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买车人丨库斯途超低价/惊悚价/鲶鱼价背后的真像
之前东风悦达起亚嘉华上市的时候,我们提出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价)“太高了”。当然最终给出的结论是:其实很合理。而这次北京现代的库斯途上市后,给人的第一印象仍然是价格,只是反过来——“太低了”。
那么,这回的结果,是真的“天上掉馅饼”了,还是仍属于正常呢?库斯途看上去如此低价背后的真像又是什么呢?
直观感觉,库斯途的价格有多低?
一款车的价格,多数情况下给人的印象都是正常,或者会有人觉得高有人觉得低。唯有库斯途是个例外: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车的价格“低得出乎意料”。
为什么?
直观看库斯途——车长接近5米(4.95米),轴距超过3米(3.055米)的七座MPV。这个尺寸相比嘉华小点但也有限,而愣是比奥德赛(4.847米、2.9米)感觉大了半个级别。
也就是从尺寸看,它相当于一款介于中型MPV和中大型MPV之间的车型,而且是“合资品牌”。
然后呢,不光是起价比同门的嘉华低了十几万,相比尺寸更小的奥德赛,起价也低了6万元。关键是,奥德赛22.98万元的入门款属于典型的“丐中丐”版本。而库斯途到第二档——17.98万元的270TGDi尊贵版,配置就能与奥德赛27.58万元的锐·智享版不分伯仲。也就是说,如果不太介意二者动力总成的差别,它们的差价也接近了10万元。
10万元!这接近伊兰特和雅阁的价差,你还会觉得库斯途与奥德赛互为竞争对手吗?
光看价格可能还不够直观,再看两个参照车型。
一个是途安——车长4.537米、轴距2.791米的紧凑级MPV。17.98万元的库斯途,配置可以不输给17.78万元的途安。
这给人的直观感觉,类似于索纳塔卖朗逸的价格。
另一个是传祺M8。同为19.28万元、同为2.0T+8AT的情况下,库斯途与传祺M8比配置并不吃亏(库斯途能多出很关键的后排天窗、后排小桌板、后排遮阳帘、车侧盲区影像,以及支持车联网和语音识别的车机系统)。
这还不算完,因为库斯途还可以提供绝对价格更低的1.5T版本。如果你不在乎动力,库斯途17.98万元就能搞定,并且还进一步多出了智能驾驶辅助等配置。
也就是说,库斯途的价格细算起来,比中国品牌的传祺M8还便宜,并且便宜不少。
这给人的直观感觉,类似于途胜L的价格比传祺GS4还要低。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两个结论:
要么,是奥德赛、嘉华之类的车太黑、黑到价格降10万元还有得赚。同时索纳塔、途胜L也太黑,明明能比中国品牌同级车卖得还便宜却卖那么贵。
要么,就是库斯途的“真像”,并不像直观看上去的那么美好。
“黑不黑”的问题这里咱们不讨论。至少,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可能这么高利润存在的。
因此本文的焦点就落在:库斯途的“真像”——它到底为何能卖如此低价?
真像一:没有海外背景,针对中国市场度身开发
库斯途不是嘉华的马甲,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了。
现代和起亚虽然现在给人的感觉是“一家”,但过去并不是。所以在车系的延续上,大多数主流产品确实会“资源共享”,但并未做到“全部”。
例如MPV,二者就是“各玩各的”。
这其中,起亚在这一领域更热衷,也更擅长一些,例如上次我们说到的:嘉华在“全球MPV界”,是具备一定历史性地位和行业地位的车型。
而现代,在这一领域则很少涉足,甚至可以说没有涉足。勉强说的话,现代家族有两款车算得上MPV。一个是曾经的美佳——这更像是类似于高尔夫嘉旅之类的“高两厢轿车”。另一个则是H-1辉翼,这是类似于全顺、依维柯之类的商用厢式MPV。
所以,库斯途可以看作是现代历的第一款“正儿八经”的MPV。
关键是,这款车目前只在中国发布并上市,没有国外的情况作为参考。你把它视为先拿中国市场试水也罢,亦或者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MPV趋势度身定制也罢——它从开发背景上,确实是一款没有参照物的车型。
因此,我们也不能像衡量嘉华那样,用海外产品来比较、评估它的价值。
真像二:一款开发基础有些特别的车
没有背景,那就只能看实车。从常规角度,大家肯定想知道这款车是“基于XX车型开发”或“衍生”而来的。
很遗憾,也没有。
如果非要“牵强附会”的话,库斯途与途胜L之间的关系相对最近。例如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设计元素——不光前脸很像、侧面腰线、轮眉等很多细节设计也很像;当然还有内饰,大体的布局也是接近的。
另外,从库斯途较高的地台、较高的行李箱地板、有点像SUV的侧面和尾部轮廓,以及更接近于SUV的行李箱布局、尺寸更大轴距更长却不如奥德赛的第三排乘坐感来看,它的开发基础也不似奥德赛那样“纯MPV”,而确实更像是基于某SUV为基础开发而来。
那这个基础,到底是紧凑级SUV还是中型SUV呢?
