师的日常观察,分析Z同学问题的核心为自我价值感过低、缺乏压力应对能力,无论遇到同伴压力、权威压力、还是学业压力,自己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多采取回避、转嫁责任等方式应对。

学生遇到强大压力会有情绪爆发或神经症性症状回避压力。Z同学为回避压力甚至不惜表现出神经性症状。例如:遇到作业太多、上课理解困难、注意力无法专注等困难,想要放弃学习但又害怕老师批评时,会有情绪持续低落、浑身提不起劲、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

Z同学对于母亲的依赖感较强,一方面承受着学业压力,产生焦躁情绪,另一方面,又不想妈妈失望,极力克制,强迫自己学习,进而内在产生矛盾冲突。

基于对学生当前情况的了解,Z同学对于学习并没有完全的厌恶感,前期心理辅导对策考虑以建立稳定、信任的关系为主,中后期逐渐开展对学生自我认知的调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自己以及他人评价,认识到学业价值,树立学习目标,并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Z同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Z同学进行认知调整。

介入目标

  •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查找Z同学问题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 深入理解原有行为模式与当下困境的关系,促进改变的意愿;

  • 提升主动性交往,培养同理心,帮助其克服畏难心理;

  • 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并加强训练及效果评估。

介入策略

  • 前期从资料收集开始注重共情、同理等技术促进咨询关系建立;

  • 采用面质、澄清等技术帮助Z同学认识自己过去的问题行为模式;

  • 商定咨询目标及训练方案;

  • 跟进行为训练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04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前期以解决学习压力为主,对其移情及阻抗进行处理,跟进行为训练执行情况、观察压力应对方式转变过程并及时反馈,例如监督叹气、皱眉等消极自我暗示的动作,监督训练良好的课堂行为。

同时,制定学习计划表、课余学习记录表、及课堂行为监督表,从时间管理、课下的复习预习、课堂行为表现监督等多个角度,帮助其首先克服课余时间不够完成作业、理解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中后期以提高Z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为主。

通过一对一教学,补充学生基础知识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入学测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由于该生可能没听懂但是不说出来的问题,所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将给老师听,一方面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另外,一对一教学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检验学生人际互动模式调整,从比较自我到乐观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转变。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贴心的互动最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细节,有爱心的老师更能够春风化雨。

05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Z同学的行为表现相对退缩,但能够保证按时作息、规律饮食,能够正常参加课程学习与体育锻炼。

15天的评估阶段,Z同学情绪状态平稳,饮食、睡眠及人际关系均良好,与寝室同学、授课老师关系均良好,适应情况良好。

Z同学可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取到的能量,并弥补从家庭中得不到的情感缺失。

通过适时给予鼓励分析引导,辅以行为训练,建立起学生的高自尊,高价值感。

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具体地、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自省习惯等具体化了的素质因素。

从习惯着手,逐渐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性。

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

  •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06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07

离校反馈

学生反馈

很怀念扶禾的日子,在之前的4个月时间里,课程补了、朋友交了,现在回到学校月考也从班级40多名到23名,还获得了最近进步奖。

回家后也和父母聊了很多,还制定了每月一次的沟通时间。回来一个多月也没和爸爸吵过,虽然有时间还是会控制不住有情绪,但是会察觉到然后写下来,及时制止了更大的情绪。

家长反馈

孩子回来以后,状态一直保持的很好。给我感觉最大的进步是愿意沟通了。

孩子以前不爱表达或者是不想表达,现在也比较愿意说一些自己的事情,有不懂的题目,在家也会问爸爸,看得出来作业完成比以前的要好,理解力及专注力也有提升,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孩子才能有这些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