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367 | 文化之旅90:四大美女随吴志跃上石鼓山探秘【刘映虹白栅栏吴志跃叶勤海杨碧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市区观澜广场合影.

孙彦修 摄

奇巧石鼓满文章

●刘映虹

卸下冬日的沉重,步履轻快了,怀想随野草滋长,意念像藤蔓蔓延。春天,适合拜谒大自然,譬如,探访一座山,徜徉于一个岛。

有一种出发,是一次休憩,更是一场修行。走过那片喧嚣,一段石阶,蛇行在眼前,划开了城市与山野的界限。拾级而上,我们开启了探幽石鼓山之旅。

一程黄土,一程石阶,这条林间小径,被厚厚的落叶覆盖。先落下的,已被岁月的车轮碾压成了粉末,调和着阳光雨露,化为春泥;后继而上的,层层叠叠,就着跳跃落地的姿态,轻盈铺展开来。这些秋冬遗留下来的落叶,柔美了石路的体态。坚硬的路,变得绵软起来,伴随着脚步,发出了“刷刷、刷刷”的声响,就像一个在问:何处是尽头?一个在答:就在你脚下!踩在这里的每一步,虽没有了铿锵的足音,这整齐的韵律,却调皮地弹跳在山间,“刷刷、刷刷”,前前后后,此起彼伏。黄土和台阶相间的幽径,被枯叶统一起来,低矮的台阶看不出分明的轮廓。落叶铺成的黄毯绵延向上,偶尔裸露出的几粒鹅卵石,安安静静镶嵌在石板上,成花绽放,成星星散乱。

行走于悠长幽静的小路,时而横柯上蔽,光影斑驳,一地阴凉;时而毫无遮拦,阳光倾泻而下 ,崖壁笼上了金黄;人儿,被镀上了光圈。

这是一个黄绿交织、新旧交替的空灵境界。一时间,我错愕在时空幻变里。枯枝败叶,异峰凸起,眼底的黄,成片成片地铺展,静穆,安然,缓缓叙述另一个季节的模样;不安分的,是那些一丛丛、一株株的绿。丝丝缕缕飘带样的,大气顺溜椭圆形的,细细点点圆片式的,或从石缝中挤出来,弱小的身躯释放着无穷力量;或从黄土之下钻出来,抖落抖落头顶上的黄叶,站成自己的姿态;或从崖壁与泥土之间穿插而过的,在横、竖、斜的交叉中完美构图……大概,一条林间小路也懂得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了,你看,连同崖壁上的苔藓,也是那样对比鲜明而又和谐呼应。有些苔藓已干枯,星星点点的鹅黄色在石块上点染,那种感觉,就像是水滴,从高处一滴一滴溅落在石块上,然后风干留下印记一般;有的苔藓翠绿惹眼,呈片状在石头上匍匐着拓展,水灵灵,鲜嫩嫩。

大自然是个卓绝的画家,知道就地取材,石头、草地、天空……什么都可以拿来当画板,在上面寥寥几笔,就是一幅惊世杰作。在这黄绿为主色调的巨幅里,怎能少了点缀呢?道旁一株老树,白花星星点点,悄然绽放在旁逸斜出的枝丫上;草地上,紫白相间的喇叭花张着嘴儿嚷嚷“我要开花,我要开花”;一片心形红叶飘飞在赭色石头上,分明是在告诉我:依恋一方山水,石头也有一颗滚烫的心。

曲径通幽,幽处并不遥远,却似在悠远的时光里轻轻将我们召唤,用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牵引我们抵达它的内心深处。

几经拐弯,终于,路的尽头,两块巨石一左一右一步之隔立在我们面前,搭肩而成一个天然的石门。这就是石鼓十八巷了。

我站在洞口,丝丝寒气从里面渗出,皮肤拔凉拔凉的。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的十八个石洞,但说是十八巷,其实更为恰当,里面洞与洞相连,巨大的石块自然堆砌,形成了狭长的巷道,大部分巷道仅能容一人通过,最窄处,稍微胖点的人侧身想通过都困难。洞的中心,几级台阶往下,再往上爬上陡峭光滑的巨石,就可以站在洞的制高点眺望白沙湖了;而选择另一个方向,沿着台阶往上登几级,就有石头夹道而立,枯枝藤蔓从上面长长垂下来,与地面相接,编织成了一副天然的挂帘,甚是雅致,也使得这一处有了内外之分。里面的人要出来,外面的人要进去,虽无需披荆斩棘,也都得轻轻捋起这“帘子”,头一偏,才能过得去。

