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炼成一个好班,其实就是“建设”好这8个方面

这是一本用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铸就的班级建设指导书。十余位一线小学班主任与我们分享了:
从接手新班的迷茫到班级走上正轨的秩序建设;
从激励手段的失效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
从面对“差班”的无措到打开学生心门的师生关系建设;
从家校关系的紧张到与家长“合伙”的家校关系建设;
从课堂内外的混乱到班集体活而不乱的班级生活经营。
阅读此书,班主任可以明了班级建设之道:原来,好班是这样炼成的!
谢云 网名“江湖一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教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博览》签约作者、特约编辑,教师民间团队“知行社”创始人,“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曾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出版专著《背在背上的井》《春天正被众手相传》《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跟禅师学做教师》等,主编《“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等。近年来专注于教育写作和演讲,先后在《教师博览》《福建教育》《教育观察》等刊开设专栏,应邀在全国各地做专题讲座100余场。
↓↓↓
如何建设一个好班?
可能是每个班主任的“心腹之患”
尤其是接手新班时
听以下优秀的班主任
讲述自己的班级建设故事
看看他们如何解答
“好班是怎样炼成的”
这一命题
↓↓↓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改革理念如何变化,秩序井然这一教育规律总是亘古不变的。让好动、好胜、好强、好冒险的学生达到“动静有则,秩序井然”并非易事。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重视反馈。按照系统学的思想,只有“反馈”才能决定事物的最终走向。二是要做好准备。班级管理,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不犯难行也”。三是要“待需而动”。班级管理难免遇到“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必须停下来“等待”条件发生变化。时机不成熟,再好的班规,再大的干劲也不会成功,反而可能后退,陷于困境。
因此,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必须依靠“反馈”决定班级正确的行走方向;依靠师生共同参与创设出适合班级实情的秩序;依靠学生认同班规并认真付诸实施;依靠良好的班级组织结构;依靠善于管理的班队委;依靠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
——好班建设,从“需”开始
(张华东  福建省东山县前楼中心小学教师)
当教师最大的快乐,或许就是每天面对丰富鲜活的生命,与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成长;当教师的最大挑战,或许就是学会善待这些生命,帮助他们发展到可能的、不确定的高度。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每个生命都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个生命按自己的方式走向最好的成长——成为他自己。教育者必须去了解这些生命的需求,了解这些生命在每一个成长节点的需要,从内心深处走向他们,从灵魂深处悦纳他们,根据他们的需要,做教育者自己该做的事:让生命在激励中绽放。
——生命,在激励中绽放
(雷震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北校区执行校长) 
看着那些急于求成的教育行为,我内心总是茫然:教育可以这样吗?简单、粗暴到忽视生命的存在?该如何建设师生关系?是用很多的约法三章、下马威去约束并征服孩子,还是在日常陪伴中以温润的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吸引,不知不觉地掳获孩子们的心,从而日渐趋向美好?
读到《小王子》中王子与狐狸关于“驯养”的对话,我才有了自己的选择。行一日走一程,我选择带领学生活泼泼地生长,眼中有光,脸上有笑,让彼此的生命澄澈美好,自由舒展。在彼此“驯养”的过程中,我的生命也多了那抹暖、那道光。
——从“心”出发,构建“关系”
(沈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教师)
班级文化,包含着班级成员共同尊奉的信仰和精神,共同形成的规则与习惯,共同营造的环境与氛围。在我看来,简而言之,班级文化就是教师和孩子们“曾经的足迹,现在的步伐,未来的方向”。无论你是否愿意,也无论你是否努力,作为班主任,在你的班级里,你的言行都在主导和构建一种班级文化。
但很多时候,因为社会环境、学校制度的影响,班主任的价值取向,往往不是出自内心,而是源于评价的杠杆,围绕着评价的准则疲于奔命,最终沦为制度的奴隶。其所在的教室里,班级文化多半也是虚有其表,做给别人看的,仅为停留在墙壁上的标语而已,甚至全权交由广告公司代劳,教师不解其意,学生不知其详。我理想中的班级文化,应当是如同春雨中的一枚种子,带着生命的渴求,在教师与孩子们成长的过程里,静悄悄地生发。
——文化,静悄悄地生长
(何春燕  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副校长,东辰二小校长)
(张芳军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二小语文教师)
无论就教育的本义而言,还是就学生的成长而论,教师和家长,都应成为“合伙人”。套用《合伙企业法》中的规定“合伙人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可以表述为:教师和家长应当为学生的成长共同负责,共担风险,并承担无限责任。而教师主动向“合伙人”伸手,让两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尤为重要。因此,一个健康的班级,必定要汇聚家长的力量,将家长视为教育学生的“合伙人”,与家长结成“统一战线”,方能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否则,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可能真的成为一场伟大的“单恋”。
——好班,与“合伙人”握手
(芶鹏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校长)
(欧小丽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班级,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当孩子踏进这块小小的天地,就开始过上细水长流的班级生活。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坐立行走、学习玩耍、人际交往、处世方法,都在细细碎碎的班级生活中一一体现。在这样的班级生活中,教师何事可为?何时可为?孩子们又能做些什么?这个家庭应该呈现怎样的整体风貌?所有这些,都将决定毕业时这个班级走出一群怎样的人。
好班有法,却无定法。要经营好班级生活,且向真实的班级生活看去!
——好班生活,活而不乱
(宁超群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语文教师)
(许丽蓉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语文教师)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冲突、纠纷与和解、妥协,常常是正负能量较量的平台。有句话这样讲:“学校管理,重在班级,班级安则学校宁。”我们到一个新的学校,可以很容易在短期内分辨出孩子的班级属性,究竟是来自班风优良的班级,还是组织涣散的班级。因为班级相当于孩子新的成长母体,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一定可以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反之亦然。
从班级这个孩子成长“母体”的健康生长的角度来看,不定期地开展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孩子在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班级成员的综合素质,班级氛围意义上的好班和乱班的分别恰恰也在于这些细节之处是否得到落实。主题班会如果组织得好,对孩子生命质量的提升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核心作用。班主任善于运用主题班会,就会对班级的情况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合情合理地处理班级事务,提升班级管理效益,这是许多成功班主任的例子可以佐证的。
——活动,催生班级“正能量”
(张红  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
(陈春  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激发灵魂朝上、朝善的变革,它就不是好的教育。在北京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蒋梦麟校长曾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成长,更高的要求是,在自我规划中拥梦而行的成长。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以这样的理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激发灵感与自我成长的动力,召唤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我通过四个课程的规划,引领他们坚持做事;通过让他们健身健脑、亲近自然、展示风采、总结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修炼——让他们意识到“我就是力量”,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自主规划,向着明亮那方
(张端妹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以言导其行,以慧润其心”。班主任其实就是在学生心灵深处播种、耕耘的人,用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涵养学生,用长远的目光、理智的爱关心学生,用情感的亲近、行动的表率影响学生。显然,这一切首先取决于班主任是否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深厚的学科素养、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等。否则,就会摸不准方向、踩不到点,呕心沥血却南辕北辙。因此,班主任之职凝聚的是“爱”“勤”“研”的和谐共生,这是一个艰难、曲折、没有捷径可走的修炼过程。
——以我“慧光”,照亮你的前程
(董文华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实验小学教师)

