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血压、健康人生】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自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自测血糖?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测血糖,可以准确了解血糖的变化,不仅能及时发现血糖的过高或者过低,督促自身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而且能通过详细的日常血糖记录,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从长远看是非常有助于对糖尿病的控制的。
但是,在日常自测血糖的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影响自测效果。
1.血糖测量不定时 /
血糖是在不停波动的,为了能更好地对比自己在相同情况下血糖的变化,血糖测量时间建议相对固定。
如需要测空腹血糖的患者,可以选择每天早上固定7~8点定时测量。
2.测量设备不可靠 /
血糖仪和试纸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在日常测量中,要注意选用与血糖仪匹配的试纸,并且要干燥、避光保存试纸、不使用过期的试纸。
同时,家用血糖仪应定期校准,及时更换电池。
3.进食用药不规律 /
自测血糖当天不需要刻意不吃饭或者不吃药。临时的过分节食可能会暂时得到理想的测量结果,但却不能体现日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此外,随意停药不仅不会得到所谓“真实”的血糖,还会加剧血糖波动,增加风险。
因此,在自测血糖前,进食和用药应该与平时尽可能保持一致。
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服药后不能及时进餐而发生严重低血糖,建议测完空腹血糖后即按平时习惯进餐,当然,不要忘了在早餐前服降糖药或注射早餐前的胰岛素。
4.操作过程不规范 /
擦拭消毒剂、挤压手指、多次采血等常见的操作误区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
正确的方式是等待酒精自然晾干后, 选择末梢神经分布较少、活动量少的手指,比如可以选择无名指,并在指尖两侧迅速采血;同时,要避免挤压手指,以免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5.血糖记录不完善 /
完整的血糖记录能够反映血糖波动的趋势,这也是自测血糖的价值所在。
因此,每次测量血糖后,认真做好记录,对糖尿病患者十分关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