洞里的天空,是不一样的天空!那若隐若现的,是一线天,就像是睡了一觉的石头被鸟鸣声唤醒,眯缝着眼睛循着光亮的来处努力恢复神志;三石鼎立,拱起的是三角天空,这三角固然不是铁三角,但石做的脊梁够硬!尽管如此,你挪动步子,不同角度凝视,发觉它竟像被任意挤压,三条边不断改变,成不同度数的三角形;那一方,本是周正的四角天空,旁边一块石头的尖角刺穿过来,撕拉成了不规则的独特图形;最玲珑的,当属二石托球构成的“美人眼”了,在巷道里,两尊巨石顶上夹着一块圆石,就像大大的眼眶里嵌入溜溜的眼珠子,天空适时为她留白。美人的眼睛哪能随便让人看呢,这不,打这下面走过,如果你止不住抬头望,就会不由得加紧而又放轻脚步,好像轻轻一哆嗦,圆石都会有所松动而砸下来。

走在狭长的巷道里,两边巨石逼仄着你的视野,石块上的青苔漫溯,缓缓吐露着生命的迹象。置身于此,我的烦忧烟消云散。正前方,有石头横在眼前,原以为就这样戛然而止到了巷子尽头,不曾想,石头与巷道之间有几步之遥,一个左拐或右拐,就出了洞,进入另一条巷子。就这样,我们在不同的洞里“走失”,又在同一个洞口“巧遇”。真真是“疑无路”时“又一村”,那种困惑后豁然开朗的惊喜,直在十八巷里循环往复……

往回走的路上,忽而左前方树丛“扑棱棱”一阵声响,“啊——”我站住了,隐约见一只大鸟煽动着蓝色羽翅扑腾几下,就落在前方林子里。“好美的鸟儿……”久久的,我沉浸在鸟儿留给我的美丽侧影中。不知怎的,就想起了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站在鸟儿的角度想,许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它内心的宁静。然而鸟儿并不知悉,我们只是来学习的。莫道山野寻常,却处处蕴含着大自然朴素而无穷的理趣。

在崎岖的前进中,在未知的拐弯里,一次探幽,让我对大自然的敬畏又深刻了几分。在石鼓十八巷布下的迷宫里,纵使你是如何牛高马大,又是怎样心高气傲,在你所看到的它的低矮处,却不得不俯身低头以过。它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智慧,让人明白了:放下身段,也是放过自己。

刘映虹:河边的剃头师傅成了小镇的老时光

一堆石头的艳遇

●白栅栏

在前往红海湾东洲街道石鼓村的路上,碧绿跟我们说,石鼓的石头很值得一看。当时,我心里是不置可否的,想着不就是一堆石头吗,有什么大不了,整个汕尾的海岸线上随处可见的石头,最多是生长得特别一点罢了。可是直到沿着石鼓山的小路往上,看到那所谓的一堆石头时,才发现自己错了。这堆石头,确实是值得一看的。

石鼓山的小路,于2000年由东湖的彭锦福先生赠建,赠建者的名字刻在上山的台阶旁,一级级的台阶,都铭刻着有爱之士的片片心意。蜿蜒而上的台阶,是由麻石条以及小小的鹅卵石铺就,在一个个大石头旁边转来转去。直到那堆石头突然出现在眼前。

乍一见到那堆石头,竟有准备步入一个女人子宫,去窥探生命意义的错觉。石鼓山上的一堆石头中间两块丰腴的石头中出现一道石缝,上山的小路一直延伸进石缝中去,石头叠着石头,有的石头干脆卡在石缝中间,似坠非坠。而石缝上方的那一丛春花,清淡的粉白有如少女头上的发簪,散发着青春的味道。

错觉毕竟是错觉。这是由很多大石头错落地叠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奇妙石道,开始时,陈辚告诉我们,她叫十八巷,一条条石缝形成的巷道容一人而过,越往里走石头越发高大巷道越显幽深。很多地方高高的石壁,把天空挤成一条细细的线,人往里走着走着,便消失了,胆小的人便不敢独自前行。一个人站在石缝中间,仿佛能感觉到石头在慢慢移动着,一点一点地,就把人压挤在石头中间了。站了许久,用手量了量石头与人的距离,石头终没能移动分毫,而我,由石缝中走过。

后来听说她叫十八洞。石头与石头之间窄窄的石道里,不时偶遇一个由几块大石架起的石洞。大家好奇地钻入一个个石洞里,去看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石头洞,想在里面发现神仙的踪迹。不少石洞洞洞相连,王社长爬到上层的一个洞穴里,我们站在下面的洞穴里,他举着相机往下拍我们,我们举着相机往上拍他。来访者的足印没能留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但在一个较大的石洞中,有情侣携手写下了以证心志的誓言。山顶的那个石洞,大石盖顶,洞口有树遮荫,石阶错落,草藤如帘,视线开宽。若有神仙,此处定可腾云驾雾。