以上,转自“万千教育”

导读:《好班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编写,邀请了一批优秀的一线班主任老师,让他们通过讲述自己的班级建设故事,展示他们的甘苦和得失,梳理他们的感受和经验,回应和解答“好班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命题。按照我们对班级建设工作的理解,本书前八章,主要围绕班级秩序、班级激励机制、师生关系、班级文化、家校关系、班级生活及主题班会、学生发展引领等方面展开,既有操作,又有理论,方便“复制”和“落地”。最后一章涉及班主任的“自我形象建设”。这其实也是教师作为“建设者”的另一个意思——“打铁需得自身硬”。我们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小学班主任最觉头疼和棘手的问题,给同行以借鉴、启迪和思考,以便让更多中小学班主任能够生存得更加富于智慧,在班级建设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我越来越喜欢把自己定位于“建设者”,无论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对效力的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自己倾全身心建设的一项工程以修房子为喻:童年,算是打地基;青年,算是砌墙体;到主体封顶,差不多人届中年。然后,是漫长的装修期——精装、简装,硬装、软装……各种美化,各种修饰,各种调整,直到离开人世,这房子才算是彻底完工。不过,与修房子不同的是,人生这项费时既久、耗力甚多的宏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既可以不懈奋斗,一直努力,也可以稍事修整,适度享受,而不是非得一口气修建、装饰完成,才能正式入住。

