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君又开始搞魔性测评了,这一次我们用到了微波炉
【两个好基友,和一块传奇“印肉”】
公元1673年,是清康熙帝登基的第十二个年头。
这年的春节,南方小城漳州的人们在爆竹声中迎来了牛年的新正。初一一大早,城东的“源丰药材行”店铺的大门虚掩着,魏姓东家放了伙计们的假,店中不见了往日的忙碌。
大少爷魏长安,刚给父母拜完年,兀自一人立在堂前石阶之上,淡淡的辛夷花香,墙外天空上不时升起的烟花,爆竹声中夹杂着“风雷(空竹)”声响,不觉兴起,随口吟了一首《元日有怀》的小诗。魏少爷回头望了望大厅当中八仙桌上的笔墨纸砚,信步来看桌前,研墨调色,然后铺开二尺见方的宣纸,随即将庭中怒放的辛夷花勾勒下来。
看着画中素雅的辛夷花,拿起炼过蜜的印色,魏长安忽然忆及隔壁“天珠金银铺”的沈一吟沈公子。
前几日,沈公子曾建议用药行调制的“八宝药膏”作为“印肉”试用。于是魏公子来到药柜前,拿起一贴“八宝膏药”,轻轻揭去膏药上覆盖的棉竹纸,将“魏氏长安”的印章重重一粘,走到画桌前,慎重地钤盖在刚画好的画的左下方。
小心移开印章,一看印痕,红艳夺目,就近一闻,还散发着淡淡的麝香,心里一喜,觉得沈兄的建议甚佳,便私下决心,和父亲商量,在经营药材之外,另辟“印肉”的研制。
一个名闻海内外的漳州“八宝印泥”,在不经意间诞生了。当年年仅十八岁的倜傥少年,在漫无经意之间为世人,特别是为书画爱好者,为风雅的士子,留下了后世称之“漳州三宝”之一的“八宝印泥”。
【魔性测评,祭出微波炉】
家乡的出产,好像是白土粉,是妇女们化妆的必需品,家乡的珠砂印泥,民国初年卖到七块大头一两;家乡出产的金箔都是用真金槌打制成,比纸张还薄;另外像剪绒纸花,也是以精致闻名。
——林语堂《我的家乡》
林语堂的家乡就在漳州芗城区的五里沙。杨锡伟印象中的印泥没有那么贵,大约是一块钱一两。大作家被宰了也未可知。总之漳州八宝的贵是给大作家留下印象了。
民国时的一块大洋在北京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1912年),在上海可以供5个人去中档西餐厅吃一顿西餐(1914年)。合到今天,三五百块人民币的购买力应该是有的。
另一份民国初年的广告则显示,每两漳州八宝印泥可以卖到32大洋。
贵则贵矣,这八宝印泥到底使用起来是不是真如传说中来得神奇,还是需要真正使用起来算数。这一次,我们就要对收集到的几种样品来一次真正的对比评测。
首先介绍一下几位参赛选手,对比样品如下:
一号:漳州八宝精致特级朱磦印泥,价格最贵。采用纯朱磦制作,黄金含量更高,其他原材料也更优质,保存时间比特级贡品更长。
二号:漳州八宝珍泉印泥,散装156元一两。采用纯朱砂制作,加以珍珠、黄金以及中草药配置而成,颜色红而不腻,赏心悦目。钤印后百年不变色。
三号:漳州八宝特级贡品印泥,散装128元一两。特级贡品采用纯朱磦制作,加以珍珠、黄金以及中草药配置而成,颜色红中带黄,钤印后可以百年不变色。
四号:漳州八宝朱砂印泥,散装36元一两。朱砂印泥是比较普通的印泥,采用10%的朱砂辅助其他原料配置而成,颜色正红色,硬度较低,钤印后可以保存时间较短。
五号:某品牌一款深红色印泥,散装75元一两。该款印泥矿物质含量在20%-30%,艾绒长度4-5公分,印体细腻柔润,有光泽度。
看上去我们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可以用来等待测试,所以只选择了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测试——
声明:
这次评测,没有商业目的,亦没有捧谁抑谁的动机。因为“地道风物”的风物之旅行走了漳州,又蒙杨厂长支持,提供了多款样品试用。
以往评价印泥的文字,比较多感性的评价,少了些客观的对比。而这次则尽可能将五款印泥的使用场景完整呈现。采纳了“江湖”网友的一些建议,尽可能贴近使用者的应用场景,尽可能让大家直观地看出差别。