有当地村民说,小时候他们爱去山上玩,在十八洞的巷道中穿来穿去捉迷藏相互追逐是他们的乐趣。山下的老人更正说那叫十八间。十八间!从一条条的巷道到一个个的洞穴再到一间间的房子,这一堆石头,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或许,当年真有神仙到此,一间间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建在山顶上,然后,多少年又多少年过去了,神仙离开了,石头垒起的房子塌陷了,所有的秘密书写在岁月中。

三位猛男护送两美女上羊蹄岭进宋存庵看壮帝居【白栅栏吕珠满张伟红吴志跃庄海君】

炮台山上忆抗倭

●吴志跃

初夏,“文化之旅”再次踏上征程,来到红海湾的东坑石鼓“十八巷”和炮台山。“十八巷”或者叫“十八洞”更确切,就是在石鼓村外的海边上一座天然的石山,里面有天然的石洞,横的、直的,宽的、窄的,高的、矮的,亮的、暗的,干的、湿的,花样繁多,数不胜数,洞洞相连。估计原来石洞的底部是凹凸不平的,有村民用水泥和鹅卵石将它铺平,一些坡度大的地方凿了阶梯,很适合游客探险。若作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妖怪洞府的拍摄场景,那是不用再装饰的。想不到家乡的海边有如此奇妙的景观!

有道是站在桥上看风景,桥下看风景的人在看你,自己也就成了别人的风景。“文化之旅”这个团队,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文化之旅”是在探访文化,挖掘文化,也是一种文化风景。

与“十八巷”相距不远的炮台山,是海边的一个小山头,虽然绝对高度不到五十米,但它是镇守港口的制高点,站在山上,俯瞰整个港湾,南面是浩瀚的南海,东北方是陆丰市的上英、东海,正东面忽隐忽现的是乌坎的虎头山和金厢的西山。炮台山只剩炮墩遗迹,一架高大的风力发电机取代了昔日的大炮,大风车默默无声,随风起舞,重复一支祥和、繁荣的舞步。古炮墩装上风车,一个成语在我脑海一闪而过:铸剑为犁。是不是准确?数百年前在家门口的海边架炮,从白沙湖到碣石湾,遮浪海边有炮、东坑海边有炮、碣石南门口也有炮!今日宁静,风景秀丽的港湾昔日却是拒敌的前沿阵地。史载,东坑炮台山的大炮是清康熙年间架设的,几门单发、射程近的古炮,实战威力远远小于其筑铸南疆的政治、军事影响。架炮驻军,守卫海防。一旦外敌来犯,炮声一响也就如同点起烽烟、吹响号角。康熙大帝雄才大略的政治智慧令后人钦佩。但数百年来,这片海域并未安宁过,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陆丰军民在这里浴血奋战,谱写了一篇篇气壮山河的爱国史诗!据《抗日合作军红楼抗日阵亡将士录》载:“一九四一年,日寇为封锁汕尾港,调遣近卫师步兵野战炮部队,配合南支第五舰队的飞机、战舰,占领汕尾及海陆丰沿海战略要塞,总部设于汕尾。其时,流窜于遮浪半岛的陈铁海匪也乘国难,勾结日寇,为虎作伥,无恶不作。海陆丰大地一时狼烟四起,乌云密布。

期间,驰骋于花县、惠州的抗日第七战区65军158师472团,由团长黄植虞率领,奉命挺进海陆丰抗日剿匪。在海陆丰守备区长官林株樑指挥下,组成抗日合作军。司令部设在陆丰县城。

是年农历七月廿九日,472团一营由营长朱金铭率领直奔遮浪半岛,围歼陈铁海匪,当场击毙匪首和匪徒多人,告捷回师。

当晚宿于田墘郊外,夜遇大雨,移营田墘圩内红楼。因残匪向日军密通情报,八月初一日凌晨,遭日军重兵包围。抗日合作军浴血奋战,然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此役,营长朱金铭等81名将士阵亡,一匹战马同殉难。11名将士被掳解往汕尾日军总部后惨遭杀害,一名重伤连长殁于过洋埔。之后,93名殉难将士和一匹战马的遗体分别田墘、汕尾、过洋埔等地民众收葬。二十多名伤员由田墘乡贤组织民众救治后归队。”