有一个小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或许你以为卡叔会说扭力梁悬挂,然而并不是。卡叔并不认为扭力梁会决定级别——尽管,理论上它的成本是要低一些。大量事实证明,定位高的车型一样可以采用扭力梁,例如别克GL8(陆上公务舱),甚至早期的埃尔法……
卡叔要说的细节,是整备质量。库斯途即便是2.0T版本,整备质量也不过1.75吨,而1.5T版本则更是只有1.63吨。
什么概念?作为参考,传祺M8和起亚嘉华的整备质量都在2吨以上(嘉华更是达到2.1吨)。即便是小一号的奥德赛,整备质量也达到1.92吨。
卡叔一直说,真正互为竞品的普及型车型,整备质量大多会处于同一区间(单指燃油车,纯电动因为电池的不同差异较大)。即便有轻量化,也不可能差10%以上。更何况,轻量化对应的是高成本——你相信库斯途是因为比奥德赛、嘉华等做了好得多的轻量化工程(所以更轻),然后价格还比对方便宜10万元吗?
如果不相信,那只能解释为:库斯途的开发基础、综合定位,更具体的说是在综合用料上,与奥德赛、嘉华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至此可以基本明确了。库斯途确实不能简单视为“途胜XXL”。它的整个车身结构还是经过重新设计了的,不仅轴距更长,A柱也如MPV那样更加“前移”。
然而它也与我们日常看到的中型或中大型MPV有所不同。它确实更像是以紧凑级SUV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MPV化设计,采用了更长的轴距和车身尺寸开发的车型。
以上这些论述,没有丝毫贬低库斯途的意思。只是合理解释了库斯途的“惊悚价”——它绝不会赔本赚吆喝,同时也并不能折射出奥德赛、嘉华等车“卖贵了10万元”。
再回到前面的类比:实际情况是,并非相当于途胜L卖得比传祺GS4还便宜,而是相当于比传祺GS8便宜(传祺M8与GS8共享平台)——这,不就很正常了?
真像三:现代想在“MPV热潮”中实现差异化竞争
关于“MPV热潮”,我们之前说过。这与国内二孩、三孩政策的变化相关,也与中国的主流家庭消费者已经逐步从60后、70后转变为80后、90后,以至于整个市场对MPV的观念有了很大变化有关。
与此同时,无论中国消费群体是70后还是90后,“大家庭文化”的特点是没有变化的,即对空间的极致追求是永恒的。
而在这方面,没有车型能与MPV相比。所以,才有了当下一股不可逆转的“MPV潮流”。
面对这个潮流,现代显然是“想干点事儿”。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它有两个方向:
第一,是弄出一个嘉华的马甲。然而从目前嘉华一个月不足1000辆的排产来看,这类车从厂商角度都是“不打算走量”的。
第二,是基于现代的品牌特点,弄一辆价格更低的车型。常规的做法,是弄一辆对标途安的紧凑级MPV(类似于别克GL6的做法)。然而事实是,不光别克GL6混不好(基本已退市),连途安自己也快混不下去了(今年前八个月销量仅1098辆)。
很显然,这两条路都“前景黯淡”。既然常规思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反常规”——基础层面更接近于紧凑级MPV(成本、价格、主打1.5T等),而尺寸却按照中型甚至中大型MPV来规划。
对应的结果,是它的整体性能、品质等内涵方面,与紧凑级MPV的相当,同时又拥有中型或中大型MPV的空间和后排功能项。关键是,价格可以按照紧凑级MPV来制定。
然后反过来看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他们不愿意买GL6或者途安,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性能不够、品质不够吗?至少不全是。相当一部分群体,还是认为它们的空间“不尴不尬”——既然买了MPV,实际用的时候还是只能按5座车来用(7座体验太差),那何必买它们呢?
有了库斯途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价格不超预算,空间满足需求,至于性能品质,也对得起价格——这不是正是许多人想要的吗?
这也是库斯途价格公布以后,关注度极高的原因。
结论
至此,库斯途低价背后的“真像”就算是说明白了。这个结论也应该在意料之中。还是那句老话,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既不会存在长期的“大忽悠”(价格虚高却能持续热销),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能卖高价却故意卖低价)。
至于库斯途这种产品研发和定位策略,只要它价格不“忽悠”,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认可。至少,它确实填补了某一项市场空白,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购车群体的买车、用车需求。与此同时,厂商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合理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卡叔拍脑门估计,库斯途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市场史上最热销的韩系MPV,甚至能进入MPV榜单靠前的位置。而库斯途一旦获得这样的成功,不排除未来会有类似的跟进者——例如,途安L如果变成4.8米长的途安XXL并且价格不变,是不是会有人心动了呢?