印泥这种东西本身主观的使用感受非常重要,文中的主观感受只代表个人意见。
印蜕的立体感;
是否渗油;
火烤是否变色;
托裱时颜色是否牢固;
当然还有使用者的主观感受。
考虑到日常最经常的应用场景,选择了在三种纸样上进行钤印——
10年以上的净皮生宣;
10年以上的一款仿古生宣;
5年以上的汪同和煮锤(半生半熟)。
其中在净皮生宣上留三个样品分别观察渗油、火烤和用水托裱。另增加了一项内容,印在80克复印纸上,观察印泥干湿的状态及干燥的时间。
文中图片均用固定色温,固定的拍摄参数,取自然光进行,力图真实表现样品的差别。
印蜕
主观使用感受:
为了此次对比,特急就制作朱文,白文各一。钤印前,对五款样品进行了同样的翻动;为了便于对比,钤印由笔者一人完成,尽可能用同样的手法和力度。
从翻动和醮色的感觉上,二号最为舒服,力道和弹性俱好,一号稍软而三号稍硬,四号粘软,不够细腻,质地不匀。蘸色时手感很差,如足陷泥沼,无处着力。
钤印的感觉,二号最为服贴,甚至有吸附感,一号、三号略显不足,五号则感觉油太大,刚刚钤好的印,油已经渗透纸背了,四号则颜色浅薄,缺少质感,遮盖力较差。
还原度:
从印文的还原度上看,在净皮生宣上五号涨线比较严重,二号有轻微涨线,一号、三号朱文还原最好,白文略有留白。四号可以不论了。
仿古生宣质地薄且绵软,比较细腻,一号、二号、三号朱白的表现均更好。“江湖”有言钤印最好用连史或者雁皮,刚好手头没有,这种方古生宣效果也不错。
立体感:
从立体感上,刚钤好的印蜕,二号、五号立体感很强,48小时之后轻拂,一号、二号、三号均有立体感,印痕略略发涩,在复印纸上有凹凸感,轻微掉色。五号印色最牢,四号轻拭掉色严重。
渗油实验:
五号渗油最为严重,刚钤好的印,在最薄的仿古生宣就已经能够感觉渗透纸背。48小时之后,在各种纸上,四号和五号渗油已经很明显了,一周过后渗油更加明显。另外三款则无明显地渗油。
4#朱文渗油局部
4#白文渗油局部
托裱表现:
五款印泥在托裱上水之后都无明显跑色,只是除四号外,其余几款都可更明显地看出良好的遮盖力。以托裱后的表现看除四号会脱色之外,其余几款都不错。
烘烤实验:
考虑到明火烘烤不易控制,在进行烘烤实险的时候使用了家用烤箱。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温度设定200℃,预热之后,烘烤10分钟;第二步将温度调到230℃,继续烘烤10分钟。
在经过200℃十分钟的烘烤之后,纸色已经焦黄,有些地方呈褐色,一号、二号、三号印蜕颜色依然鲜艳。四号颜色稍有加深,五号明显变深。继续230℃烘烤十分钟,纸色更焦,有些部位已经相当酥脆,印样刚从烤箱中取出时,可以观察到一号、二号、三号的颜色呈现一定程度的粉色,随着温度的降纸,颜色逐渐变红,总体颜色变化不大,三号在深色纸的背景上甚至表现出更好的遮盖能力。四号印蜕颜色继续变深,但仍然可以看出红色,五号则已经非常接近黑色了。
【八宝印泥,一点金箔色】
七十三年之后的1746年,已经是乾隆十一年,年逾古稀的魏长安依然在漳州府城经营着他的“源丰药材行”,依然调制他的“八宝印肉”。远在千里之外的紫禁城中,喜爱书画的乾隆帝刚刚用了由时任汀漳龙道尹的侯嗣达进贡的“漳州八宝印肉”,端详着鲜艳丰满的印痕大加赞赏,乘兴将多余“印肉”赏赐近臣。
从此,漳州八宝印泥的生产工艺逐渐固定,并沿用皇家惯例,分为特级贡品、一级贡品、贡品、极品、珍品和上品六大等级及品系。道尹侯嗣达还特地为“八宝印肉”取号“魏丽华斋”,并赐匾悬挂。(该匾烧毁于文革期间)
李厚基题字
有清一代,朝庭官府对漳州八宝青睐有加,清末龙溪知县曹木章签署的告示,明令禁止假冒魏丽华斋八宝印泥。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6月,在清廷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里亦有“钜鹿牌”为注册商标的魏丽华斋八宝印泥。
启功题字