据《陆丰文史》载:“一九四四年正月元宵夜,金厢镇龟地妈祖宫演大戏,灯火通明。时,游戈在碣石湾的日寇炮艇发现有村民聚集,随起歹念,炮艇慢慢靠近来。时奉命驻守金厢的国民政府保安团伍排长正带领战士在岸上巡逻,看到敌人炮艇入港定无好事!于是带领战士偷偷埋伏在敌艇靠岸的山坡上。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做好战斗准备。敌艇靠岸后,凶残的鬼子不上岸,而是惨无人道的调整炮口向观戏人群发射,炸死炸伤村民数人。岸上埋伏的伍排长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命令开火还击。顿时,埋伏在虎头山各个制高点的长短枪一齐向敌人还击。鬼子不知就里,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慌忙起锚、转舵想往外逃。伍排长吹响冲锋号,战士们冲到海边,向敌艇掷手榴弹,敌艇被炸冒起滚滚浓烟,鬼子死伤无数。借着大北风方得逃串。

三天后,鬼子派飞机对金厢全境进行报复,重点轰炸虎头山阵地。伍排长不幸中弹阵亡!金厢百姓将伍排长安葬在卢坑北侧的山坡上。直至现在,每年的清明节金厢民众还自发前来为他扫墓!保家卫国的英雄,百姓代代怀念他!”

同样是在这碣石湾,一九四五年夏天,日寇已占据金厢墟,有一日,要调一个班七名日本兵往汕尾。日寇强令在船上生活的苏妈九,用刺刀逼着他运载这七个日本兵去汕尾。

苏妈九和他三个儿子都是打渔好手。可要运载这些鬼子兵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迫于鬼子的淫威,苏妈九只能屈从开船。

苏妈九乃水上人家,什么风浪没见过?可这几个日本兵别看在岸上威风得很,上了船却站不住脚。船刚驶到乌礁脚,鬼子就开始晕船呕吐了,看到这一幕,苏妈九心想有戏了!他萌生了一条杀贼的妙计:他叫儿子把船逆着风浪向东开到田尾山外,然后再折回乌礁脚,又再向东,这样往返几个回合,鬼子就吐得不省人事,象死猪一样瘫在船弦边。这时,苏叫儿子向大海驶去,远离金厢。看到时机成熟父子四人,拿出砍鳗刀、渔叉,刀砍叉刺,把七个日本兵杀死,扔到海里。然后洗净船上的血迹,远走他乡。象苏妈九这样的水上人家,海丰,汕尾、惠东、香港那个港口都能停靠。我不回金厢,你鬼子就没我的奈何。

几个月后,鬼子投降了。苏妈九才和他的家人驾船回金厢。听知苏妈九一家回来,全金厢的乡亲都轰动起来,纷纷涌向港口,欢迎抗日英雄凯旋,赞扬他们一家为金厢人出了一口恶气!

今日炮台山下这片美丽的海域,昔日强敌犯边,是那样惨痛和无奈!我海陆丰军民浴血奋战又是何等壮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七十年前海陆丰军民抗日鏖战的号角依旧在耳边回响,炮台山外波翻浪涌,涛声阵阵,犹如警笛长鸣:国破家焉存?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何来个人的尊严?以史为鉴,我们今日有必要为一条墙基、一条村界、一个比纸还轻的官阶、级别争到烽烟四起吗?

吴志跃:养花记事

东方爱琴海—风车岛

●叶勤海

如果有一个地方,还来不及离开就期待再次相逢,相逢时又不断有新的发现,那它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被喻为“东方爱琴海”的风车岛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神往、让人留恋的地方。

在通往红海湾的路上,一条宽阔的联岛公路,笔直地通向风车岛。风车岛是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伸入海的一个半岛,据说,修建联岛路前,涨潮时风车岛就会与陆地断绝,成为一座孤岛,人们出行只能依靠渡船。联岛路恰到好处地输送了风车岛的一切浪漫与美丽。

淡蓝的白沙湖,微澜起伏,展现着它的静美。雪白的沙舌,静卧在公路一侧,与屹立海上的发电厂遥遥相望。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矗立在远山之上,顺着山势延绵,悠悠转动着巨大的叶子,就像一个个旋转的风车。风车岛因此而得名。

风车岛上的路四通八达,每条路都可以通向不同的海滩,每处海滩都有不同的风景,或静美,或豪迈,这也是我爱上风车岛的原因。

车行驶在岛上,与陆上没太大区别,可见风车岛的宽阔。放眼望去,野草和木麻黄在风中摇摆,顺着它们的方向,能感受到海风的形状。偶见一小片海景一闪而过,那是矮矮的小山,把辽阔的蔚蓝切割成一片片的惊喜,不定时地扑进人们的视线。

