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6,年度第一烂剧,非它莫属!
鹿鼎记鹿鼎记鹿鼎记
继《局中人》之后,张一山又贡献了一部扑街之作——
《鹿鼎记》
透过这两部剧,我们可以在张一山身上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不会演戏了。
《局中人》里,他饰演的沈放,是一个双面间谍,为人张狂孤傲、果断大胆。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一山在外形上下了不少功夫,整个人都变糙、变颓、变深沉了。
可是,这些外形上的改变,却并没有给他带来演技上的提升。
最终呈现出的状态,看上去颇为呆板。
时而面无表情,时而癫狂做作,完全是在为演戏而演戏,表演痕迹十分明显。
到了新剧《鹿鼎记》中,张一山演技上的问题,同样没有丝毫改观。
不少网友都表示,他在剧中用力过猛,太过浮夸。
这种浮夸,在剧中两场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场,是该剧开头的说书戏。
一场,是练功房里的偷吃戏。
这两场戏,都被他演得手舞足蹈,龇牙咧嘴,带有明显的猴化特征。看起来不像是演市井之徒,反倒像是演齐天大圣。
一如豆瓣网友所说:“让你演的是韦小宝,不是猴!!!”
在此之前,《鹿鼎记》曾经历过多次翻拍,包括梁朝伟、陈小春、张卫健、黄晓明、韩栋在内的男演员,都曾先后饰演过韦小宝。
其中,尤以陈小春版的韦小宝,最被观众所认可。
甚至,此次新版《鹿鼎记》问世后,还在无形之中带动了陈小春版《鹿鼎记》的播放量,将其送上了豆瓣书影音的热门榜单。
早前,黄晓明主演的《鹿鼎记》曾一度被评为“史上最差”。
黄晓明演绎的韦小宝,流露出了一种在土气和油腻之间来回切换的尴尬模样。
然而,此次张一山版的韦小宝问世后,网友却纷纷表示,他们已经“原谅”了黄晓明版的韦小宝。
针对网友给出的负面评价,张一山有点无奈、又有点委屈地做出了回应:“千万不要把我当特好的演员,因为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
同时,他还告诉大家,“这版画风已经往卡通和搞笑上走了,可能表演方式会有些变化,有时会写意一点,不会那么落地,这都是创作手法,人和事肯定是尊重原著的。”
正如张一山所说,新版《鹿鼎记》确实试图另辟蹊径地在“卡通和搞笑上”走出一条新路。
可是,该剧最大的失败,恰恰也正在于此。
个人感觉,“搞笑”二字给主创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为《鹿鼎记》本身,并不是一本搞笑小说,而是一本讽刺小说。而韦小宝本身,也不是一个滑稽小丑,而是一个善于迎合权力的市井之徒。
于是,主创想将该剧拍成一部搞笑小品,就从根本上与金庸对《鹿鼎记》创作初衷达成了巨大的偏差。
目前,《鹿鼎记》的豆瓣评分,只有区区2.6分,是继《新笑傲江湖》之后评分最低的金庸改编作品。
拿下这个评分,对该剧来说,着实并不冤枉。
不过,这部剧表现出的“烂”,却并不仅仅停留在演员的表演方面,而是渗透在这部剧的方方面面。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曾于1969-1972年在《明报》上连载。
它是金庸作品中的一个“异数”,不但文风与以往迥然不同,而且男主韦小宝也不是一个典型的英雄角色。
韦小宝生于妓院,长于妓院,为人又坏又怂、贪财好色。这样的角色,本身很容易就会招致读者的反感。但金庸却用出色的文笔,将韦小宝塑造成了一个古灵精怪、女人缘极佳的俏皮角色。
在过去翻拍的几版剧集中,主创大多遵循原著,通过丽春院发生的各种小事带出韦小宝的性格特点。
然而,新版《鹿鼎记》却单刀直入,忽略了前期的背景介绍和人物铺垫。
整部的节奏,都在你追我赶中慌忙推进——
“5分钟韦小宝进京城了,15分钟海公公就瞎了,25分钟韦小宝康熙就认识了……照这个速度10集就可以大结局了!”
如此推进,不但造成了剧情的跳跃,而且还造成了角色的扁平。
此外,和很多翻拍剧一样,为了符合当下观众的价值取向,《鹿鼎记》还刻意对人物的瑕疵做出了修改和美化。
比如,原著中有一个关键情节,是韦小宝杀死小桂子,然后取而代之,混进皇宫。
可是,在新版《鹿鼎记》里,这段关键情节却改成了海公公失手打死小桂子。如此修改,虽然可以规避掉韦小宝的道德污点,但是在揭露人性方面,却显然弱了三分,让这个角色的后期拔高失去了对比与说服力。
除韦小宝之外,该剧在剧情逻辑和人物塑造上,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硬伤。
茅十八和韦小宝刚结识没多久,就张口闭口地称兄道弟。
原著中武功高强、有担当、豪爽义气的茅十八,在剧中完全变成了一介莽夫。
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带韦小宝进京,让韦小宝遇上海公公。
之后,韦小宝被海公公虏进皇宫,开始了升官发财的进阶之旅。
此间,海公公又沦为“工具人”,只为让韦小宝开挂晋升而存在。
原著中那个老谋深算、心思缜密的海大富,在这里没有显示出任何性格特质,只靠惨白的妆感和阴阳怪气的语调来支撑角色。
在练功房偷吃糕点时,韦小宝结识了前来练功的小玄子(康熙)。
初次见面,两人扭打起来,韦小宝扇了小玄子一巴掌。结果,小玄子不但不生气,反而还一味地傻乐,看起来不像帝王,反倒像个傻子。
原著中,韦小宝和小玄子的情感一共积累了两个月,从不打不相识到互为知己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新版《鹿鼎记》却按下快捷键,让一切倍速播放,让两人失去了情感的磨合期,直接过渡到了“擒鳌拜”的重头戏上。
这些剧情硬伤,都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该剧的可看性。
剧情、人物尚且如此,若往深处细究,我们只会看到更多不堪。
虽然《鹿鼎记》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为它注入了浓浓的江湖气。这种江湖气,正是这部小说的核心所在。只有将江湖立住,才能带出人物在阶层、身份、地域、气氛的上的差异。
可这部剧,却将这些差异一概抹平,将一切做到“极简”。
剧中很多场景,都只摆放了简单的桌椅、器具,简练到仿佛在演话剧,看不到任何江湖人情、烟火气息。
江湖没了,这部剧的精气神,也就随之散了。
说到底,《鹿鼎记》真正讲述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各方角力,争做皇帝、争做人上人的故事。除清政府之外,还有多方势力割据一方、虎视眈眈:天地会、沐王府、神龙教、吴三桂、李子成……
这些势力通过角逐,带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立国之道,带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义之道,也带出了封建社会崇尚权力的皇权之道。
全篇以小见大,以韦小宝这个游戏人间的小人物,折射出官场、民生、民族等多个棱面。
可是,这样的精气神,这样的大局观,在《鹿鼎记》中却是消失不见的。
于是,好好的一个经典IP,就这样被这部烂剧糟践的体无完肤。
它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如果不能拿出应有的态度,拿出对原著的尊重,那么就算拿到了大IP的改编权,那么到头来也难以服众,难得人心。
注定只能以烂剧之姿,被观众的嘲笑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