杨锡伟是现任漳州八宝印泥的厂长,几次见面装束一丝不苟,和漳州这个炎热闲散的城市多少有点违和。按他的说法,八宝印泥至少经历两次危机乃至几近失传,一次是在抗战期间,魏家后人殁于日军的轰炸,另一次危机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清中叶至民国年间,漳州城内仿效魏氏生产八宝印泥的先后还有绮红轩、乙尘庐、慧庐等,有说法达38家。
丽华斋通告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漳州市文教日用品厂设立专业生产八宝印泥的车间,一众私营商号带配方进厂,厂里对各家产品秘方和生产方式做了比较,加以改进,生产出独具特色的漳州八宝印泥。然而,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管理跟不上,技术出现偏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很多书画家不再信任八宝印泥,我们几乎被市场抛弃了。”
民国四年获奖证书
从小生活在打锡巷,闻着八宝印泥味儿长大的杨锡伟对八宝印泥有着特殊的执著,八十年代担纲工艺改进小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杨锡伟在自小长大的巷子里结识了魏家的媳妇,掌握了八宝印泥制作工艺。
如果说这种机缘算是偶然的话,更重要的必然则是杨锡伟对印泥工艺的勤耕不缀,即使是离开工艺改进小组负责门市的那段时间,杨锡伟依然没有停止对工艺配方的不断尝试。
1998年,杨锡伟接手了濒临倒闭的印泥厂。杨锡伟没有固守在传统的配方上,而是根据多年的制作经验和市场需要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在产品品种和包装上同样不段尝试。
然而八宝印泥毕竟是一个传承了300多年的老字号,有些东西是不能随意改的。这些就包括对工艺的坚持和对品质的苛求。
“捣印泥是一个基本工序,别看一直不停地捣,其实是有技巧的,力度太大,容易捣烂艾绒,艾绒一烂,印泥的弹性就会降低;力度太小,又达不到粘度的要求。有时还得不停变换(着力)角度和力度。”
“印泥的制作对天气要求很高,只有在合适的天气、湿度、温度下,才能生产出理想的印泥。因此天气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决不生产,不容产品质量出现任何瑕疵。”
“即使在厂子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我们用的)蓖麻油一定要用10年以上的陈油,艾绒只选龙岩出产的10厘米以上的。”
摄影/李晋泰
漳州八宝印泥是全行业惟一真正含金箔的印泥。“四两(120克)的印泥,里面需要加入几十到四、五百张金箔。”
加金箔是为了提高价值感还是真有其用呢?按杨锡伟的说法,依此法可以提高印泥的附着力,鲜艳度,包括钤印之后的凹凸感。是不是果能达到这样的使用效果,笔者后续会通过对比评测细细品评。
不管怎么说,每盒出厂的高级漳州八宝印泥上必会贴上一帖闪亮的金箔,这已经成为漳州八宝印泥独特的标志。
所有这一切,正在赢回行家的认可,说到今后,杨锡伟信心满满。
摄影/幸鹏
【为每个用心写字的人,留下印记】
印泥,有时也称为印色或者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是表达印章艺术不可或缺的介质。
印泥最早的使用,当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到秦汉时期,为防止内容的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机密文书用上下两片木牍作成,下牍称函,用以书信,上牍称检,用以封盖,检上有捆绳的刻沟。两片合在一起,然后用绳子把它们捆在一起,将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封上,作为封检的标记,是为封泥。