打开车窗,车内马上被湿润而带着淡淡咸腥味的海风灌满,连飞舞的发梢都满是海的味道。风很大,把笑声都吹起了波纹。我固执地认为,海风也是有颜色的,而且是蔚蓝色的,带着辽远的鸥鸣与稀疏的帆影,带着海天相接处的无限想象。

汽车拐进木麻黄树林,在坎坷的小路上七弯八拐地颠簸了一阵,开上一个高台,眼前豁然开朗。海水湛蓝清澈,透亮得能看见深褐的礁石和碧绿的海草,以不同的层次和谐地过渡。海天相接处,一道狭长的小山延伸进海里,就像淡彩渲染的画布上,用浓墨流畅地画上一笔,简单却意境鲜明,余韵不绝,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恍惚间,我竟然有了“海市蜃楼”的错觉。

面朝无垠的大海,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巨大的风车就在头顶,无论是远眺还是仰望,都顿觉人的渺小。风车旁边的一个土岗上,依稀可见几段残垣,想不到这里竟然是石狮头炮台的遗址。或许是清明的山火,把周围的树木和泥土都烧得焦黄,更显得孤寂与荒芜,我只有在想象中描摹那远去的刀光剑影,还有它当年威武的模样。

刚接触风车岛,并不觉得它有多么特别。而当你停下脚步在每个不同的角落驻足,深入风车岛的所有细节,就会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今年大年初三,我与家人直奔风车岛。冬天的海,蔚蓝,安静,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巨大的美玉。我们在一个叫月亮湾的美丽沙滩上,迎着海风孩子般呼喊和奔跑。这里的海水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弧形的海滩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贝壳,隐约可见几只渔船出现在海天相接处。游人稀少,仿佛整个海滩都是我们的,让我们倍感惊喜。爸兴致勃勃地在干净的沙滩上写字,妈在礁石上看一排排的海浪起伏进退,孩子惊喜地尖叫着捡贝壳,我们姐妹顺着沙滩的小洞挖螺和贝……风车岛,带给我们温驯而快乐的时光。

风车岛上有一处小山,坡陡路弯,开车走在上面,头顶湛蓝的天空,快乐也在升腾,仿佛是向着蓝天飞奔,那种难以表达的激动和按捺不住的兴奋,直到登上顶峰,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高远的蓝天,才得以淋漓尽致地释放。

沿着海岸线走,可以不必担心迷路,总面积13平方公里、拥有28公里海岸线的风车岛时而给你波澜壮阔的海景,时而展现形态各异的山石,但每一处风景都是简单洁净的,就像少女清澈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久久难忘。

我喜欢风车岛的每一个角落,喜欢这“东方爱琴海”的浓浓的浪漫与满满的诗意。

叶勤海:烧蜡花

石鼓山的秘密

●杨碧绿

石鼓山再蔓延一些,是石鼓村

再蔓延,红海湾翻滚。

再蔓延

没有什么比南海更开阔了。

地理杂志描述石鼓山的位置

和村口指路的老者口径

高度吻合。

石鼓山含住酒瓶石、三帆石、乌龟石

和一只唱歌的鼓石,不急不躁。

我们细数巨石下十八洞

鱼贯而入

穿过一洞又一洞从母亲的子宫,

再到母亲的生门

秘而不宣。

杨碧绿的诗

转自:汕尾日报17.04.23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套用《长恨歌》画这些鱼,感觉杨贵妃边泡温泉边跳舞

别以为开奔驰、宝马、路虎是干什么的,其实他们是干这些的

据说看到10-13高人,14-18神人也!如果能看50个字呢?

治疗感冒只要一分钟...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如何三折套被套?【图解、动漫、视频一起上】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文学看台366 | 李济超:有一种爱叫做十八层地狱

文学看台365 | 陈辚夜宿渔夫码头

文学看台364 | 南国从来春与夏,为何今日变严冬?

文学看台363 | 文化之旅89:带三靓女带猛男探石鼓山【白云数片一茗朱丽娟蔡秋胜】

文学看台362 | 叶爱琼的小园

文学看台361 | 王诗彬的三马路

文学看台360 | 吴春红的叫卖声

文学看台359 | 丘东平诞辰百年之际集其篇目怀之【王万然陈世群吴雁程卢木荣】

文学看台358 | 王要彪:鲜花插在牛粪上

文学看台357 | 文化之旅88:石鼓山上车大炮【王万然陈辚王晓忠吕珠满谷宁罗素丽林小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