倘若这笨拙的比喻能够成立,那么,中小学教育其实承担着学生“人生工程建设”的两个环节——非常重要的“打地基”、“砌墙体”的环节。

过去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接班人”,后来又说,教育要培养“建设者”。尽管我们知道,教育首先是为着人的成全和发展,人应该是教育的唯一尺度;但是,无论怎样的时代或社会,教育所面对的,所要培养的,都不可能是抽象的人。教育的对象,总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且,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最终也必定“隶属于”某个具体的时代和社会。

只不过,相较于“接班人”,我更倾向于“建设者”。“接班人”所接的“班”,可能有荣耀和恩荫,也可能有耻辱和灾难;可能是他们所期望的,也可能是他们所不乐意的。而“建设者”所“建立、设置”(这是“建设”一词的本义)的,往往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代表着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也更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胃口——从人性的角度说,没有人会愿意创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位教育:“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以我的理解,这些新人之于那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必然是以“建设者”的姿态和身份:他们将影响、改造甚至创建那个现在“尚未存在”,但必将在他们手里“脱颖而出”的社会。或者说,当我们所培养的“新人”进入他们所面对的社会,无论是建设,还是重建;无论是影响,还是改变,他们都必然会让那个社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新气象”、“新面貌”,从而让“那个社会”成为我们现在难以料想的“新社会”、“新世界”。这是建设的力量,也是教育的力量。显然,这也是教育者应该有的使命。倘若我们所培养的“新人”于社会毫无意义,他们的“淡入”或“淡出”于世界毫无影响,很难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更别说有什么价值和地位。所以,我愿意相信,“培养建设者”这一说法所表达和强调的,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干预、主动的介入,是一种或渐进或跃进的推动与创造。

只是,我们似乎不太喜欢将“建设”“工程”之类词语用于教育,便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说法,也让许多老师反感、反对。因为这些词语,过于生硬、冰冷,过于强调规范和标准,与教育应有的润泽、柔软、空灵等质地,似乎不靠谱、不搭调。很多时候,在言说教育时,我也喜欢轻盈、诗意的说法,但是我知道,教育不能只有轻盈和诗意,因为教育必须面对现实。学校可以是“象牙塔”,但现实不是。谈教育可以“诗意化”,但“做教育”不能。现实是庞大的、坚硬的、沉重的,甚至不乏荒芜、幽暗和冰冷,但我们所教育出来的人,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都必然要面对它,接近它,甚至融入它——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之间,必然通过“建设者”来完成“对接”,形成“呼应”。

“培养建设者”既是教育的任务所在,显然也是教师的职责所系。继续用“修房子”那个比喻,学生的“人生之房”,修建者固然是他们自己,但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应当引导他们学会设计“蓝图”和“框架”,规划“朝向”和“格局”,帮助他们做好土地平整等施工前的准备,在可能的情况下,协助他们打下牢固的“地基”,引导他们开始垒砌自己的墙体。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时,对他们的“人生之房”也许是懵懂的、一无所知的,但是当他们离开学校时,对自己的“人生之房”应该有基本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完成其“人生之房”的基础施工,和基本的主体建设——中小学阶段被称为“基础教育”,是很有道理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说法,也不只是纯粹的比喻。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其基本职责,就是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就此而言,中小学的每门学科,其实都是“基础”;中小学的每个教师,责任都是帮学生“打基础”。这其实也意味着,每个教师都是“建设者”,都应该以“建设者”的心态和姿态,去面对自己的职业和职责。