到了隋唐之后,随着纸张大量用于文件及艺术创作,人们开始用水调的朱砂涂于印面,钤在纸上,这便是印泥的雏形,再到宋元明清,以油调和朱砂,并不断地加入麻绒及香料,印泥的制作愈发至善至美。
好的印泥,金红而不燥,温雅而恬静,细腻而厚重,稳定而不洇,钤在书画上则色彩鲜美不失深沉,富有立体感。且色泽的明艳不因时间延续而衰暗。
印泥的主料为朱砂,艾绒,陈油(蓖麻油),不同的品种再辅以冰片、麝香等香料药材。印泥色料,主要是朱砂,其它颜色的印泥这里暂且不论。
朱砂的化学成份为硫化汞HgS,天然的为朱砂矿,因产地又有辰砂的叫法,亦有手工制备的,由水银和硫炼制,中药上称为银朱。硫化汞颜料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红色材料,广泛用在漆器,建筑装饰等各外领域。
矿物朱砂的使用需要经过研磨,以水飞法最为精细。朱砂在加水研磨时,常会自然分层,上层略黄的部分称为朱磦,也作朱膘。朱磦的成分略复杂,有说是混有一部分的氧化汞HgO及雄黄,即硫化砷As2S2,雄黄本无毒,但氧化后生成的As2O3则是我们说的砒霜,是有毒的。
民国浅绛彩花鸟印泥盒(原配八宝印泥)
上好的印泥使用朱砂,朱砂含量高则愈贵重,朱磦印泥因颜色更亮,则上之上者也。
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是中药特别是炙火疗法的重要灸材。在众多文献中关于灸材的记载有“艾”、“艾蒿”、“艾草”、“艾叶”、“艾绒”等多种称谓,名目虽然繁多,实则指的都是“艾绒”。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载有艾,“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古代医家常称艾绒为“熟艾”。孙思邈所言“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此言道出制作艾绒的程序和方法,也表明所谓“熟艾”即指“艾绒”。
艾绒田
《本草纲目》则说了艾的做法——“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
北方的艾有蓟艾,而南方的则以福建龙岩最优。按漳州八宝印泥的说法,印泥取艾要比中药更为严格,不仅挑产地,长度也一丝不苟。
在日本,除一部分温灸用艾绒是从中国和韩国进口外,也有艾绒是日本自制的。方法是先采用石磨研磨艾叶的方法加工制作粗、细艾绒,再将粗制艾绒放入风车翼轮(风车的主要部分)高速运转,在风力、离心力、磨擦、叩打等综合作用下精制优质艾绒。
艾绒
至于晒油,书上的记载——“需在蓖麻油中按比例加入十几种名贵药材,炮制后去掉油本身的异味和水分,然后密封好,经阳光照晒并存放3年以上才启封使用。晒油和葡萄酒一样讲究年份,年份越久,生产出来的印泥越珍贵。”
这里的工艺往往被制泥者视为不传之秘。
所谓印泥的“十珍者:一明、二爽、三润、四洁,此四者妙处在于染砂与艾也;五易干、六不落、七不泞、八不粘、九不霾、十不冻,此六者又得力在晒油也。”
接下来便是制泥——制泥的手法亦极讲究,需要达到油不浮、砂不沉,充分融合,方才加绒,和制既要充分又不能伤及艾绒。制泥者的手感非常重要。
然而,大篆刻家邓散木不以为意:“制泥之法,主人人殊,载籍所记,无虑十百,如所谓炼油须加药物、乳砂不宜顺逆等等,非玄言、即臆说,欺人之谈,不足置信。”
杨锡伟甚以为然,现在漳州八宝印泥的晒油之法则完全是他试制出来的,而用于漳州八宝印泥的蓖麻油则必是十年以上的陈油。
清晚老红木八宝印泥盒
【测评结果】
漳州八宝印泥三款高档产品总体表现明显高于其余两款;
所谓金箔含量越高,色泽愈鲜,愈牢,愈不易褪色之说,在三款高档印泥间似乎表现不明显。
二号或表现力更强,适合作为所谓的书画印泥,而一号、三号更适合作为篆刻印泥;
渗油是印泥的硬伤,其它表现再好,如果渗油,便不足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