我特别赞同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说法: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成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以我的理解,“积极”意味着主动和自觉,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愿意;而不是被迫无奈的,不是怨气冲天的。同时,“积极”也意味着襟怀的宽广,心胸的敞亮,表情的明媚,格调的昂扬——至少,在走进教室、站上讲台时,教师不能带着晦暗的心思,不能带着敌意的情绪,不能带着人性所容易有的失望、气馁、沮丧和懊恼。西方有句谚语说:“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在我看来,这种“微笑”,必然是健康、开朗的,明亮、喜悦的——教师的脸上,应该能让学生看到“希望”;教师的眼里,应该能让学生看到“天堂”。

在这方面,责任最重大的,显然是班主任,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他们所面对的孩子,幼小,稚善,生命刚刚开始萌动、延伸,像一张白纸,最适合画最美的蓝图。这些孩子,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班主任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对他们的感染和影响必然最大: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迹,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重要他人”。

而且,在孩子们心里,跟班主任联系紧密的,往往还有“班级”和“同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他们曾经的“生活共同体”;后者,是他们曾经的“岁月见证人。这二者,既是他们学生时代的核心内容,也必然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风景和记忆——这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痛苦的,或不那么美好的,而其“品质”和“属性”,显然来自于班主任的工作状况,来自班主任为他们所建设和营造的那个“大家庭”。

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最大责任,或者说让中小学班主任感觉最为困难的事情,莫过于班级的建设(这个“建设”的用法,我们似乎一直没有回避)。当然,最能体现班主任水平的,往往也是这个“建设”的能力。

能否有好的班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这个“建设者”。倘若以班级为镜子,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到班主任的身影、面相、风貌,甚至“精气神”:一个活跃的班级,必然有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朝气的班主任;一个文静的班级,往往对应着一个沉稳、谨严乃至苛刻的班主任。庶几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级后面,必然站着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往往更容易带出一个好班,这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何建设一个好班?如何让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尽快建成一个更大、更和谐的“新家庭”?如何让这个“新家庭”有序、有趣地开始“新生活”?如何让这种“新生活”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更悠远、更美好的记忆?这些,可能是每个中小学班主任的“心腹之患”,尤其是在接手新班时。面对着那几十张陌生、茫然的小脸蛋,面对着开学时特有的“兵荒马乱”,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许还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很容易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满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毕竟,有那么多关系要理顺,有那么多秩序要建立,有那么多项目要跟进,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显然不行。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邀请了一批优秀的一线班主任老师,让他们通过讲述自己的班级建设故事,展示他们的甘苦和得失,梳理他们的感受和经验,回应和解答“好班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命题。按照我们对班级建设工作的理解,本书前八章,主要围绕班级秩序、班级激励机制、师生关系、班级文化、家校关系、班级生活及主题班会、学生发展引领等方面展开,既有操作,又有理论,方便“复制”和“落地”。我们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小学班主任最觉头疼和棘手的问题,给同行以借鉴、启迪和思考,以便让更多中小学班主任能够生存得更加富于智慧,在班级建设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本书最后一章,涉及班主任的“自我形象建设”。这其实也是教师作为“建设者”的另一个意思——“打铁需得自身硬”。要做真正的“建设者”,教师必须先从“自我建设”开始,建设好自己的形象,建设好自己的精神。我一直觉得,生活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建设自己”或“重建自己”,无论是心态,还是姿态,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生活世界。这样的“建设”或“重建”,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状态和面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建设的力量在于“建设者”。我始终相信,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教育体制怎样,“建设”全新的自己、展现更新的自己,这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到的。而教师改变,学生就会改变,班级也会改变。我也深信,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和智慧的“建设者”越多,教育的面貌就可能越好。套用胡适先生的说法——教育的改造,总是这个学校那个学校的改造,这个班级那个班级的改造,这个班主任那个班主任的改造,这帮学生那帮学生的改造。

其实,那个“尚未存在的社会”的建设,也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一个好班,就是在建设一个“好社会”,或者说,建设一个好班,就是在为建设“好社会”而努力——良好的班风,必然影响到校风,良好的班风、校风,也必然影响到家风和民风。因此,这本书的编著和出版,其实也可算是我们为建设“好社会”而做出的些微努力。

当然,您的阅读,也是如此。

以上,转自“校长会”

也许有人会问:你发这些有什么用?

能改变什么?我会告诉他:

也许没什么用,也不能改变什么,

我只是觉得,应该让更多人,

看到这些文章,听到这些声音

而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